本报讯(记者王灿彬摄影报道)9月7日,广州汽车集团客车有限公司(简称广汽客车)在白云区石沙路正式挂牌,这个由广州骏威客车和原广州五十铃完成整合重组的新客车公司,今后的广汽客车将冠上“广汽”牌。广汽客车副董事长、总经理邓涛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个还包括羊城中巴资产在内的客车公司目前的产值在3亿元左右,在国内大中型客车领域处于二线,他希望公司在未来五年或更长的时间内能冲进一线企业阵营,而第一阵营的标准产值在“10亿元”以上,并充当起广汽改革创新试验田的作用。
广汽改革“试验田”
广汽集团的产销总值早在去年就突破1000亿元,即使是广汽客车实现产值10亿元,在广汽集团的蛋糕中也不足“1%”。但在挂牌仪式现场,记者注意到包括广州汽车集团董事长张房有、党委书记杨大冬、副董事长、广汽股份总经理曾庆洪在内的广汽集团高层共同出席,可见“小块头”广汽客车在广汽心目中的分量。
分析人士认为,在广汽1000多亿的产值中,广州本田、广州丰田和广汽日野等合资项目占据了大头,广汽客车是为数不多的自主品牌项目,得到集团的青睐也不为过。
“集团对广汽客车的支持不仅仅在资金投入上。”邓涛称, “广汽客车不仅是名称的变化,更是成为广汽集团改革创新的‘试验田’。”据了解,集团对广汽客车尝试实行企业“经营者负责制”这一全新的体制,赋予经营者“三权”(充分的经营管理权、充分的增量资产处置权、充分的用人权),尝试股权上的改革,使股权多元化,使得板块能良性、健康的发展,更贴近市场。
5年后进入第一阵营
在目前国内公认的大中型客车第一阵营“一通三龙”(宇通、苏州金龙、厦门金龙)中,产值普遍在30亿元以上,而宇通更是在100亿元左右,即使稍差一点的安凯客车产值也在20亿元以上。广汽客车与领先者的差距还是比较大。“广汽集团已经成为广州市的支柱产业,但曾经在全国享有很高知名度的客车板块却未能得到同步发展,与广汽集团的整体发展很不协调。”邓涛说。
“公司的产品已经涵盖了6米~12米的公交客车、公路客车和旅游客车,拥有如此齐全产品线的企业并不多。”邓涛说,“公司上半年各项经营指标都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已经进入了良性发展阶段。”据了解,公司今年曾创下当月完成133辆中巴大批量订单生产任务的佳绩。
在技术实力上,邓涛透露,公司年内将投入1000万元,用于工艺改造和技术升级。
邓涛表示,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对广汽客车来说是个机会,到时广州可能更换部分大中型客车,母公司广汽集团是亚运会的顶级赞助商。他透露公司正在研发二级踏步混合公交车,采用的LPG气电混合动力模式尚属首创,混联式控制策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该车目标瞄准了亚运会,并计划今年小批量投入市场,“用气量比LPG节约25%,综合减排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