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浪潮,从这一年开始,中国的文化、经济等各方面开始复苏。中国汽车产业也从这一年开始加足马力,与国外的汽车企业交流学习、引进技术、展开合作。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中国汽车走向合资的关键时期,这为日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无到有:走进合资时代
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脚步的迈进,我国的汽车工业迎来新的发展。在1978年到1987年的10年间,我国的汽车工业呈现出质的飞跃,更重要的是,这十年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后续发展夯实了基础。若要说起中国汽车的开端,还得追溯到1956年这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
中国汽车的开端
1956年7月13日,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辆汽车——“解放”牌载货汽车盛装下线,中国的汽车工业由此起步。
凭借政治热情和自力更生的精神,在1958-1959年间,第一汽车制造厂、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上海汽车装配厂分别试制出东风、井冈山、凤凰三款轿车。但当时的轿车,可以说只是一种政治需要。
1965年,中国经济形势好转。毛泽东同志说:“是时候建设第二汽车厂了。”12月21日,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决定成立第二汽车厂筹备组,由饶斌、齐抗、李子政、张庆梓、陈祖涛5人组成领导小组。
1966年5月,中国汽车工业公司确定将武汉汽车制造厂划归为第二汽车制造厂,作为试验基地。1968年12月,国家计委、国家建委批准第二汽车厂建设方案,汽车年产纲领10万辆。
中国第一批合资汽车企业诞生
在一汽、二汽、上汽发展汽车工业的过程中,中央政府鼓励民族汽车厂商和国外汽车巨头接触。待到1978年这个时间契机的到来,我国开始加足马力,大力发展汽车工业。
1978年,美国通用汽车董事长墨菲先生来华考察中国的汽车工业。随后,国家开始组团赴德、美、日等汽车工业发达国家考察,并开始商谈合资事宜,中国汽车由此向世界汽车工业敞开了大门。
一汽用半年时间对日本11个汽车厂逐一进行对口学习考察,第一次引进了丰田生产方式,回国后在全行业进行推广。与此同时,上海方面提出:“引进一条轿车装配线,改造上海轿车厂,年产15万辆,大部分出口转汇。”但当时,西方国家对中国汽车业普遍持谨慎态度,大众汽车和上海的艰苦谈判长达6年。
在与国外谈判共同进行的则是我国内部关于轿车是否可以合资这个问题的争论。当时由于轿车被决策层定为“非生产力”而面对一些阻力,为了协调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并逐步形成支柱产业,1982年,相关政府部门成立了有行业管理职能的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在启动重型车、轻型车、发动机的大布局之后,轿车生产的尝试被提上日程。到1982年6月,邓小平同志批示:“轿车可以合资”。为此拉开了我国轿车时代的序幕,也为中国轿车生产、合资开了绿灯。当年,中德双方签署100辆桑塔纳轿车组装协议和购货合同。
到1984年1月,中国汽车的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汽车公司(AMC)合资经营的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开业。随后在1984年10月,中德双方签署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合营合同。合同规定固定资产总投资3.87亿元人民币,注册资金1.6亿元人民币,中德各占50%。上海大众的成立给之后的合资创造了新的模式,包括50比50的股份比;1985年,南京汽车工业联营公司与意大利菲亚特集团依维柯公司签署引进S系列轻型汽车许可证转让和技术援助合同;1986年,关于天津汽车工业公司引进日本大发公司夏利轿车技术许可证转让的合同在天津顺利签订,第一辆夏利轿车下线。
明确发展轿车工业的构想
从1982年开始,随着邓小平同志关于轿车可以合资的批复,中国汽车工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84年,对于中国汽车而言是意义重大的一年。这一年中国政府决定发展轿车,并在当年正式开始审批项目。
1984年8月11日,改变中国汽车工业进程的著名会议——北戴河会议正式召开。会议指出,近期不发展成本高的高级轿车,要大力发展质量好、成本低的中档以下的经济型用车。这表明,中央对发展轿车工业的基本方向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构想。
早在北戴河会议召开之前,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农民个人或联户购置机动车船和拖拉机经营运输业的若干规定》。这是国家从政策上第一次明确了私人购置汽车的合法性,是国家关于汽车消费政策的质的飞跃。
同样在1984-1986年,我国共批准三个轿车合资项目,依次为北京吉普、上海大众、广州标致。当时这三个合资企业,是全国所有的合资企业里最大的三家。当时上汽定的轿车生产目标是3万辆、广汽是1.5万辆、北汽是2万辆。
当第一款合资引进生产的国产轿车——桑塔纳出现在中国街头时,给国人带来强烈的震撼。桑塔纳后来的成功,刺激了其他跨国汽车巨头对中国市场的欲望,通用、本田、福特、日产、丰田纷至沓来。
1986年,中国轿车年产量第一次突破了1万辆。随后中国汽车进入了一个平稳的发展期。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