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在避免重蹈覆辙
汽车金融,曾经被行业和媒体广泛赞誉的销售模式,在中国虽然也在发展之中,但是却始终滞后于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步伐,这是一个让人无奈的结局,但是在这场危机发生时,这又成了一个让人欣喜的结局。
中国汽车金融的发展总是充斥着让人看不懂的画面:一边是已经运营的汽车金融公司痛苦徘徊;另一边是觊觎无限“钱景”而不断挤进来的新金融公司,面对着占有率仍然很低但利润依然最高的汽车金融服务市场,汽车金融似乎就像高架上的葡萄,虽然难摘却是异常的诱人。
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中国消费者近乎顽固的一次性付款消费习惯,个人汽车贷款消费的热情并未随着汽车市场的连续“井喷”而升温,通过消费信贷方式实现的整车销售比例非常低,根据新华信公司2007年的统计数据,国内消费者贷款购车比例仅为6.6%~7.0%。而在汽车工业发展相对成熟的欧美日等国家,60%~80%的整车销售是通过消费信贷的方式实现的。
众所周知,中国的汽车金融信贷由于起步较晚,并且曾经一度因为征信体系不健全,金融机构出现了大量坏账,导致国内汽车金融一度停滞。直至2004年10月1日,银监会出台《汽车贷款管理办法》取代之前一直沿用的《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国内的汽车消费信贷业务才进一步得到规范,逐渐专业化、规模化。
但是一组数字又说明了汽车金融这块诱人的蛋糕在中国是多么的尴尬:据商业银行公布的信息显示,2007年全国金融机构个人消费信贷余额32783亿元,其中购车贷款仅为1107亿元,不及住房贷款的3%。
尽管国内目前的汽车信贷市场仍处低迷状态,但这丝毫不能阻挡新进入者的步伐,国内汽车信贷市场也从过去的商业银行独霸天下,到如今的商业银行和外资汽车金融、中资汽车金融三足鼎立的新局面,在汽车金融的战场上,正在演绎一场全新的较量。而这一切,又在9月的华尔街风暴之后嘎然而止。确实,是到了应该好好反思的时候了。毕竟,俄罗斯市场的教训就摆在那里。
有分析人士表示,此次金融危机后,各国应该加强对金融信贷的管理,并重新正视信贷所折射出来的负面问题。资深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表示,从目前来看,美国金融危机尽管对国内汽车金融市场的影响不大,但种种情形显示,国内更需引以为戒。贾新光进一步指出:“目前国内外的环境表明,当前国内汽车市场不宜从事汽车金融业务。”
但是一个普遍的看法是,国内的汽车金融业务与国外存在很多差别。贾新光认为,中国所采取的是宏观调控措施,相比国外由利率进行引导的调控而言,国内采取的方式是对市场的总量进行调控,这样会丧失部分优良客户,特别是在目前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新华信汽车产业分析师郎学红表示,汽车信贷消费依旧是未来汽车消费的一大趋势,但是,过度的汽车信贷消费将导致企业面临巨大的金融风险。因此,对汽车市场而言,信贷消费规模的扩大要有一个度的把握。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