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惊心:
94%男性驾车者曾有酒后驾车经历
本报记者对各个城市的300(男250、女50)位司机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了一组触目惊心,却又在意料之中的数据:
1.在男性司机中,会喝酒的有240位,占到调查人数的96%。
2.在男性司机中,曾酒后驾车的有235位,占到调查人数的94%。这个数据让人触目惊心。
3.在男性司机中,曾醉酒后驾车的有99位,占到调查人数的40%。看来我们的世界充满了危险。
4.在男性司机中,多次醉酒后驾车的有60位,占到调查人数的24%。这些是高危人群,千万不要碰到他们。
5.在男性司机中,曾因酒后驾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有18位,占到调查人数的7%。经过血的教训,不知它们是否会痛改前非?
6.另外,在女性司机中,曾酒后驾车的有23位,占到调查人数的46%。巾帼不让须眉,但不应该表现在这种地方。
另外,通过调查,记者发现成都、重庆、北京三个城市的酒后驾车情况尤为严重,尤其以成都、重庆为甚。
糗事一大堆:都是酒精惹的祸
陈小姐 成都
喝酒场合:酒吧
喝酒习惯:碰到合适的“酒友”就停不下来
一天喝完酒从地下停车场出来,到收费站那个坡道缴完费,就不知道该怎么坡道起步了。一直往后溜车,最后猛轰了一脚油才冲了上去。等第二天早上出门才发现右边一侧门昨晚上那一下全给挂花了……
尹先生 上海
喝酒场合:饭店
喝酒习惯:陪客户不得不喝
一次酒后驾车,回家时正碰上警察在查车。就在我暗叫倒霉下车接受检查的时候,警察接了个电话,捧着手机,指手划脚,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我一看有机可趁,就悄悄的返回车里,趁打电话的警察不备,风风火火的把车开回了家。到了第二天,有人来敲我家门,正是昨天的那个警察。我酒现在已经醒了,自然理直气壮的质问警察:“你来干什么?有什么事?” 警察说:“你的车我已经给你开到了门口,现在,你把警车还给我吧。”
游先生 北京
喝酒场合:饭店
喝酒习惯:朋友聚会,不醉不归
前两天晚上,我带老婆和几个哥们吃饭,饭局上没少喝,老婆只好开车带着我回家。开到西直门时,忽遇警察大叔设岗检查酒后驾车,老婆减速、靠边。这时我突然大喝一声“坏了!”拉开车门就奔向了警察大叔,赶紧掏出驾照对警察连鞠躬带敬礼,嘴里不停的唠叨说:“大叔,我错了,我就喝了一口啤酒,下次再也不敢酒后开车了。”那个警察戴着一脸的微笑看着我说:“你车在哪呀?”我回头看看,忽然明白了。这时老婆已经笑的下不来车了!
秦先生 大连
喝酒场合:饭店
喝酒习惯:同事聚会,喝酒沟通感情
有次酒后驾车遇到警察盘查,在我前面停了4、5辆车正在接受检查,我本想掉头溜走,可是后面跟上来的车把我车顶住了,动弹不得。无奈中,我关灯熄火,松开手刹,然后下车用力推着他的车来到了警察面前。警察手持酒精测试仪问:“喝酒了吗?”“喝了。”我如实回答。“胆肥啊,喝酒还开车?”警察揶揄道。“我没开啊,这不是推着呢吗?”我不紧不慢的说。警察瞪了我半晌,看了看后面堵着的车龙,挥了挥手“赶紧推走吧!”
白小姐 云南
喝酒场合:酒吧
喝酒习惯:心情不好喝酒发泄
有次和老公吵架,跑出家门特别郁闷就去酒吧喝酒。可是酒量不好,没喝多少就醉了,只记得摸到车上,第二天醒来是躺在自己床上的。后来据5个以上朋友口述,当天晚上我挨个给他们打电话,说交警欺负我。他们赶来,交警特别生气的说我逆行还闯红灯。被扣下来还一直说警察欺负人,打了一圈电话搬救兵……
“酒司机”们给出酒后驾车的十条“伪理由”
在记者的调查中,大部分“酒司机”其实能够意识到酒后驾车所带来的危害,有关部门对酒后驾车的严厉打击以及一旦发生事故后的严重后果,但是“酒司机”们也能够为他们的酒后驾车行为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
伪理由1:我驾驶技术好,喝点酒没关系。
这是很多“酒司机”为自己酒后驾车找的托词。但是要告诉大家,越是自以为驾驶技术好,依仗驾驶技术“胡作非为”的,就越容易出大事故。
伪理由2:我喝酒后,开车会很慢。
当酒精的作用入侵你的神经后,你将会很难判断出车速是快是慢。就算你能够控制车速,你能控制所有因素吗?如果你将车驶入了对方车道,开得再慢也没有用。
伪理由3:我喝酒后,会休息一会,等酒劲消了再开。
休息一会是多久,一般来说,根据酒精摄入量的多少,要酒精完全排除体外至少需要12个小时,如果喝得多,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伪理由4:我喝酒后,会喝很多水,一泡尿就没事了。
抱有这种想法的人不配喝酒,因为他们还不知道什么是酒。估计有人曾用这种方法对付交警,但很难蒙混过关。至于避免事故,那就更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了。
伪理由5:我经常酒后驾车,还没出过事,所以不怕。
这种人是典型的投机主义者,有点“我是流氓我怕谁”的味道。但是有一句话请一定记住: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伪理由6:我有门路和钞票,出了事也不怕。
这种不拿别人的生命安全当回事的人,自己的生命安全也往往不是回事。你要是撞上的不是行人、自行车、电瓶车,而是撞上的大卡车、压路机、推土机呢?
伪理由7:大家都喝,我不喝,会很没有面子。
是面子重要,还是安全重要、还是经济重要、还是生命重要,这是一道简单的比大小的题目。
伪理由8:要谈生意,不得不喝酒。
在酒桌上谈生意,目前仍然中国的国情。但是,既然知道不得不喝酒,为什么不提前把交通工具选择好呢?
伪理由9:停车费太高,只好把车开回去。
一桌酒至少也要百来元钱吧,一桌酒贵还是停车费贵,自己算算吧,要是出了事会更贵。
伪理由10:不开车很不方面。
酒后驾车,一旦被警察挡住,或者发生事故,将会更不方便。
《汽车时尚报》支招:
这么做杜绝酒后驾车!
除了主观上加强安全意识,一些客观的强制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如何帮助杜绝酒后驾车?我们征集了广大读者意见,来支招:
● 绝招一:停车场门口增立吹气设施,如口气中有酒精含量,停车场不放行。
● 绝招二:汽车厂商在发动系统增加酒精检测系统,如果超标,无法发动车辆。
● 绝招三:大力发展“酒后代驾”行业。所有从业人员在公安局处备案。
● 绝招四:在餐馆和酒吧门口泊车时,由泊车小弟保管车钥匙。出门时车主如有酒气,钥匙不发放。
● 绝招五:酒吧区方圆五公里内不许进私家车,由酒吧区提供班车接送客人。
铁血手腕不如怀柔政策
目前,相关职能部门对酒后驾车的惩罚措施不可谓不严,对酒后驾车者发生交通事故的责任划分以及所要承担的后果不可谓不严。但是实际情况却是:酒后驾车行为并没有得到根治,甚至在某些地方、某些时段的酒后驾车行为反反复复,愈演愈烈。这与我国的另一国情“集中整治”不无关系:对某一时断、某一地区的酒后驾车行为集中整治,那么“集中整治”过后呢?
“集中整治”并不是我要说的重点。中国有句简单的古训:“堵”不如“疏”,当严惩达不到目的的时候,我们不妨想想其它办法。对于避免酒后驾车,曾经有些城市出现了“酒后代开”的业务,但由于缺乏管理、缺乏推广等原因,这项对避免酒后驾车有着积极作用的业务难以开展。另外,几年前有保险公司推出的“酒后驾车险”因为被认为太过负面而被搁浅。
其实,只有当“铁血手腕”和“怀柔政策”并驾实施时,才是杜绝酒后驾车的最有效办法。另外,对于“酒司机们”,希望你们在酒后驾车前多想想在家中的父母、妻子和儿子。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