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现在国内外汽车消费环境,已到了从根本上需要改变的阶段。这不仅仅是由于客观因素的能源问题、更在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主观求变问题,所以,尽管世界车市寒冬乍现,但以节能、环保、节约空间的小型车,却以不同以往的受捧程度,得到了各界的认可。
从国际上越来越兴起的小车热、到国内企业重新回到锻造小车的步调上来,可谓是经历了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制造演变过程。国内企业对小型车制造阶段,就经历了这样一种起伏。
作为新时期的新车型,两家企业所推出的产品,都有着打造品质为主的共性、又有着各自研发道路与设计方向不一的特色,才造出了两款小型车都能引入入胜、却制造理念与意识截然相反的模式。
![]() |
比亚迪“F0”虽说上市仅有两个月,但从最初企业指定的销量8000台、现已调高过万,就已经说明了市场对这这款型车的反应很好。它的吸引人之处,一方面是外形灵动、内饰现代简约,而且在配比工艺以及整合效果上,都存在着很高的研发素养;另一方面比亚迪“F0”具备了跨越性整合的能力,无论是以西式风格作为主线、还是企业研发中的简约型取舍能力,都使国内自主打造车型拔高了很大的一块。恐怕这也是比亚迪车型,能得以在短时间内进入高点起步的必备基础吧。
而吉利“熊猫”的市场着眼点,又是以另一种形态出现。从企业打造这款小型车的初衷可以看出,重要的是要走自主创新设计路线。无论是从车整体与局部所流露出的中国风格特征、还是点滴间尝试的东方元素,都使这款小车能够体现出不同以往的设计走势。
如果比较这两款车尚有哪些值得提升的空间的话,就会看到,比亚迪“F0”虽然整合出效果很佳的设计模式,但从延展性的走势空间来看,仍存在着很大的阻碍性问题;而吉利“熊猫”,尽管有很大的延展空间存在,但由于在设计上整体规划、匹配以及工艺细节上的问题,仍有许多需严谨的步骤要走。所以,要解决这两款车型所存在的不足问题,不仅仅在于时间需求方面、而且也在于企业是否能针对性的解决自身理念延续问题。
应该说,自主企业能走出这一步具有国际化潜力的品牌制造,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这不仅仅是在新车如林的时期推出的希望车型、更是打造出了自主产品参与国际化竞争的筹码。在这种情况下,新概念已经推到了市场的前台,剩下的,就应该是企业如何面对这款车型的完善、锻造出更具提升意义的新设计。如“F0”怎样在短时间内,推出换代新型,这样就会最大限度的弥补 因整合所带来的设计断层现象;而“熊猫”更需要在工艺、细节以及协调配比上进入自身的换代模式,以明确确立其进一步血统延展力。这才是两款可爱车型、能变得更可爱的关键。
其实,现在的环境,正是给予小型车生长最适宜的土壤。无论是显而易见的国际环境、还是面临竞争挑战的国内空间,都不允许自主企业因一款车型推出而飘飘然!这恐怕才是,锻造世界级品牌“行百里路半九十”的制造规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