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重创全球经济。“如何应对危机”成为萦绕企业心头的新命题。
此时,回顾东风汽车公司(以下称东风)的发展历程,有一种格外的语境。
39年前,一盏“马灯”在鄂西北的深山中被点亮,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东风汽车公司的前身)在轰轰烈烈中开始建造,从此“闯关”贯穿着东风的汽车之旅。39年间,东风先后闯过了“亏损关”、“停缓建关”、“改革调整关”,成功实现“三级跳”,跨越产销百万辆规模。
在东风坎坷前行的背后,总有一种力量帮助度过难关,那就是沉淀在国企骨子里的克难奋进的精神。每到危机时刻,这种精神显现出应对危机时的张力。
背水一战 扭亏为盈
翻看中国国企的发展历史,演绎了无数个“背水一战”的版本。背水一战与其说是不得已的策略,倒不如说是营造度过危机的气势和士气。
1970到1972年2年多的时间里,在“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下,为完成任务抢着出的“政治车”,二汽生产了不到200辆车,但是质量极差。群众编出顺口溜笑话当时的这些车——“远看摇头摆尾,近看龇牙咧嘴,停下来漏油漏水”,25Y(2.5吨军用越野车的简称)被戏称为“25歪”。
面对这种状况,1973年后二汽建设现场创造了大会战、大检阅的形式,用了一年多的时间,集中解决了2.5吨车的104项关键质量问题。
1975年6月,东风第一个基本车型——两吨半越野车定型。1975年7月1日,二汽第一个基本车型EQ240两吨半越野车生产能力胜利建成投产。虽然出车了,但是之后两年间二汽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1978年3月25日,湖北省召开工业学大庆的会议上,二汽的厂长黄正夏在大会上表态:“首先,我们绝对不超过3200万的计划亏损;第二我们争取超产2000辆5吨民用车,亏损不超过2000万元;第三,我们还想争取超产3000辆5吨民用车,力争今年全面扭亏为盈。”
当年,东风的创业者们响亮提出“保质量、上能力、争超产、扭亏损”的口号,群策群力共同开展了“大打提高产品质量的翻身仗,大打建设五吨载重车生产能力的翻身仗,大打全年生产5000辆五吨车的翻身仗,大打甩掉亏损帽子的翻身仗”。这一重大决策和四个翻身仗的胜利,彻底扭转了二汽建设的被动局面。
1978年7月,首批民用东风五吨车实现批量生产。二汽当年即超过国家原定2000辆的计划,生产了5000多辆优质汽车,闯过了“亏损关”,第一次向国家上交利润279万元。这一年,标志着东风卡车正式登上了创造市场效益、推动国产汽车业高速发展的大舞台。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东风车全部执行了艰巨的战斗突击和物资抢运任务,没有一辆车因为质量问题而出事故。一辆2.5吨的越野车从山崖上摔下来,滚了几个跟头,落到山下,驾驶室被摔变了形,还能照样开着跑。
执着中求变 闯过“停缓建关”
1980年,正在起步的二汽被国家列入了“停缓建”企业名录,犹如晴天霹雳。
早在1979年7月16日,二汽党委于向国家提交了“以厂建厂,自滚雪球”的第一次报告,但财政部没有同意。
1979年下半年,国家调整在建项目的风声更紧了。二汽党委仔细推敲之后,提了“利润分成加贷款”的第二份报告,仍没有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同。
1980年1月25日,二汽再次向国家相关部、委、局正式递交了报告。报告的题目是“自筹资金,量入为出,续建二汽。”将按计划应当留给企业的三笔资金,包括折旧基金、利润留成、设备维修费各提取一部分,由企业统一“捆起来”使用,自行安排续建。这次报告终于得到了批准。
从1979年7月中旬到1980年3月,为了争取二汽继续建设共花费了整整9个月,写了三次报告,终于达到了二汽续建的目的。
然而,市场环境恶劣,对二汽来说是雪上加霜。1981年5月至10月,由于国家压缩重工业生产,封存汽车,一些地方也相应采取地区保护政策,二汽的汽车出现严重滞销,工厂面临减产、停产的威胁。
严峻的形势面前,二汽在广泛开展市场调查的基础上,一方面狠抓产品质量,并通过横向联营发展改装车,拓展品种;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实行“卖方信贷”和更新旧车等措施,闯过了“产品滞销关”。
1982年11月,国务院批准二汽为实行利润递增包干的试点企业,1983年又将这一政策延长到1990年。这一改革促使二汽开始向“四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机制转变。
同一时期,二汽还有计划单列、自主进出口贸易、建立财务公司自我融资、利税分流等一系列改革开放举措。
到1985年,二汽提前两年建成了年产10万辆汽车生产能力,在汽车产、销量,上缴国家利润和税收等方面均占全国汽车企业60%以上。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