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晶锐是换了车壳的POLO。”这话有一定道理,但并不能概括晶锐的全部,晶锐灵动的造型、良好的车厢空间编排、宽大的行李厢,都不是POLO所拥有的,不少好设计都是向日系对手学来的。严格上讲,晶锐更像是POLO和新飞度的结合体:拥有POLO的“刚性”和新飞度的“人性”。
营销策略手段上,晶锐入门版为降低成本,配置是“斋”得不能再斋,没有化妆镜,车顶灯开关也只有一个,但8.19万元的入门价格比新飞度足足低了5000元,单就数字而言,相当可观。值得称道的是,全系车型安全配置几乎没有任何让步。对于追求个性的用户,除了白色车顶,晶锐还提供蓝牙、前后脚踏垫、定速巡航、导航等选装件。总的来说,晶锐配置“有高有低”,合情合理,很容易选到自己中意的型号。
前身为斯柯达Fabia
第一代Fabia首次亮相是在1999年,是斯柯达为替代1994年推出、有良好市场反应的Felicia,在大众A0级平台上开发出的一款小型家庭用车,它曾以“法比亚”的进口车身份在中国销售,因此很多人并不陌生,在广州街头上偶尔能看到它的身影。2007年斯柯达对该车进行更新换代,新车旋风般席卷欧洲的同时,被确定作为斯柯达第二款车在上海大众国产,与POLO共线。
国产后Fabia沿用“明锐”命名的传统,取名“晶锐”,2008年底正式上市,售价为8.19万~11.79万元。值得一提的是,晶锐除了提供1.4L和1.6L共5款车型外,还有手动/自动、深色/浅色两种内饰,八种车身颜色供买家选择,一上市就如此“一步到位”,在国产同级车中尚属首次。
车身:同级车型中最长
晶锐采用规矩的两厢车造型,但与POLO不同,多了许多灵巧气息:精致的进气格栅、一体化保险杠设计、圆润大灯设计、平直车顶、粗大的C柱。同级车中采用类似风格的唯有铃木雨燕,而说到雨燕和晶锐两者,又都让人想到另外一款经典车——MINI。如果留意,你会发现晶锐的平面或电视广告,都特别强调它的侧面,一来是强调它的长度,二来就是“借用经典”。只是可惜,广告片上那颇具亮点的白色车顶是选装件,并非标配。
上海大众最为自豪的莫过于晶锐车长,达到3992毫米,比上一代增加了32毫米,比“师兄”POLO劲情长了76毫米,比新飞度长了92毫米,在国内同级别车型中排第一。不过,在决定内部可利用空间大小的轴距和宽、高参数上,晶锐与对手持平。
那么增加的长度去了哪里?原来是体现在行李厢上,晶锐行李厢容积为300L,大于POLO劲情的250L,并且尾厢四四方方,开口很大,也比较深,如果把后排座放倒,甚至连单车都能放得进去,实用性堪与新飞度媲美,这对于一款德系小车,尤为难得。
储物空间:设置贴心
德国人的循规蹈矩举世皆知,造型上,晶锐还能争取到部分修改的权力,毕竟还是要体现斯柯达自己的品牌内涵。但在内饰上,晶锐就不得不全盘照搬大众风格,遵循不花俏、讲究内在的造车思路。因此,在晶锐车内,可以看到方方正正的中控台、规规矩矩的仪表盘、简洁实用的编排,远谈不上前卫时尚,和新飞度、雅力士那种天马行空的车厢设计感没法相比。虽然车内配置也极为丰富,但都没有刻意突出,可以说,设计师把它塑造成一个让人把注意力都放在驾驶上的车厢。
除了宽敞的乘坐空间之外,晶锐还提供20余处小型储物空间,方向盘下储物盒、副驾驶侧上下手套箱、前排车顶中央眼镜盒、前排杂物盒及饮料杯、前排中央扶手带杂物盒、后排饮料杯架等。前排门壁板储物格不仅有饮料架,还有一条橡皮筋,可以用来固定杂志,是个聪明又细心的设计。
乘坐空间:宽敞舒适
前排坐椅6向可调,方向盘4向可调,容易获得合适坐姿。由于采用平顶式车顶,车内头部空间得到很大提升,尤其对于后排乘客来说。目前,市面上不少A0级小车后排常采用提高坐垫、缩小坐椅面积以达到宽敞的观感,乘坐时间一长,容易劳累。晶锐不是,通过合理编排,后排乘客同样可获得良好的腿部空间,全尺寸大型头枕也提供足够的照顾,不过,中排地台仍有突起,中间坐人还是不够舒服。
斯柯达晶锐1.6L主要参数
长/宽/高(mm):3992/1642/1500
轴距(mm):2465
车重(Kg):1115
行李厢容积(L):300~1163
最大功率(kW/rpm):77/5000
最大扭矩(Nm):155/3800
动力系统:与POLO一样
晶锐动力系统和POLO完全一样,有1.4L和1.6L两种排量,搭配5挡手动和6挡手自一体变速器,虽然是现成的,但技术含量相当高,发动机采用了免维护钢制正时带、电子油门、最新版博世管理系统等先进技术,手动变速箱素有口碑,6挡自动变速也是同级最高规格。
由于规格完全相同,晶锐的操控性和POLO几乎一样,唯一不同在于噪音,2000转以下,还感觉不出差别,但从2000转到4000转,晶锐的噪音明显比POLO要来得大,并且,随着速度增加,传到车厢的路噪也比POLO来得明显,当然,整套动力系统完善性是不用担心的。对于1.6AT型号,加大的噪音或许是个缺点,但对于1.4MT这并非是一件坏事,晶锐噪音的增加呈“线性”,便于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只要听发动机声音就可以判断换挡时机,并且,激烈驾驶时,略大的发动机声音有助于提升驾驶的乐趣。
POLO手动挡一直备受赞誉,晶锐提供同样的手动挡,操控感觉清晰、利索,每次进挡都有“吸入感”,日常驾驶丝毫不会感觉沉闷,不用多久,就会深深喜欢上这种感觉。在广州,由于经常塞车及照顾女性车主的需求,大多数家庭偏向购买自动挡车型。或许,晶锐手动挡是个例外,尤其它还配有大众的MSR发动机阻力矩控制系统,这套系统能有效降低换挡时的扭力冲击,使得整个加速过程越发平顺,非常适合新手。
晶锐作为第二代车型,比POLO晚7年来到中国,按理说,底盘技术应该更为先进,但并未得到确认,斯柯达反倒对于媒体猜测的“与POLO共用底盘”采取了默认的态度。在笔者看来,POLO这套底盘和它的动力系统一样,依旧很先进,在今天与最新款的日系对手相比,也丝毫不逊色。日常行驶,悬挂对于碎震过滤相当到位;以60km/h的速度过弯,车身姿态依旧稳定,要逼出甩尾还得继续加油;频繁的加速、减速,整车反应相当利索,不会摇晃不定。
许多人会拿晶锐和新飞度相比,晶锐在空间、人性化设计等方面并不突出,甚至稍微落于下风,但在结实这一环节,晶锐拥有压倒性优势。这里说的结实,不单单指钢板厚度,还指整车刚性、装配扎实性及底盘的韧性,这些环节上晶锐表现让人满意,堪称A0级车里最坚固的小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