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低迷的汽车市场,所有的汽车企业都正在被迫退回到一个相互距离更加接近的起跑线。外资、合资企业所面临的困难,同样落到了中国本土汽车企业身上。同样的,本土企业在以往飞速的市场追赶中,过去忽略的,或者以往没有时间精力投入的精细化管理,反而可以利用这次机会埋头做好内功,以在下一次市场的机会爆发之时,快速冲到一个更加稳健的快车道。
2008年,恰好是中国改过开放30年,同时也是中国汽车工业真正起步的30年。从前苏联援助中国一汽建厂投产,到改革开放之前内外交困的20年,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虽然有一些品牌,但只不过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分配品。及至1970年代末期,随着中外合资的启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才有了新的起色,一些本土企业也随之发展并壮大起来。
但是,市场换技术的初衷并没有完全达成,中国车企仍然陷于一种低价车型的市场怪圈。而作为最大的中级车市场,则很少有本土的品牌能够染指。
因此,一汽奔腾轿车的稳定的市场表现,就有些令人侧目。谁能想到作为后来者的奔腾,却忽然成了市场的新宠。而更加可贵的是,奔腾作为一款中级车型,市场销量一直表现稳定,2008年在市场形势不好的状况下达到了50045辆着实不易。
一汽的人自己总结其经验是进取不止的精神成就了今天的奔腾,其对于市场的反应能力以及不断追求体系建设能力的增强,都是奔腾能脱颖而出的关键。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奔腾的表现不仅仅是代表一款车型的成熟,而是中国本土汽车工业不断拼搏奋斗的最终沉淀结晶。
经过30年的奋争,中国众多本土企业的公关、广告、以及不断增加的市场消费者群体,让本土品牌的含金量逐渐升高,本土品牌的市场认同不断增强,本土品牌不再是质次、价低、小排量、外行,本土品牌也能造精品车。
只不过是许多的本土品牌在不恰当的时期,由于众多复杂的原因成为了奠基者,而一汽奔腾恰恰通过在适当的时期,通过自己的努力,站在了潮头。
中国汽车工业尽管落后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近半个世纪,但是作为后起的国家工业,后起往往又有某种后发的优势。通过快速地学习最新的汽车行业的管理、技术研发、设计、销售、生产等方面的经验,可以更加快捷赶超西方发达国家同行的水平。而由于后来者历史包袱较轻,更容易在现有的基础上实施创新的突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目前的市场萧条对于中国本土车企的意义更大。因为,在前一个1000万辆中,刚刚崭露头角的中国汽车企业,是否能够在下一个1000万辆的市场增量中实现全面的崛起,非常关键。
到那时候,我们希望有三五家本土汽车企业能够真正与外资品牌平起平坐,旗鼓相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