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拥有过百年历史,被誉为世界车界潮流风向标的车展,虽然它华丽依旧,虽然它繁华依旧,但是它却越来越多的让我们去追问与思考:它就像一顿典型的欧式大餐,吃的时候感觉很好,也可以吃得很饱,但是吃过之后却难以回味。
曾经辉煌的日内瓦车展
日内瓦车展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五大车展之一,其实原因很简单:就因为日内瓦车展在日内瓦这座城市举办,瑞士是世界上最中立的国家,总是与世无争。更重要的是,在世界五大车展中,瑞士也是唯一一个没有自己汽车工业的国家,所以日内瓦车展除了是“车界潮流风向标”外,也曾经被称为“最公平的国际车展”。
百年内瓦车展起始于1905年,1926年起由非正式的协会主办,1947年协会改组为国际车展基金会,之后每年举办一次。虽然就展区面积来讲,法兰克福车展排名第一;就参观人数来讲,东京车展是最多的;就展览时间来讲,巴黎车展是最长的,但是,日内瓦车展是最受传媒关注的,并且被汽车行业的专业人士看作是最佳的聚会场所。
今年已经是日内瓦车展104周年了,这100多年来,日内瓦车展作为每年的汽车界的风向标,记录了全球汽车工业在这100年里所走过的路。纯粹、中立、公平、引领潮流,曾经让日内瓦车展鹤立鸡群,曾经鉴证了无数的经典车型的诞生:1930年的克莱斯勒敞篷、1931年的迈巴赫齐柏林、1970年的法拉利512、1986年的沃尔沃480……
然而,在1986年以后的20多年来,从日内瓦车展走出来的经典车型却越来缺少,日内瓦车展已不是当年那个纯粹的车展,一位曾去过日内瓦车展的行业资深人士这样告诉记者:“现在的日内瓦车展,就像是一次大杂烩,五彩斑驳,但能够让人回味的东西却越来越少……”
日内瓦车展六大褪色理由
2008年10月,“次贷危机”造成美国股市有史以来最剧烈的震荡和下跌。而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海啸”迅速席卷全球,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几乎每个国家,每个行业都受到了冲击。对于世界汽车工业,更是一次几乎致命的打击:美国三家巨头,通用、福特、克莱斯勒濒临破产重组;第一大汽车公司日本丰田业绩大幅下滑;欧洲几大汽车公司同样动荡不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遥远的”日内瓦车展繁华背后,却隐藏着种种逐渐“褪色”的理由。
褪色理由之一:
最纯粹的车展不再纯粹
今年1月份,欧盟15国的乘用车销量下滑26%,其中,大众汽车集团、PSA标致雪铁龙、菲亚特集团等欧洲主流车企虽然没有美国同行们的破产之虞,但在西欧的销量也分别下滑了18.8%、24.8%和27%目前,这场危机已经造成欧洲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的40万工人失业,而欧盟也正在考虑是否对汽车企业进行救助。日内瓦车展在阴云密布的天气中开幕。展馆内虽然热闹依然,但在场外,一家媒体的评论颇为冷酷,“这是一个适者生存的车展,车企们竭力表现的是求生能力”。
正是这些原因,让最纯粹车展不再那么纯粹,日内瓦车展似乎成了身陷危机的大企业们最后的宣传舞台,因为在产品上,本次日内瓦车展真正意义上的全新车型并不多,大部分展台上的主角多是类似于宝马5系GT概念车、马自达3MPS之类在现有平台上的衍生车型,多是欧洲人喜欢的高性能车型。而在全新车型中,也只有奔驰新E级、大众新POLO等寥寥几款。
各大车企在展台上用尽全力的宣传,但正真能够吸引观众的车型却少之又少,除了车模们依旧性感漂亮。
褪色理由之二:
车界风向标已经迷失
作为世界5大车展之一的日内瓦车展,以概念车设计著称。如同其所在的城市一样,没有本土汽车工业的日内瓦车展在参展的大小车企之间尽量表现出公平。这也吸引了大量有特色的小型设计公司参与,而欧洲大型汽车集团也愿意尽力展现各自的设计理念,因此,日内瓦车展有“汽车潮流风向标”之称。
但在今年,这个风向标褪色了。车展上,尽管各大主力车企均参展,但并无太多激动人心的产品。除了在前面提到的,在产品上,日内瓦车展成了车企宣传的舞台,却不是车型的舞台。而在技术上,车企们带来的新技术却少了很多,虽然各种各样概念车仍然令人眼花缭乱,但真正大家关心而又实用的新技术几乎难以见到,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并没有成为展会的主角,像宝马、奔驰、大众等展台上展出的高性能发动机就像是日内瓦车展上的惊鸿一瞥。
当日内瓦车展“车界风向标”这个金色外衣逐渐褪去其身上的金粉,日内瓦车展的魅力就已大不如前,回眸日内瓦车展,已是百年身,却似人老色衰。
褪色理由之三:
耗费巨资劳命伤财
车展开幕前,人们普遍预计身处困境的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估计会缺席本次车展,但 让人意外的是,“三大”不仅没有缺席,参展阵容也颇为庞大,似乎要向人显示“三大”不愿放弃欧洲市场,也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通用来了、福特来了、克莱斯勒也来了,美国深处破产漩涡“三大”都来了,不但是“三大” 包括VOLVO、PSA等一些金融危机下的困难户也来到车展,他们来到日内瓦,带着一个最大的目的:向世界展示它们的信心。就为了展示他们的信心,资金紧缺的它们为来到日内瓦已经付出了很大的成本,回家之后,不知道又有多少员工会被裁掉。
至于举办一次日内瓦车展要花掉多少巨资,要用去多少燃料,这些都难以计数,谁将为这十日的“繁华”买单?我们无从得知;谁将为这十日“繁华背后”的褪色忧患买单?这些也是日内瓦车展主办方需要及时思考的问题。
色理由之四:
脱离现实远离生活
日内瓦车展能为我们带来什么?是酷炫,但又难以触摸的概念车?还是大胆,但又价格不菲的改装车;虽然在日内瓦车展上,概念车和改装车是它一贯的特色,但在一定的环境下,概念车和改装车并不总是取胜之石。
日内瓦车展总有几个不变的主题:新能源车、混或动力车、概念车、改装车。地球资源紧缺,我们对新能源车以及混或动力车的研发和宣传没有任何意见,但是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日内瓦车展仍在一成不变、不遗余力的为概念车、改装车造势,它们要么遥不可及,要么价格不菲,它们离我们的生活实在太远,它们逐渐脱离现实。在前文中,记者比喻日内瓦车展就像一顿典型的欧式大餐,吃的时候感觉很好,也可以吃得很饱,但是吃过之后却难以回味。现在日内瓦车展需要思考的是怎样让这顿大餐既好吃,又值得让人回味。
中国力量集体缺席
中国车企集体缺席日内瓦车展,不能说是日内瓦车展的错误,但绝对是日内瓦车展的遗憾,当然,同样也是中国车企的遗憾。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作为汽车工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作为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中国自主品牌曾频繁亮相底特律,频繁亮相法兰克福、频繁亮相东京,但在日内瓦,却总是难以见到他们的身影。
在今年的日内瓦车展上,虽然有华晨汽车和奇瑞汽车两家中国自主品牌的影子,但它们仅仅是尴尬“影子”而已:只能看见了一家中国整车厂华晨汽车,华晨汽车的展台面积仅为100平方米左右,展出了骏捷、骏捷WAGON、FRV等几款车型,并不起眼,而且主要为当地经销商负责参展布展工作;而奇瑞的参展过程更为“奇特”, 奇瑞提供汽车给一家意大利销售商,汽车在中国生产,然后被作为半散装的车型进口,而这家销售商则给这些奇瑞汽车重新更换上了DR的标牌。所以在日内瓦车展的奇瑞轿车被贴上别的牌子。
与中国车企的缺席相比,代表印度汽车工业出场的塔塔汽车则风光多了,因为其带来了“全球最便宜”的汽车nano。尽管塔塔nano是本次车展上价格最低的车型,但其展台几乎是全场最旺的。在媒体日,不少媒体和各大汽车厂负责人蜂拥而至,就为一睹全球最便宜小车的风采。
中国车企的集体缺席日内瓦车展有两个原因:一是在金融危机下节约开资,二是欧洲前不久始执行欧Ⅴ排放标准,而目前自主品牌发动机还很难达到这个标准。中国车企在日内瓦的集体缺席,意味着中国车企的“入欧计划”推迟。
褪色理由之六:
频繁举办让人乏味
奥运会、世界杯为什么万众期盼,举世瞩目?因为它们都让人们经历了四年的等待,在人们的无限期待中举行。再看看原本应是车迷们、汽车行业们盛大节日的国际车展:北美车展每年1月举办、日内瓦车展每年3月举办、法拉克福车展每两年举办一次,东京车展分类别每年举办一次、巴黎车展每两年举办一次、纽约车展每年举办……世界级别的车展如此频繁的举办让人目不暇接,就连最铁杆的车迷也会产生审美疲劳。
另外,当今的车展呈现出“同质化”,各国际车展特点越来越少,概念车、新能源车成为了每一个车展的噱头,当一个噱头变成一百个噱头,那么它连“噱头”都不再谈得上。所以,日内瓦车展的主办方能否考虑将车展的举办时间间隔拉长,每两年或者每四年举办一次,重新成为让世人期盼的车展“世界杯”。
链接┃LINK
内日瓦
一座遥远而美丽的城市
批判日内瓦车展,但并不妨碍我们对日内瓦,对这座遥远而美丽的城市,这座世界上最独特、最富饶、最让人心动城市的向往,我们也要赞美这座梦想之城。
日内瓦是瑞士境内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位于西欧最大的湖泊令人神往的日内瓦湖之畔,法拉山和阿尔卑斯山近在眼前。
日内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际都市,也是世界钟表之都,它以其深厚的人道主义传统,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重大的会议和展览会、令人催延的美食、新的市郊风景及众多的游览项目和体育设施而著称于世。作为瑞士第三大城市,日内瓦仅次于苏黎世及巴塞尔,更俨然是世界的缩影,超过了200个的国际重要机构设于日内瓦,其中包括了联合国驻欧洲总部、国际劳工组织、国际红十字会等等。
世界五大国际车展特色
法兰克福车展——博大
创办于1897年,是世界最早办国际车展的地方,也是世界规模最大的车展,有世界汽车工业“奥运会”之称。展览时间一般在9月中旬,每2年举办一次,展出的车辆主要有轿车、跑车、商务车、特种车、改装车及汽车零部件等,此外为配合车展,德国还举行不同规模的老爷车展览. 这个车展的地域色彩很强,可能因为是名车发源的老家,靠近各大车商总部,看法兰克福车展的欧洲老百姓不但拖家带口、人山人海,而且消费心理非常成熟,汽车知识了解得很全面。车展上,各种品牌新车很多,参观者挑选车型重视的是 科技状态的发展、汽配零部件质量,甚至是DIY维修问题、售后市场产品,理性实用的成分居多。
巴黎车展——优雅
享誉全球的巴黎国际汽车展,自1898年创办以来,直至1976年每年一届,以后每两年一届。是世界第二大汽车展;巴黎车展的展览时间一般在9、10月间,每2年举办一次,展览时间与德国法兰克福车展交替举办,展览地点位于巴黎市区,共有8个展馆,展出的车辆主要有轿车、跑车、商用车、特种车、改装车、古董车、电动车及汽车零部件等。巴黎是个浪漫之都,车展也不例外,文化味道比较浓,每次车展的时候都会专门拿出一个展馆来展出老爷车那些汽车厂商不仅时兴玩“新品”,对“老古董”也饶有兴致,这自然就便宜了那些远道而来的看客们。当然,法国人浪漫之余,是不会忘记发财的。去巴黎车展你就会发现,关于车展的资料居然是以价格表居多,每届车展上还会举行二手车拍卖,难怪有人说巴黎车展是五大车展中商业味最浓的车展。
北美车展——妖娆
创办于1907 年,起先叫做“底特律车展”,是世界最早的汽车展览之一,1989 年更名为“北美国际汽车展”。拉开每年车展序幕的是北美车展,时间固定在1月5日左右开始,举办地在美国的汽车之城底特律。展览面积约8万平方米左右,会议室、会谈室近百个。车展每年为底特律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年平均在4亿美元以上。北美车展“作秀”的味道很浓,看上去更像一个汽车的狂欢派对,吃喝玩乐加音乐灯光,热闹非凡。
东京车展——细腻
东京车展是世界五大车展中历史最短的,创办于1954年,逢单数年秋季轿举办,双数年为商用车展,是亚洲最大的国际车展,历来是日本本土生产的各种千姿百态的小型汽车唱主角的舞台。展馆位于东京附近的千叶县幕张展览中心,是目前世界最新、条件最好的展示中心。展出的展品主要有整车及零部件。本车展的特点之一是车型极其多,多得让人无法记住,几乎什么稀奇古怪的车型都有,但又不是概念车,而且以小车型居多。车型种类的繁多,恰恰体现了日本人的细腻所在。比如,在日本有很多专为残疾人设计的汽车,这类汽车在打开车门后,驾驶座会自动转90度,以方便乘坐,还有可用手控制的刹车等等,这是为了让残疾人也享受到汽车文明带来的好处和便利。
日内瓦车展——奢华
瑞士这个国家很特殊,虽然它没有自己的汽车制造公司,但它却是一个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在瑞士的大街小巷,你常常可以看到本特利、保时捷等名车,名车就跟名表一样,成了某种标志。日内瓦车展上的展品不仅是各汽车厂家最新、最前沿的产品,而且参展的车型也极为奢华。由于各大公司纷纷选择日内瓦车展作为自己最新最靓的车型首次推出的场所,这就为日内瓦车展博得了“国际汽车潮流风向标”的美誉。日内瓦车展不仅档次高、水准高,更重要的是车展很公平,没有任何歧视。无论是汽车巨头还是小制造商,都可以在日内瓦车展上找到一席之地,就连各类车展的资料,也被“一视同仁”地印成了英语、法语、德语等几种版本。
车展是无聊的武林会
■ Text/杜成
第79届日内瓦国际车展刚刚落幕,再过一个月,第13届上海国际车展就会如期而至。
每年北京、上海轮流坐庄,广州车展穿插其中,再加上各个重要城市每年举办的车展,一年下来,车展如同一个个兴师动众的盛会已经让人迷乱眼。其中,广州、北京和上海三大车展,由于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堪称“中国三大车展”。倘若我没记错,在2006年底至2007上半年,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曾创下广州、北京和上海三大车展轮番上阵的惊人奇迹。
就在业界讨论北京车展是否跻身世界级,是否能与底特律、日内瓦、法兰克福等世纪车展媲美时,各地方车展都齐刷刷冠以“国际”的旗号,并开始为争夺“中国车界第四展”打起了口水仗。一时,车展俨然成为一个声势浩大的“武林大会”。车市是江湖,车展便是堂会,各路高手齐聚一堂过招,谁是英雄谁是落寇,自有评说。
在这场无比喧嚣的“武林大会”中,各位汽车大佬飞来飞去“华山论剑”,各个厂家拿出自家秘密武器争相炫耀,比展位,比气势,比场面,甚至比模特,拼得死去活来……透过热闹的表象我们不难发现,结果是:车厂为了参展大把大把地烧钱,各路媒体为了应战疲于奔命,消费者在观展中如过江之鲫。在主办方遍发英雄帖的背后,车展到底能带来什么?对车市发展到底能做出多大贡献?在喧嚣之外到底有多少文化内涵?我想不免让人失落和思考。
我想起去年的北京车展,之前北京车展早有“决战紫禁城”的噱头,这次据说是在新馆举办的“史上最大的车展”,已经进入A级国际车展的行列,令人充满期待。于是乎,各个汽车巨头纷纷出动,把自己的全新概念车、全球首发车纷纷拿出来亮相和发布。但我们看到的却是,交通的拥堵,组织的无序,馆内的纷繁和嘈杂,最致命的是车展文化的缺失和精神层面的虚无。
武林大会过后,江湖还是那个江湖,一切都会平静。除了劳命伤财和赚取了虚荣的眼球,还有什么?
你展给谁看呢
Text/李依飒
展览展览,顾名思义,是由主办方进行展示,展示的内容被人阅览。于是就产生3个很基本的要素:展示者、展示内容和看展示者。尤其是后两者,只有互相吸引的时候,这场展示才能达到传递展示者信息的目的。于是,我开始掰着手指头数数,从国内车展三巨头:北京车展、上海车展、广州车展,到现在跃跃欲试进入第一梯队的成都车展,再到零打碎敲的长春车展、杭州车展等等。策展者在组织一次展览的时候,有谁告诉过参展方,这场展览是办给谁看的?
不对,他们肯定是这么说的:各部门注意了,媒体日是第一天啊,打起精神来!
于是,车企高管、大牌车模、精彩表演甚至精美礼品都在每场车展的第一天集中亮相,光彩照亮了整个展馆。新车发布、品牌宣言,闪不尽的镁光灯和数不完的话筒,一切都生机勃勃如同一场美梦……终于第一天忙完了,灯光一灭一亮,公众日到了。高管和名模作鸟兽散了,人家忙着呢;演艺人员蹦跳的也不那么起劲了,人家累着呢;现场的长枪短炮少了很多,于是车模的笑容也打折扣了,人家专业着呢。
公众日的车展终于恢复平民模样。如果是北京车展就当看看热闹吧,难得一见的豪车可能一亮相就被某神秘富豪买走了;如果是成都车展就当看看美女吧;倒是广州车展可以考虑看看展车,顺便瞭望下一年的新车风向,给自己的买车计划打探点消息。
其实我很想得到一个数字,关于车展每一天入场人数的统计,如果做成数据图,一定很有意思。场馆偏远、交通不畅几乎是每个车展的通病,市民想来看展览,那雀跃的热情会不会被路途周折一点点消减呢?不如在网上看看媒体日那天的美丽梦幻。
当车展的意义成为媒体上的文字、图片和视频,当这些“现场报道”远比现场精彩,请容我狭隘的说一句还展那么多天干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