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用这句话来形容当今汽车市场惯用平台战略的做法似乎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放眼全球汽车厂商,平台概念几乎已成全球惯用的“造车规则”:比如一汽大众速腾和上海斯柯达共用大众PQ35平台;马自达3与福克斯共用福特C1平台等。
成熟技术 精益求精
平台的最大特点即为技术共享,而共享的前提则是技术的高度精湛和成熟。
PQ35是德国大众研发的第五代A级车生产平台,代表了大众先进的汽车生产技术和管理流程。PQ35平台主要技术特点包括前麦弗逊后四连杆式的四轮独立悬架结构、大长度激光无缝焊接、双面镀锌高强度钢板、Can-bus全车信息控制网络和全车多道涂装工艺等。一汽-大众速腾、开迪,以及途安、斯柯达明锐都是基于这个平台生产而来。
另一个全球著名的平台“福特C1平台”,是国际化合作的成果,来自福特,马自达和沃尔沃三家汽车公司的强项和专利技术使得C1平台获得混血品质的优势。
爱丽舍平台形成于2002年——雪铁龙与神龙公司根据国内复杂路况,对整个悬挂系统进行了全面加强和舒适性改造,依据整车载荷的变化对底盘系统进行了全新适配,并进行了智能化电气结构及电器保护的全面升级,形成爱丽舍平台。该平台衍生车型的最大优势在于16V小型高能发动机、四轮独立悬挂和后轮随动转向专利技术的纯熟应用。
近年来,爱丽舍平台历经200多项技术改进和8项重大技术升级。先后推出了爱丽舍,爱丽舍VTS、爱丽舍CNG环保车型及爱丽舍VIP加长车型等。2008年,爱丽舍平台再次进行了22项重大技术改进,并成功推出了新爱丽舍三厢。该车型采用先进的博世 8.1版的制动系统、智能优化的电子密码防盗系统,进行了全面的降噪、静音性优化等,对底盘系统全新升级,使新爱丽舍的整车性能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降低成本 实惠多多
汽车平台是一个通用性很高的平台集合体,在降低成本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在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方面,一个平台可以生产出适应全球不同市场的产品;在制造方面,同一平台的产品大量采用通用化的零部件和总成,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和采购成本;在研发方面,一个平台上实现了技术突破,等于这个平台上搭载的所有产品都实现了技术突破,大大降低了开发费用。据统计,共用平台生产出来的产品其零部件通用率能够达到90%,能够极大程度地降低用户的维修成本。
基于“福特C1平台”而衍生的福特福克斯,马自达3和沃尔沃S40中,虽然底盘布局和车身局部结构略有不同,但是前后副车架、悬架、转向、制动和电子设备却都非常一致。大大方便了用户的维修,而平台策略应用成功的PSA2号平台,其上的产品也保持了极高的零部件通用率,其全部舒适配置与安全配置基本相互通用。
刚刚推出的新爱丽舍两厢和三厢共享了“爱丽舍平台”成熟的零部件体系:16V发动机在活塞的第一道气环上采用了CKS涂层以减少摩擦,延长寿命;BOSCH ME7.4.4电喷控制系统等世界领先的技术,有效减少相关配置的磨损或消耗。另外,与同级别大部分车型5000到10000公里的保养间隔相比,“爱丽舍平台”系列产品可实现15000公里的保养间隔。同样行驶6万公里,一般的车型需要6到8次保养,而“爱丽舍平台”系列产品只需4次,省时省力又省钱。
目前,爱丽舍平台已经是东风雪铁龙旗下的一个成熟平台,有很多车型都分享了这一平台成熟的动力总成、可靠的底盘技术和零部件体系等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