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展前夜的某场论坛上,上汽掌门人胡茂元高调提出“中国车企应该联合”的倡议。他认为,共性技术完全可以联合开发,并明确表达了“上汽愿与国内外整车企业联合开发”的态度。在全球遭遇经济危机的时刻,作为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中位列“四大”首位的上汽集团,这个极具“开放心态”的信号释放,或将极大引发业界反响。
经济危机促联合
中国车企针对共性技术可以考虑联合开发,胡茂元认为,现在的国际研发趋势是,技术性越来越强,资金投入越来越大,合作程度也越来越高。中国车企不仅着眼于国内,未来还要参与国际竞争,这就必然要求相对弱小的中国车企之间实行联合。
国际大型汽车巨头之间的技术联合,早已不是新鲜事。这些海外车企之间尽管在市场上存在竞争,但在技术研发方面,却积极采取合作态度。典型的比如近期宝马和菲亚特合作开发小型车、PSA和三菱合作开发电动动力系统等。
“共性技术、联合开发;集中攻关,共享成果”,胡茂元将上汽集团在金融危机下的思考概括成这十六个字。
国内现有130多家车企,但数据显示中国整车制造商前四位的生产集中度达到了83%左右,而且大多数中小型企业都缺少技术研发的核心力量,企业结构调整已势在必行。按照汽车振兴规划的指导,兼并重组已成为09年度大戏。
虽然统掌“财大气粗”的上汽,但胡茂元并不认为“大吃小”是必然趋势,在他看来,大企业可做强,小企业也可做精。
胡茂元式的“混搭”风
除了上述共性技术的联合之外,胡茂元心里还有更多的谋划,车企间的联合甚至可以扩展到物流等领域,这种革新被胡茂元笑称为“混搭”。
车企物流成本是现阶段让胡茂元要动脑筋的问题,他表示,“应该改进国内的物流体系,不要再增加经销商成本”。
胡茂元建议用“混搭”的方式改进,即跨不同的产品、品牌、品种、公司来进行运输。也就是说,汽车企业之间在物流方面也可以充分“联合”。
虽然全球遭逢经济危机,中国经济也受此牵连。但胡茂元却对此显得较为乐观,他仔细分析了汽车行业现状后认为,中国汽车业仍存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