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除了兑美元和日元之外,人民币对于其他大部分币种的汇率都在升值。在这种情况下,与印度相比,中国汽车业全球采购还有价格上的竞争力吗?这是上海车展期间举行的“汽车业全球采购高峰论坛”上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话题。
盖世汽车网总裁陈文凯认为,中国采购的不利因素包括: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反倾销增多,印度、马来西亚、土耳其等国也在发展制造业。
科尔尼企业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林莲云表示:“很多整车厂商都到韩国去采购,原因之一是因为韩元在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贬值很快。此外,从印度、菲律宾等低成本国家进行采购是汽车制造企业的共同思路。但短时间内,印度等低成本国家还不能对中国汽车采购构成威胁。”
“印度可能还要过5年才能达到目前中国汽车供应商的基础和规模。汽车产业和GDP有直接的联系,现在印度的GDP还比较少。”林莲云说。
塔塔集团中国区的一位高管持相似观点,他表示:“至少5年到10年内,印度汽车对中国构不成竞争力,因为看印度的经济结构,内部消费占50%以上,印度国内的制造商主要满足国内的需求。”
霍尼韦尔交通系统集团亚太区采购总监于瑞林认为,中国和印度汽车产业的发展有冲突点。“印度更希望支持本地产业的提高,中国希望多向国外市场出口,将构成一个矛盾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