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四条都有政府资金支持,惟独推进汽车产业重组是一项最难设定时间表的艰巨任务。
《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涉及八大项内容,如完善企业兼并重组、鼓励采购自主品牌、发展新能源汽车及小排量汽车等等,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鼓励兼并重组。
东风吹,战鼓擂,兼并重组已箭在弦上。那么,究竟是谁在主导中国汽车企业的兼并重组,是政府主导为主,市场推动为辅?还是市场主导为主,政府推动为辅?或者主辅两线内外兼修?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大方向,花国家的钱来重组是不是代表政府主导?假设现在两个企业重组了,找国有银行或者国有商业银行去融资,上述银行毫无疑问都是国家的钱,银行出了钱主导这个重组在多大程度上遵循市场规律?这个是很重要的,主导的最终驱动力是市场还是政府,这是谁来主导的问题。如果只是为了重组而重组,这个重组是花了国家的钱,国家如何负责就是一个仁者智者的问题了。
进入市场化阶段后,汽车产业无疑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因此最终的绝杀者必然是销量和消费者满意度,重组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是假设重组之后企业不能达到预期的市场份额,同时由于竞争的偏态,导致消费者满意度下降,那么重组的意义就要大打折扣。汽车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是必然趋势,同样要遵循市场化规律。
其次,从中国企业兼并重组短短的历史来看,文化和团队融合的成本是极其昂贵的,尤其是国有资产的兼并重组,涉及的不仅仅是资本或者企业战略的层面,企业文化之间的融合可能是更为主要的任务。“三大三小”一直有限制民营资本或者自主品牌发展的诟病,现在规划重组“四大四小”到底对中国汽车产业有多大作用,还不好判断。并购的主体是企业不是政府,而且政府在整个市场行为当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要分清楚,实
际上就扮演裁判或者陪审团的角色,法则是市场原则。比如说东风汽车的创立是政府主导,但是现在东风汽车兼并什么样的企业,必然是由企业决策层根据企业战略来做出的,政府包括湖北省政府或者国资委会起到监管的作用,比如说东风兼并哈飞,那么东风可能有哈飞发动机的需要,用来丰富整个产品结构或者企业结构。
再次,市场环境越差,市场主导作用越明显。在全球汽车市场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的时节,中国汽车市场竞争已经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危险和机遇”,地球人都知道,中国“不差钱”。中国汽车市场是全球最大也是最有盈利空间的市场,它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来支撑中小企业能够继续生存下去。如果短期之内还能够发展下去的话,那么兼并重组只会使市场竞争更加集中,因为这样的重组就可能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而且需要中央的干预。看看上南合作,看看天一合作,是两个地方政府之间能够协调好的吗?
从产业政策角度来讲,政府出面协调、干预重组的几率越来越小了,纯粹从地方政府意愿来说不愿意自己的企业被吞掉。因此这种重组难度会很大,如果地方政府不能达成一致,中央政府不参与协调,那么短期内不可能出现大规模兼并重组,如果真的要给一个时间期限的话,未来三到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大,那么这时候的兼并重组应该以市场为主导,市场会发挥更大作用,经过一轮真正意义上的市场搏杀,一些企业确实不能适应市场竞争,就有生存之忧;一些企业出于战略或者产业布局或者销售渠道的需要,进行兼并重组,激活现有产能,拓展新的基地,进入新的领域,形成新的战略格局,那就是市场在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作者
黄琦:博士 道易天成国际品牌管理顾问(北京)有限公司 首席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