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汽车-搜狐网站
汽车频道 > 汽车评论 > 2009上海车展之洋眼看车 > 洋眼看产业

美刊:中国车企以收购换技术 胃口难满足

中国企业正在接管世界汽车业么?
中国企业正在接管世界汽车业么?

  以收购换技术,美国品牌恐难满足中国要求

  据美国《外交政策》网站5月7日报道,中国车企对于收购美国品牌兴趣浓厚,但是这些资产也许并不能满足中国车企的要求,美国车企不能完全指望中国的救援。

  为了避免重蹈克莱斯勒破产的覆辙,通用汽车和福特公司都想尽快出售其招牌资产——萨博和沃尔沃。许多新闻报道都提到,中国车企是投标企业中的佼佼者。但是对这两个品牌而言,除了兴趣以外,中国投资者并不能对之期望过高。

  中国车企意欲向国外扩张势力

  中国正在迅速建立世界一流的汽车工业,这一点在美国无人不知。80年代早期,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中国企业就着手进行技术许可,并与外国公司成立合资企业。1994年,中国颁布实施了第一个汽车产业政策,汽车销量在世纪之交迅速起飞。而今,中国汽车业正在将其势力扩展到国外——在巴西、墨西哥和乌拉圭出售轿车和卡车。现在,通用显然很乐意由中国汽车制造商吉利公司收购萨博。而吉利和另一家中国公司长安都曾表示对沃尔沃很有兴趣,尽管他们事后都发表声明否认此事。

  如此看来,中国企业正在接管世界汽车业么?

  收购美国品牌只为先进技术

  并不尽然。中国公司购买西方品牌有两个主要理由:一是为进入美国市场提供契机,但更重要的是获得美国汽车的先进技术和专业知识。但是,克莱斯勒案例表明,这两个品牌都缺乏以上优势。早先时候,克莱斯勒总裁汤姆·莱索达试图把克莱斯勒卖给中国公司,但是无人问津。而对于萨博和沃尔沃,中国企业最后是否会出价仍然是个谜。

  中国和美国的汽车行业截然不同。全球的汽车销售都在下滑,只有中国一枝独秀,四月份又创下销售新高。美国汽车行业下滑的趋势注定不可避免,但是中国正在期待汽车业不断增长。可以说,当美国的汽车公司慢慢死去,中国公司正在国际舞台上横空出世,取代美国公司的地位。

  这一显著的趋势似乎不可避免,但是它掩盖了中国企业的不足和美国公司残存的优势。几乎所有的中国汽车公司都不是完全“中国的”;他们与外国公司一道属于合资企业。这些合资企业在行业发展初期建立,可以让中国企业获得更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窍门。外国公司对此很是热衷,他们认为这是进入中国这一新兴汽车市场的好机会。

  然而,正如中国企业不满足于外国汽车技术许可一样,他们现在也不满足于合资企业。如果中国企业拥有设计和推出新车型的自主技术,那么利润将会更丰厚。兼并国外公司可以给这些年轻而又野心勃勃的中国企业提供最想要的东西——先进的技术、制造窍门和丰富的经验。

  国外品牌难以满足中国车企

  遗憾的是,美国车企可能并没有这些东西,具体而言,也就是中国企业迫切想要的——有关提高燃油效率和降低污染排放量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四月份中国汽车销量创下新高的一个原因是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包括大幅度的税收优惠,以及对购买小功率节能轿车和轻型卡车的补贴。中国出台的轿车和卡车节能标准要比美国标准严格很多,购买大功率引擎汽车的消费者将要支付额外的费用。换句话说,中国政府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汽车,这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反过来使得他们从国外获取先进技术。因此,真正的问题是:一直致力于生产轻型卡车和SUV汽车的美国公司,是否真的具备中国公司感兴趣的东西?

  即便中国公司现在不会购买通用和福特的资产,但是他们仍然可以用另一种方法拯救美国汽车业:为美国做好榜样,尽快推出新的产业政策。中国、日本,甚至是一些欧洲国家的节能标准都会推动节能汽车的需求。如果美国公司想要保持其国际竞争力,他们需要在提供节能汽车方面做更多的工作。美国政府也应该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汽车,具体方法包括“综合税制”(购买非节能汽车时征收额外的费用补贴给节能汽车的购买者)、提高油价以及实行更高的标准。提高小型、现代汽车技术,而非等待中国的救援,才能使美国企业长久的保持国际竞争力。(翻译:简飞)

  版权声明:本翻译稿供搜狐汽车独家使用,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陈国栋)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克莱斯勒 | 萨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