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50年来针对金融机构最重要的一份法案,它给陷入困境的储蓄机构提供了长期有效的解决办法。”罗纳德·里根于1982年签署《存款机构放松管制和货币控制法案》后宣称。事实证明,里根当年的预测是错误的。
进一步考察这场灾难的源头,就会发现,导致危机必然发生的转折点就是里根在任时期的上世纪80年代初。对里根主义经济学的攻击主要集中在不平等和预算赤字扩大这两点。里根时代是少数群体巨富,而工薪家庭获利甚微的时代。他本人也打破了谨慎预算的长期惯例。从二次大战结束到1980年,联邦债务占GDP的比重大幅下降,但在里根时期却开始上升。到克林顿时期,债务比重再次下降,并在小布什时期二度上升。正是财政赤字让我们对当前的金融危机手足无措。
金融监管放任是里根时代的最大贻害。从那时起,金融机构开始拿纳税人的钱赌博。此外,里根时期的立法基本结束了罗斯福新政对按揭贷款的限制,尤其是允许家庭无需大笔抵押即可买房的条款。与贷款标准同时解冻的还有消费信贷,这也导致了美国人消费行为的巨变。上世纪70年代美国人把10%的收入用于储蓄,不过在里根放松监管后,勤俭从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中淡出,并在这次危机之前上升到了零储蓄的程度。
不可否认,今天的危机引发于里根下台数年后的一系列事件,包括巨额贸易逆差、房地产泡沫推动的通货膨胀等。但正是过去25年来的债务爆炸使美国经济变得脆弱不堪。许多人正在受到指责。但混乱背后的大罪人是里根和他的顾问团,他们忘记了上一次金融危机的教训,却让我们来重蹈覆辙。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