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快速反弹将使市场供求形势发生调整,供大于求的格局很有可能再次形成,如果车价出现大幅调整,会对消费者的市场预期产生作用,从而再次强化部分消费者持币待购的心理,进而对需求增长产生消极影响。
全年新(改款)车型投放密度依然较大,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因此预计价格水平会继续保持下跌趋势,估计全年乘用车综合价格指数会继续下降4个点左右。
在短期政策的刺激下,一季度乘用车产销有所回升,厂商和经销商的库存压力亦有所缓解,车价跌幅趋缓。在继续受宏观经济方面消极因素影响的条件下,乘用车市场全年的供求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2009年一季度乘用车市场供求及价格分析
产销整体呈现回升,供求矛盾有所缓解。一季度国产乘用车累计销售199.57万辆(厂商批发数),同比增长7.81%,增幅较上年同期降低12.6个百分点。同期累计生产187.51万辆,同比增长4.45%,增幅较同期下降9.29个百分点(见表1)。一季度各月产量和增幅呈逐月回升态势。
乘用车价格继续下跌但降幅趋缓。在经历2008年四季度车价的大幅下跌后,随着销量有所回升以及厂商和经销商低价冲击和销售奖励行为的暂时终结,2009年一季度乘用车价格水平尽管仍然逐月下降,但降幅明显趋缓,价格趋于稳定。3月末乘用车市场综合价格指数为65.86,较上年末仅下跌0.77点。
3月末国产车价格指数为65.41,较上年末下跌0.37点,价格降幅低于综合指数。进口乘用车价格降幅相对较大,在1月出现较大降幅后走稳并有小幅回升。3月末进口乘用车价格指数为79.40,较上年末下跌1.64点。一季度不同价格区间国产乘用车价格指数涨跌互见(见表2)。
产销回升基础不稳,市场回暖尚需时日
尽管一季度乘用车产销回升、库存压力有一定缓解,业内对全年市场走势趋于乐观,但需要指出的是,一季度“回暖”的基础并不稳固,市场全面回升的条件尚不具备。
第一,今年一季度产销增幅回升存在非市场因素作用。2008年春节长假在2月而今年春节在1月,今年1月集中了春节当月相对旺盛的需求;二是上年2月发生的冰雪灾害使当月市场产销量偏低,特别是运输不畅导致经销商实际进货量的减少,而今年2月由于有效工作日相对增加,使产销量及其增幅大增提升。3月统计销售情况稍好,但估计终端市场需求增长会低于统计销量,除少数车型外,大部分车型流通环节库存有所增长。
第二,产销回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取消养路费、下调燃油价格、1.6L以下排量购置税减半和汽车下乡等政策的出台。在上述政策刺激下,市场上部分持币观望的消费需求得以集中释放,推动一季度产销实现回升。
对一季度产销数据和对近期市场运行的外部环境加以分析,我们认为市场“回暖”的基础并不稳固,如政府和厂商决策不当,有可能引发新一轮产销回落。因为:
首先,在目前的经济背景下,促使车市全面回暖的条件尚不具备。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是判断汽车特别是乘用车消费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和指标。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消极影响尚未消除,全球经济的衰退趋势依然存在;大量中小企业的运营状况并未全面好转;中等收入群体对近期的收入预期也在降低,危机对消费的影响可能在2009年下半年开始显现;政府对乘用车的采购预算明显削减,因此,乘用车的需求基础将继续受到影响,从更长一段时期看各阶层购买力和购买意愿不会有明显提高。
其次,一季度需求回升主要得益于短期因素特别是政策因素,导致有效购买力被集中释放,而积蓄新的有效需求需要一段时间,特别是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这个时间段会被拉长。同时,需求短期集中释放也会对正常的销售周期产生一定影响,即全年的部分需求特别是中低排量乘用车需求有所提前,出现“寅吃卯粮”的透支现象,对此后销量增长的支撑力会减弱;在近两年新增需求增幅相对稳定的条件下,今年一季度销量增长得越快,对后期的影响就越大。根据以往的经验,短期政策的刺激作用一般会在2—4个月后逐渐弱化。
再次,从产销数据分析,一季度市场存在以下特点:一是一季度特别是2月份的销售数据并不乐观。2月有效工作日单日销量约为2.25万辆,不仅低于上年同期2.32万辆,也低于今年1月约2.5万辆。二是产销增长主要靠交叉型乘用车支撑,一季度该车型产销分别增长38%和35%,而乘用车产销整体增幅仅分别为4.45%和7.81%;而占消费主体的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增长依然乏力,增幅仅为3%,并且主要是以1.6L以下车型增长为基础。此后轿车需求增幅有可能会继续提升,但增长的持续力有待观察。在增长的主要动力并非来自轿车的条件下,随着政策效应的弱化,依靠非主体车型提升整体销量难以持续。
最后,尽管乘用车生产厂商的库存有一定降低,供大于求的市场矛盾有所缓解,但是除部分中小排量车型外,社会总库存水平依然偏高,消化库存的压力仍然较大。而且由于流通环节的库存已经统计在上年的厂商批发销售量中,因此消化库存也会对今年新车统计销量有抵消作用。同时,在经历上年12月和今年1月连续两月库存量的大幅降低后,产量增幅明显提升,厂商库存消化能力不断降低;加之今年乘用车出口形势不佳,出口产能也将加大国内供求的压力,导致产量再次反弹的可能性较大,这将对供求形势的好转产生不利影响。
分析可见,对当前严峻的乘用车市场形势应作客观分析和清醒判断,剔除一些“假回暖”因素,企业和政府也需冷静地制定适应市场发展态势的相关决策。
对2009年乘用车市场供求及价格的预测
二季度产销回升势头减缓,下半年有望企稳回升。
从需求方面分析,由于一季度针对1.6L以下及交叉型乘用车短期刺激政策效应的减弱,上述车型的需求增速会有所放缓,对车市的支撑作用会相应降低;在宏观经济走势仍不明朗的条件下,其他排量区间车型和作为需求主体的基本型乘用车的需求增速依然不会过高。
一季度交叉型乘用车和1.6L以下排量车型需求的集中释放,对后期需求存量的挤占效应将有所体现,导致二季度甚至更长时期产销增速的回落。
产量快速反弹将使市场供求形势发生调整,供大于求的格局很有可能再次形成,如果车价出现大幅调整,会对消费者的市场预期产生作用,从而再次强化部分消费者持币待购的心理,进而对需求增长产生消极影响。
从二季度开始,市场逐步进入销售周期的低谷,如果与上述因素形成叠加效应,产销环比连续降低也会抑制市场信心的恢复。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趋于好转,燃油价格再次上调的可能性较大,对乘用车(特别是大排量车)需求增长产生一定抑制作用。
尽管上年二季度产销量有所下调,但依然保持较高产销水平和增幅,增加了今年二季度产销增幅持续提升的难度。
综合以上因素可以看出,乘用车市场从二季度中后期开始再次回落的可能性较大,不排除个别月份再次出现负增长的可能。随着宏观经济走稳甚至回升,预计乘用车市场在三季度可见底,进入四季度销售高峰时有望整体回暖。
从供给方面分析,在一季度销量回升的基础上,厂商和经销商对全年市场走势更趋乐观。从一季度的情况看,产量及其增幅反弹的力度较大,如果不能对未来市场需求有清晰判断,供大于求的格局将再次形成。根据以往情况判断,一季度销量增长对产量增长的带动作用将在5—6月突出体现,因此,二季度将呈现供给略大于需求的格局,而三季度基本实现供求基本均衡;进入四季度特别是11月以后,厂商和经销商冲量的行为将再次出现,尽管需求及增幅会有所回升,估计产量增速将会相对更高一些,总库存将小幅增加,但预计全年库存压力将会小于2008年。
如果实际情况符合上述判断,在现有政策环境下,预计2009年产销规模将达到735万辆左右,增幅约为8%—8.5%。
从价格方面分析,由于二、三季度产销增速保持在较低水平,并且产量有反弹的迹象,全年供大于求的格局将继续维持;全年新(改款)车型投放密度依然较大,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因此预计价格水平会继续保持下跌趋势,估计全年乘用车综合价格指数会继续下降4个点左右。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