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助理、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任勇 |
搜狐汽车讯 6月6日,第五届中国(花都)汽车论坛在广州市花都区召开,与会嘉宾及业内人士畅谈了“经济危机与汽车工业”这一论坛主题,专家学者观点的激烈交锋致论坛闭幕时间推迟。会后,东风日产副总任勇先生接受搜狐汽车等媒体的采访。
受访嘉宾: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助理、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任勇
媒体:记得上海车展的时候,说过今年车市的拐角会在7、8月份的时候,但是我们现在5月份出现了零库存的现象,现在离7、8月份也越来越近了,东风日产现在的生产战略是怎么样的呢?是继续扩大产能吗,会不会为我们预计的拐点做一些准备?
任总:上海车展的时候说谨慎乐观,那个时候还没有像现在这么充满自信。
去年10月份,我们一个星期6天生产,大家形势都不好的时候,东风日产一枝独秀,市占率月月攀升,我们加班加点做出来的产品都能卖出去。但是今年大家形势都好了,今天会上也说了,东风日产1.6L排量车型销量的结构比从66%降到了63%,伊兰特却从1万多卖到了3万多。就是说1.6L购置税的政策带来的利好对消费的刺激,有能力的厂家抓住这个机会上去了。东风日产一直是稳健发展,质量求生存,在顾客满意度各个方面扎扎实实做好,去年下滑的时候我们的满足感更强一些.现在大家都不错。
东风日产的车空间最大、油量最省,去年就供不应求了。政策的拉动对车市来说是个利好,但是东风日产没有享受到(指东风日产1.6L排量车型销量的结构比从63%降到了61%),但是东风日产上个月还做到了零库存,一台车都没有剩。所以说今年是一个更乐观的判断,在乐观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借助这个形势上到一个新阶段,包括市场形势好的时候我们专营店的店面管理、CSI、潜在顾客的服务追踪,在各个方面把经营质量进一步拉升,以此对抗可能会遇到的7、8月份的销量平缓,7、8月份是淡季。就像刚才说的订单泡沫,也就是说一个人买车下了3、4个订单,因为大家都认为形势非常好,都在拼命扩量,可能会带来供过于求。供过于求就会出现市场机制上的一些问题,我们现在就需要准备。通过更好的服务和品牌力的构建为下一步打下更好的基础。
媒体:东风日产今年销量目标是增加10%,达到38.8万辆,现在市场好了我们的目标有没有改变?目标的完成情况如何呢?
任总:今年我们制订了一个增长10%,达到38.8万销量的目标。以前我们老是制造部门和销售部门两家像劳动竞赛一样,但是这个是良性的。2004年车不好卖的时候我们说推一个新车把销售部压死,车卖的好的时候我们也会派“快乐宝贝”到现场慰问,像过去战前队员上战场一样,把顾客对我们车的喜爱、拿不到车的迫切期待通过销售部门的员工传递给生产一线,制造部门现在也是提出一个口号:不能够满足顾客的需求是最不能忍受的一个时代。所以现在也是动员力量,尽快的满足市场。
对于38.8万的目标,我们现在干脆不说这个了,全力以赴满足顾客的需求,以此作为东风日产制造部门的一个目标。
媒体:现在有三班倒吗?
任总:没有,现在是10小时对10小时,两班。
媒体:生产进度如何呢?每个月的生产量?
任总:生产节拍的提升为我们贡献了增量,从以前的1.8分钟一辆车,到目前的1.5分钟;另外生产的时间延长,从去年10月份就放弃了礼拜六。我们一直在改变,重体力的岗位原来是5个,如何在努力把这5个岗位彻底消灭掉,东风日产一直在做这些。我们的IE(工业工程)在全国应该是领先的,清华大学的IE基地也是放在我们这里。在清华大学所有的销售调查中我们都是遥遥领先的。
媒体:有没有做生产结构方面的调整?
任总:现在还是从订单看,我们其实并没有从趋利的角度做结构调整,像轩逸是新上市的,现在订单一个月1.3万,上个月产量才5500。也就是说轩逸现在的订单上市10天就超过了1万,并没有有意加大2.0L的产量。我们前面挤压的订单现在还在尽量满足,现在轩逸的定单超过1万辆,等待一个多月了。
媒体:产品结构比, 2005、2006年最苦恼的是轩逸这个战线太低,现在达到了40%,是不是意味着产品结构向中高端的改善过程呢?
任总:因为我们是成立最晚的一家合资企业,怎么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占到一个主流平台上是重要任务。前段时间我们在各个细分市场布建我们的车型、扩展我们的产品线,年年在进步。去年我们提出打造营销品牌,让慢热车型慢慢发挥应有的战斗力,像天籁现在连续两个月都是在8000-9000台的水平。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技术的日产,口碑力量是很强的,油耗最少、没毛病,结构改善又推动了技术,总之结构比是往好的方向发展。
媒体:第一财经日报前一段有消息说March的问题,想求证一下。第二我想说一下产能问题,我们现在进度这么好,建第二、第三工厂,在花都这边扩建硬件面积,这个有没有提上日程?
任总:关于投产March,东风日产积极主张节能减排,我们希望制造一个在质量设计标准上、舒适度、精致度上都有不错表现,年轻人在结婚时能买得起的体面的车。如果明年上市的话,现在已经开始在试做了;早晚要做,现在暂时保密。
第二个,关于我们的新工厂,大家知道生产节拍、装备的投入、作业体制的改善,这里面还有一个提升空间,现在我们争取把自己理论的产能做到极致。这个方面的提升对于制造成本的降低是有比较大好处的,毕竟固定费用的摊销都会带来好处,这是我们一个方面的工作要做。所以这个话题大家先不写了,我们到时候发表的时候大家再写。
媒体:5月份还有一个消息,说我们东风日产已经成为日产全球销售最好的企业,好像和北美市场持平,目前来看超过他们成为真正的第一是一点问题没有了,现在市场这么好。这样会不会给我们东风日产带来一些实质性的变化,比如说新车型投产、技术等的引进,会带来哪些对咱们东风日产更有利的变化?
任总:从东风日产的市占率和美国的市占率来看我们是超过他了,跟他保持了持平的销售量。但是美国市场下一步的发展现在还不太明朗,中国市场是要继续成长的,中国消费者的发言权增加了,这就意味着会把更多的开发力量瞄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之前我们也说商品企划、商品概念的阶段,就要把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做调整融进去,下一步我们代表中国消费者的力量在做商品企划的时候,会有更大的发言权,由于这个规模的扩大,也会在平台开发、国产化、新产品的导入以及整体规模的扩大、新车型这些方面,都有一个正面的效应,也就是说美国市场可以做的事情我们也应该是可以做的。
媒体:现在很多车企说供货紧张,可能除了产能可能还有一个配件问题,东风日产这块生产紧张是不是也跟零部件有关,这个因素占有多大关系?
任总:过去大家都在说产能过剩的时候,东风日产这方面一直是做的比较好的,但是每个新车投产前三个月东风日产的工厂生产能力才具备,然后上市。所以我们从来都是很精益的考虑投资,时间上面绝对没有建好了工厂空着的时间浪费,所以在精益化方面一直做得很好,比如说我们现在的成本行业里面是非常有竞争力的,劳动生产效率我们在行业里面也可以说是名列前茅的。但是,像你刚才说的,由于没有预测到市场突然的大好,我们确实有准备不足。这个准备不足,一方面由团队的进取心、不甘落后的心态,大家通过努力、节拍、严检等来弥补了一些,但是也确实像你说的可能有一些零部件无法跟上的问题。
媒体:日产GTR可能要引入我们国内,对这款车的引入你是怎么看待的?对咱们东风日产有什么意义呢?
任总:GTR应该是让很多男人沸腾的一类车型,这让情有独钟的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得到良好的服务,也是我们的责任,这个车导入中国对于技术的日产、对品牌的提升也是有好处的。
媒体:有时间表吗?
任总:年底吧。
媒体:我听说好像是要选十个城市来做?
任总:对,因为维修阵地也要专门投入,人员培养这方面可能还是要考虑时间,买这个车毕竟还是小众化客户,大家都投这个车可能也不是很恰当。
媒体: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之后,是不是随着地位的提升,独立的研发以及研发升级计划有没有调整?
任总:应该说市场的扩大、东风日产规模的扩大,我们研发上所承担的责任也是要延伸的,所以在研发战略上面也在考虑。
媒体:我想问一下,今年可能很多市场,比如传统的中南部市场今年突然下滑,中心市场反而有比较大增长,就东风日产的市场来说,有哪些强势的变化呢?您可不可以总结一下。
任总:当然了有的地方更好一些、有的地方弱好一些,也有维持的,比如说东莞市场,可能对他们的冲击太大了,相对来说它的成长是很慢的。像华东,比如说江苏、山东这类的市场是成长非常好的,基本上是一个什么结构呢?我自己的感觉,因为现在分析都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下,并没有完全真实的反应这个地方的需求。因为供不上车,现在我们的配送系统要求是第一保持公平,就是让所有的专卖店都以公平、透明的分配到资源,绝不能说谁关系好谁多拿车。
但是我们考虑市占率,从去年开始市占率成为专卖店的第一考核指标了,市占率的变化虽然受到一些可变率的影响,但是东风日产是全面紧俏的。2002年是60%的增长速度,那个时候基本上是千人拥有量20台,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佛山等等这些沿海的城市,那个时候增长率很大。现在内陆省会城市就出现了这种特别旺的需求,需求最旺盛的是在这部分城市里面。
像武汉、郑州、长沙、这些形势也是比较好的,我们那里出现了有些地方还没有设一级店,只有二级网点,现在不够卖了就去压缩二级网点的量,所以这样看二三线城市确实是处在千人拥有量在2001、2002年时候的感觉。但是北京、上海成长,一个是北京市占率我们提升比较多,但是北京、上海总体来说增长也确实不错,也就是说千人拥有量到了100辆以后,再追赶日本、美国500、600、700辆的普及。大学毕业三五年,四个老人赞助一点就一定要买个车谈女朋友、结婚,所以这个就到了一个普及的阶段,所以说北京、上海市确实也增长不错。
深圳、东莞这类在第一轮增长的时候表现出众,虽然保有量已经很大,但是这边金融危机的影响更重一点,比北京、上海迟了一点。二三线城市的快速增长加上原来一线城市的叠加,再加上2001、2002年的轿车进入家庭的元年,现在用了6、7年的车怎么也得换了。而且东风日产二手车现在是行业第一,换购量也是在增长,换购潮、普及潮、二三线城市轿车进入家庭的快速增长,再加上年龄下探,对现在的增长有一个提升。
任总:去年就超了,去年东风日产市占率在广东是第一,我们内陆的目标是天籁成为第一,轩逸已经做到了,天籁打掉雅阁、凯美瑞。在东莞已经做到了,虽然市场不好,但是市占率还是在快速提升的。在广东,应该说生产量最大的企业是我们,市占率最高的企业是我们。广东还是有一些先发性的,过去像我们一个新车推出可能还不太好卖,像骐达,广东好卖的时候内地并不好卖,过个一两年广东的事情就会发生在内地,我们也是希望保持住这个先导性。
媒体:现在重庆的市占率在日系三大品牌里已经是第一了?
任总:现在很多城市,在三个日系品牌里,我们排第一,多数还是超过一丰,还没有超过一丰加广丰,超过广本,但是还没有超过广本加东本。
媒体:以前大家有一个印象,就是外资企业需要找两个合资厂才能做好,但是从东风日产我们看到找一个合资厂就能做到很强大。
任总:这要看大家把功夫用在市场、顾客,还是用在股东之间的博弈,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效率的平衡,就像管理一样,管理太细了会牺牲效率,因为你追求效率你可能又会出现一些管理上的风险、漏洞,要找平衡点。从效率上来说,肯定是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效率最高,但是一松手可能全部都打烂了。所以汽车投放的时候就在谈条件,这个我放给谁,加一点提成费怎么样。作为经销商也是一样,最好我什么都卖,联合大卖场我效率最高了,但是我肯定不愿意这样。一定要找一个平衡点,一旦做过了平衡点你的效率要损失,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经销商把我所有车都卖好,对比只卖一个车型的经销商来说,他可能卖得最好,但是我有10个车型的时候他可能挑最好卖的车型来卖。所以说经销商规模效益也要找平衡点。
从我的感觉来说,中国汽车厂家还没有大到现在要分几个品牌、分几个股东、分几个企业主体来做,美国市场一家就卖100万辆人家也没分,日本市场这么大也没分品牌,所以我们现在即使做到50万台、100万台,还是有一个体系方法的。
媒体:VQ发动机国产的事情定下来了吗?
任总:定下来了。
媒体:什么时候?
任总:今年,正在准备中。
媒体:排量是2.5还是3.5L?
任总:2.5L。
任总: 我们的发动机精细化程度做的很高,整车做到多大,发动机加上备件也一定会做到多大,整车厂在做加班延点,整车厂也在做加班延点。
媒体:听说5月份张广宁市长视察了东风日产,为了配合东风日产的战略目标,专门成立一个小组。另外可不可以跟我们讲一下东风日产的目标现在是否有所调整,还是说实现过程要加速了,另外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可能在产量上有一定的变化,这个怎么样保证品质一如既往的状态呢?
任总:张广宁市长5月份来东风日产听了我们的目标汇报以后,也很震撼,没想到我们会做到这样,所以也是表示要全面支持东风日产,包括看望加班职工、包括地铁到花都,为我们创造好的条件、好的环境,因为毕竟东风日产没让政府操什么心,每次来感觉也是非常好,所以就发了一些感叹,广州市没操心,所以要求市里面、区里面对东风日产的事情全力以赴。
从品质这块,这是东风日产一直的追求,因为我们的品质在日产是做到标杆的,在国内调查我们一直也是名列前茅。而且做工厂的有一个体会,就是多余的动作越好你的品质就越好,原来在东风做卡车的时候,产量一减少、节拍一放慢这个月的质量肯定问题多了,如果是很紧张的往下流的话,反而品质稳定性最高。现在我们的品质保证能力,起码在我这个角色我从来没有考虑质量上面节拍拉升、产能提升,对质量会造成任何的影响,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所以我也不会考虑这些,要考虑的就是怎么给工人补充体能,给他们增加能量。包括花都也是拉了一车猪、蛋、青菜什么的,让夜班的同事吃的好一点。
媒体:保持多少库存呢?
任总:没有库存,现在是零库存。
媒体:这个状态会持续多久?
任总:我们也不希望持续,因为持续的话就没有我们的表现机会了。
媒体:2.0发动机是全部国产吗?
任总:全国产。
任总:设计产能和工厂这边是40万台,天籁VQ发动机现在还是进口。
媒体:天籁在9000台的销量中,只有2500台的2.0L?
任总:不到2500台,80%以上销量都是2.5以上。
媒体:今年有出口计划吗?
任总:目前没有。(完)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