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汽车交通 > 汽车交通新闻

经营权不再终身 出租车改革触及利益格局

2013年04月19日12:45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白雪 刘伟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一项触及北京出租车行业利益格局的改革正在进行。

  北京市新近出台了《关于加强出租汽车管理提高运营服务水平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北京市交通委表示,还将于6月前出台八项细则,包括出租车经营权由无期改为6年有效、调整租价结构、推广电召等高效打车模式、规定准入和考核制度等,用以改变市民“打车难”的状况,改善出租车的服务水平。

  多名学者指出,出租车的经营权及其利益分配问题,是这个行业的核心。只有打破固化的利益分配格局,引入市场竞争,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出租车行业的一系列问题。

  关注这回北京市出台的“一揽子”政策,不难发现“新思路”:出租车经营权由无期改为有期、出租车企业逐渐改为“专营”、推广电召服务等。在北京市交通委新闻发言人李晓松看来,此次出租车改革触动的是“根上的问题”。

  而在长期关注出租车业的学者们看来,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新思路不仅引发了期待,也带来了新的考题。

  经营权不再“终身制”

  “打车难”的直接原因是运力相对不足。北京市交通委称,据测算,目前北京市的出租车处于“紧平衡”状态,为此,交通部门将适度增加出租车的投放。

  这一次的增加是有条件的:有活水“流入”,也牵动了“流出”机制。

  《意见》指出,新增车辆将实施特许经营制度,出租汽车增量投放将通过竞争方式择优配置给企业,采取特许经营方式,经营期与出租汽车报废年限一致。

  北京市交通委新闻发言人李晓松表示,本市出租汽车行业,一直就是经营权归政府所有,政府无偿向市场配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未经许可私下转让,更不允许有偿转让。但原来无偿配置时,对出租车的特许经营并没有明确期限,也就是说,企业取得了经营许可权后就可以一直拥有,导致一些企业对出租车以包代管,不对司机进行教育培训和管理,主体责任不明确。

  现在,无偿得到的长期运营权将要变成有期限的。在具体操作中,增量和存量会分别实施:新增的部分按无偿有期限来管理,期限按车辆的报废年限计算。在保护大气环境质量的前提下,新的出租车报废年限拟由过去的8年改为6年,新增出租车运营权也是6年;存量部分会逐步改为“有期”的,也就是说当现有的一批拥有长期运营权的车报废时,将更新一批新车新车带着的经营权随之变为6年。

  经营权是出租车公司的安身立命之本。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薛兆丰曾分解过出租车收入分配的要素:政府控制着经营权的发放,没有特许经营权想参与运营,就是违法,要受到制裁。因此,出租车运营收入的一部分就是特许经营权带来的收益。

  得到经营牌照的公司或个人拥有了经营权这一“生产资本”,只需将出租车包给司机,每月收取“份子钱”作为收益,司机付出劳动,交完“份子钱”,剩下的钱才归自己。

  一直以来,“份子钱”一直是司机心里的痛,而在增加出租车司机收入的路径选择上也一直有着涨价还是降“份子钱”的不同选择。而收取“份子钱”的主要依据就在于出租车公司手里的特许经营权。

  虽然政府发放经营权是无偿的,但在实际运营中附着在每一辆车上的经营权,也就是牌照,相当值钱。

  北京一家出租车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附着在一辆车上的经营权,大约价值为20万~30万元,远高于一辆出租车车辆的购价。“北京没有放开牌照买卖,这个价格是从企业并购中推算的。比如并购一家100辆车的企业,价格比企业拥有的车价和其他资产高出两三千万元,由此估算一辆车牌照的价格。”

  这还不是牌照的真实价格。传知行社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由晨立认为,由于出租车市场不开放,北京出租车牌照的估价远低于实际价格,“如果现在一个黑车司机捧着钱就可以买到牌照,其愿意付出的价格,才是牌照的真实价格。”

  在厦门温州等地,一个出租车牌照动辄超过百万元。

  这次北京市对出租车行业动的“刀子”,就碰到了这个行业的根本——经营权。原本固化的“铁饭碗”可能端得不那么轻松了:按照考核,服务质量高、经营状况好的企业将适当多获得经营权;对管理不善,投诉率高的企业,经营权可能被削减甚至收回。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秘书长王丽梅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任何行业都不应存在“终身制”的无限经营权,这让政府和社会的监督很难进行。让经营权流动起来,建立退出机制,有利于政府对企业的管理,也有助于提升行业服务水平。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王杨龙)
  • 分享到:
返回汽车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