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汽车评论 > 汽车评论 > 产业评论

产业成熟+媒体饱和:汽车媒体生态很脆弱

2013年05月27日09:46
来源:搜狐汽车 作者:朱伟华

  我很少参加厂商活动,这意味着我与汽车媒体圈的朋友普遍不熟,但最近因为运营“朱伟华后市场”微信公众号,熟悉了不少以前不熟悉的汽车媒体同行,在私下交流中学到不少东西。

  前几年我就注意到不少汽车媒体同行在忙着换“阵地”,比如从二三线城市换到一线城市,或者从报纸换到杂志,再或者从平面换到互联网,无论怎么换,日子都普遍越来越好。偶尔有个别创业的,坚持了几年都日子过得不错。

  但最近1年有些媒体同行换阵地的结果就稍显不同,比如我看到有同行换来换去最终没有合适的位置,不得不选择合伙创业。再比如有同行靠着一流的个人素质从媒体换去做厂商公关。个别选择创业的大多仍然围绕自己熟悉的新车产业,在我看来,这类创业项目成功的概率并不大。

  为什么早几年下海的汽车媒体人大多都能成功,而这一波下海的就压力山大呢?我的判断是:汽车产业的未来决定了汽车媒体的未来,决定了汽车媒体人的未来。早年新车销售利润暴增,汽车媒体人下海在新车媒体里创业属于顺势而为,但近两年新车销售利润见顶之后,再在新车媒体里创业则属于逆势而为。

  无论汽车、家电还是IT产品都遵循同样的科技产品的家庭普及S曲线,从创新期、增长期再到成熟期是有规律的。从汽车产业利润率的角度看,从创新到飞速增长期,利润率是攀升的,到了成熟期利润率会见顶,而到了稳定发展期,利润率会逐步降低直到这个产业被其他创新颠覆。

  美国从1912年到1928年,其汽车产业就已经经历了整个汽车产业从创新到成熟,从1928年至今,美国汽车产业基本没有太大变化,较低的利润率决定了这个产业容不下新的竞争者,偶尔出现一个Telsa改变不了美国汽车产业的大局。美国的汽车媒体同样如此,如果我们有时间机器,能回到100年前的美国,那个时候正是在美国创办新车类媒体的机会,弄份汽车类报纸就能发大财,但靠传播新车发财的机会到了1928年基本就到头了。从1928年至今,美国已经很难再找到仅仅靠传播新车产品新闻就能发财的单纯汽车媒体了。原因在于1928年的时候,美国汽车的家庭普及率已经是90%——当90%的家庭都有汽车的时候,你再弄个专门印刷汽车软文和广告的媒体简直就是找死。同样,在今天中国几乎人手一个手机的情况下,你再弄个专门刊登手机软文和广告的杂志,那同样是找死。从1928年之后,美国这么大一个国家也只有极少数几个专业的汽车杂志能存在,在互联网上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汽车网站能活下来。100年来,美国大量的汽车广告都投放在了各种其他媒体上,色情杂志流行则汽车广告蜂拥而上,互联网流行的时候,汽车广告同样蜂拥而上。

  中国的汽车普及滞后美国大约90年,但科技产品的普及规律不会改变,从2002年至今,中国新车销售已经从创新期、飞速增长期进入成熟期。但家庭普及率受限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资源问题,恐怕不大可能达到美国的普及率水平。未来中国的三四线城市会重现一二线城市曾经有过的汽车消费热潮,但汽车本身的利润率降低已经不可避免。至迟到明后年,新车销售利润将显著下滑,市场成熟期的各种痛苦将直观反映在汽车厂商的市场营销预算上。虽然我们的家庭普及率还没有达到美国水平,按照规律看消费者仍有汽车科普的需求,但市场竞争过度导致的低利润率已经无法支撑这类媒体的生存。这意味着以新车广告为诉求的各类专门刊登产品软文和广告的汽车媒体将在未来2、3年遇到生存危机。那些能够为厂商获取销售线索的汽车媒体可能尚有活下去的可能,但利润率下滑也不可避免,优秀人才不会再投身汽车媒体。从2015年开始,中国汽车产业将进入振荡期,多次市场洗牌之后,通用、大众、丰田、本田、日产和现代等6大外资品牌占据半壁江山的现状恐怕不会改变,如果政府坚决不再支持外资扩大产能,那么奇瑞、一汽、长安、吉利、比亚迪、长城等6大自主品牌可能会逐步占据另外半壁江山。一旦市场份额稳定,厂商在品牌上的广告投放将滑落到谷底。至迟到2020年之后,单纯以新车产品软文和广告为内容的媒体将所剩无几,考虑到目前有数万人从事这个行当,2020年前没法退休的多数新车产经报道的媒体人得提前想好转行的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这只是新车类媒体的悲观未来,未来几年二手车、售后服务等产业将进入高速增长期,但这类产业的品牌传播需求有限,远远养不起今天这么多的新车媒体人。如果我们看看今天的欧洲和美国汽车媒体圈,我们不难发现那里主要是40岁以上的媒体人在干苦逼的撰稿和传播工作。最近我参加阿克苏诺贝尔与迈凯轮的战略合作全球发布会,整个亚洲就邀请了我一位媒体记者,整个美国也只邀请了一位记者。即使在欧洲本土,每个国家也只邀请一位媒体记者。虽然我已经36岁,在国内汽车媒体圈已经不年轻,但在那个发布会上,我几乎是最年轻的与会记者!我相信那些屡次去参加法兰克福、日内瓦、底特律车展的媒体同行,应该可以看到国外的媒体同行数量偏少,年龄偏大的问题。中国的确在很多方面比较特殊,但那仅仅是时间滞后的问题,很快我们就会遭遇欧美同行当年曾经遭遇过的问题。

  事实上,我们根本无需看美国欧洲的汽车媒体同行,观察IT媒体圈就能发现这个规律。2002年汽车媒体开始发现机遇的时候,刚刚遭遇互联网泡沫的IT媒体圈里就有人机智地跳槽到汽车圈,那些没有跳的IT媒体人现在就在苦苦挣扎。前段时间互联网媒体人程苓峰靠自媒体半年赚了50万被当作励志故事传播,这放在汽车圈里恐怕只是一个笑话,但这就是IT和互联网媒体圈的现状——但他们曾经也辉煌过的。那些当年幸运地跳槽到汽车圈的前IT媒体人,在享受了10年的美好时光之后,汽车圈再次面临产业成熟和媒体饱和的问题,这是产业规律使然,没有谁能左右这个规律。作为身在其中的媒体和媒体人,识时务者为俊杰,循着产业规律去规划媒体和个人职业生涯,这是专业人士应有的素质——与2020年退不了休的同仁共勉!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杜纪栋)
  • 分享到:
返回汽车首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