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汽车评论 > 汽车评论 > 产业评论

政府公车采购乏力 中国品牌自救解困受阻

2013年07月19日09:58
来源:人民网 作者:魏倩

  尽管工信部最新的公务车采购政策(意见稿)全面倾向于中国品牌(今年起自主品牌改用此名),却未能帮助其市场实质性好转。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速恢复至10%以上,但是中国品牌的市场占有率环比和同比却持续下降。不仅如此,在销量排名前十轿车品牌中,无一中国品牌。

  中汽协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6月底,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356.67万辆,同比增长13.19%,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16%,占有率较上年同期下降0.23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在2012年公务车采购的政策东风下,调整战略企图自救的部分本土车企还没有完全走出近两年市场困境。同时,几大国有汽车集团的中国品牌销量一直增长乏力,未有大突破。

  “中国品牌汽车被边缘化”

  2013年迄今,中国品牌乘用车结束了上年销量下降的趋势,但市场份额仍有略微下降。从2010年开始,受城市限购政策、合资外资品牌车价格下沉等影响,中国品牌汽车的销量和市场份额双双下滑,包括几大国有汽车集团的中国品牌。

  比如,2011年上汽乘用车自主品牌就受到较大冲击,销量仅为16.2万辆,同比仅增1%。当年,在中汽协统计的前十名轿车品牌销量排行榜中,也仅剩下一汽夏利

  2012年这一糟糕情形依然持续。全国乘用车联席会副秘书 长崔东树向记者透露,在2012年汽车零售市场,一汽、上汽、东风广汽、北汽等国有大集团的核心自主品牌“集团军”市场份额仅为7.8%,而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等合资品牌市场份额达到28.30%,前者还不到后者的1/3。

  至今,中国品牌汽车仍在未走出低迷的状态,昔日最大的本土车企奇瑞汽车5月份销量同比大降38.94%。

  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认为,“在一线城市中,中国品牌汽车被边缘化,这是造成近两年中国品牌市场占有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北上广三个城市限购政策实施后,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降幅接近50%。

[1] [2] [下一页]

文本导航

  • 第1页:中国品牌汽车被边缘化
(责任编辑:张婷婷)
  • 分享到:
返回汽车首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