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汽车评论 > 汽车评论 > 产业评论

评论:"O"牌下课 仅是消除公车特权第一步

2013年07月28日10:18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李斌

  新华网南宁7月27日电(记者 李斌)广西党政机关公务用车使用了数年之久的“桂O”车牌将正式“下课”。这一“小动作’,蕴含着接地气、转作风、顺民意的“硬道理”,对于消除公车特权、密切联系群众确有益处。但与此同时,特权车牌根本问题在特权,特权应消除,且监督不能遁形。

  众所周知,多地存在的“O”牌车长久以来被认为是某种特权的象征,也确享有某些便利甚至礼遇。但随着智能手机摄影摄像功能日益强大,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O”牌这样“穿官衣”的公车也日益便于公众监督。

  梳理今年以来网络曝光的“公车私用”事件不难发现,基本都是外部特征明显的公车容易被曝光,如喷涂了字样的军车、警车、执法车等。但数量更为庞大的公车由于外部标识不明显,难以被公众识别。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随手拍”已经普及,公众监督手段日益增多,在这种情况下“O”牌换民用牌也难逃躲避监督质疑。

  长久以来,很多公车由于标识不明显,私用现象群众无从监督。今年初,北京一位小学生提出给公车上红牌便于接受监督的建议,在微博上被人们一次一次推介和转发,赢得了网民的支持。

  “O”牌下课,仅走出了消除公车特权第一步。换民用牌之后,公车不应“潜伏”,而应阳光下运行、创造条件让公众监督。将公车喷上明显标识,同时鼓励公众通过“随手拍”等形式进行监督,就是把公车特权关进笼子的方式之一。

(责任编辑:蒋洪林)
  • 分享到:
返回汽车首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