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差比较多,发现各地都在办沙龙和论坛,媒体人投身这个事情的很多,很多都是在当雷锋,不求名不求利,只图有人气,在整个行业处于困惑期的是时候媒体人成为行业的连接节点,这是产业的幸事。过去一年我围绕汽车后市场写过很多文章,最近几个月发生的事情基本都在我预测的范围内,我始终认为论坛沙龙讨论过度会误正事儿,抬头看清方向抓紧时间埋头干活是关键,只要秉承精益创业的思路,用最小模型法完成试点,然后找到风投加速复制才是创业的正途。
我在此前的文章说了我最近在思考汽车信息服务的事情,关于什么是汽车信息服务,我在此前汽车工业协会的工作会议上提出这样一个定义:汽车信息服务是围绕汽车和消费者这两个全生命周期,以移动通讯、互联网、北斗、车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汽车售前、售中尤其是售后及车主生活场景的、线上线下贯通的信息消费生态,围绕这一生态系统构建所需的专业服务都是汽车信息服务提供商的业务范围。当前阶段要构建汽车信息服务,突破口是构建开放统一的汽车信息服务基础平台。如果有了一个汽车人群的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入口,目前困扰汽车后市场O2O的需求和服务供给的问题,困扰二手车的车辆生命周期档案的问题,智能交通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我知道各位也看得出这项基础工作很重要,重要到各位会认为不可能构建出这样一个基础平台。我这里也卖个关子,我们先不要考虑如何构建,而主要设想构建出来这个平台后能有什么好处,我们权且把汽车信息服务叫“中国汽车梦”!
为什么构建出中国汽车信息服务基础平台就能实现中国汽车梦呢?这是因为我不相信按照目前自主汽车研发的路径可以实现汽车强国梦,技术是买人家的,品牌是买人家的,连市场运作模式都是拷贝人家的,你除了有市场和消费人群,你除了卖便宜货,你还有什么优势呢?但且慢,你真的拥有市场和消费人群吗?作为本土企业,你能让本土的主流媒体替自主品牌站台鼓与呼吗?你能在市场营销模式上超越跨国品牌实现产品和服务的电商化运营吗“?你能比跨国品牌更懂本土消费者的需求吗?目前看,答案都是否定的,作为自主品牌,你的市场营销预算只是跨国品牌的零头,这意味着靠广告生存的本土主流媒体不会替你说话,外国媒体更只懂落井下石的道理。你没钱给BAT,你没钱做消费者调研,空有互联网思维也救不了你。所以我的结论是,作为本土车企,如果没有政府帮你一把,本土市场和消费者也不是你的,你不懂本土需求,只是比跨国品牌更残忍地剥削廉价劳动力,更奢侈地浪费本土资源卖便宜而已。
政府该怎么帮助自主车企做强做大,扭转对跨国车企的话语权劣势呢?答案只有一个——聚合本土企业优势,构建汽车信息服务基础平台,靠这个平台掌握本土市场和消费者。借鉴互联网的模式颠覆现实世界的品牌排名,这是自主品牌能够靠借助本土市场翻身的唯一机会,失去这个机会,我们的汽车工业也就只是跨国品牌的殖民地而已,大家在这个产业里赚点小钱就好,别在做什么中国汽车梦了。
如何构建汽车信息服务基础平台呢?我只能笼统地说,我们需要在支付和信息两个纬度上实现突破,这两个纬度是跨国品牌的唯一短板,有很高的政策门槛。从这两个纬度出发,开放平台给车媒以完成导购,开放平台给电商以完成产品和服务购买,依托位置信息服务实现线下交付产品和服务。这样一个生态系统才能解决目前汽车产业向互联网过渡的碎片化问题。
目前国内没有哪个企业拥有上述所有资源,所以必须政府出手聚合优势资源,支持本土企业完成汽车信息服务基础平台的构建。有了这个平台,我们才有可能借助政府鼓励信息消费的大趋势,解放半死不活的车联网,激活智能交通,这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节点,值得整个产业深入思考,共襄盛举!
(这里是朱伟华关于汽车信息服务、车联网、后市场、电商和媒体的观察与思考,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搜索”朱伟华“均可关注我)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