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评论 > 汽车评论 > 搜狐点评

2014年一季度产能分析 市场竞争相对温和

2014年04月28日09:11
来源:搜狐新闻客户端自媒体 作者:崔东树

141季度是狭义乘用车产能释放较少的时期,根据我们乘联会的跟踪:1季度的狭义乘用车总体产能增长50万台,较134季度的产能增幅是2%。这也是13年产能释放较多,14年的产能释放进入平稳期的结果。而141季度的车市增长也是较好的,增速基本符合13%的前期乘联会预测,市场竞争处于相对温和状态,企业利润也保持较好水平。尤其是合资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仍保持在11%的高位水平,这也是很好的事情。

一、产能推进情况

年度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产能

1134

1351

1665.5

1882.1

2368

2418

增量

124

217

315

217

486

50

增幅

12%

19%

23%

13%

26%

2%

141季度的产能增长50万台,相对于13年的产能增长486万台是较少的,预计14年的产能增长主要体现在年末的投产,14年前期的产能释放较少。

从近几年的产能释放看,2011年和2013年的产能投放较多,但13年的产能投放的利用率不高,因此市场压力不大。而2009年和2010年的产能投放较少导致近两年的产能投放有些仍是弥补前期产能不足的缺口,市场的竞争压力并不像产能释放速度一样的大。

 

二、产能利用情况

 国别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76%

82%

98%

82%

68%

74%

72%

73%

98%

118%

113%

102%

95%

111%

法意

52%

79%

114%

77%

86%

64%

77%

56%

104%

101%

114%

101%

119%

104%

76%

101%

142%

141%

126%

112%

120%

总计

56%

74%

84%

74%

70%

66%

68%

 

20141季度的行业产能利用率在68%,相对2013年的66%稍有提升,这也是合资企业的产能利用率较好的结果。同时1季度是需求旺季的生产量较大的时期,因此产能利用率一般会高于3季度的的夏季休整期。但目前的产能利用率也是逐步2010年从高峰期的84%下降到201366%,体现结构性产能过剩现象是存在的。这里没有列出自主品牌的产能,主要是自主品牌的企业走势分化较大,部分销量下滑的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严重偏低,因此拉低自主的总体产能利用率。

合资企业的产能利用率较高的是美系和德系,以及韩系。这也是这些车系的产品投放较多,产品符合市场升级需求带来的产销两旺局面。其中的德系虽然有新工厂投产,但141季度的产能利用率仍能到111%,也是很不错的。而美系的产能利用率达到120%,这也是福特等的主力车型旺销和产能不足带来的产能利用率过高的而结果。韩系的产能利用率也是很高的,这也是北京现代投放新品较多带来的销量提升,虽然有新共产投产但影响产能利用率不大。

日系的产能利用率较低,今年也没有明显恢复。这主要是日系投产的车型脱离主流市场需求,导致A级车市场的增长不足,因此今年的北京车展的广丰推出雷凌等A级车,这是提升产能利用的好办法。但其他日系企业的觉醒仍较慢,日系车企的外方还是无法理解中国畸形车市的特色,市场就是对的,日本人总是想讲世界道理,吃亏很大。

法系的产能利用率低,这主要是长安新的合资企业的投产时间短,产品线单一,影响PSA 的产能利用率。而神龙的产能利用率是很高的,今年1季度已经达到107%,市场份额增长也很好。

 

三、新产能投放情况

3.1 DYK三工厂投产

1月东风悦达起亚第三工厂首台量产车已投入生产。第三工厂采用国际先进的汽车制造设备和技术,以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及发动机车间组成全自动生产线,是集高效、环保、节能于一身的现代化汽车制造工厂。工厂按“一次规划,分步建设”的原则,逐步达产增效。联合一二工厂,东风悦达起亚已经具备80万台年生产能力,并将于今后几年逐步扩产至100万台。逐步进入中国乘用车行业前六强。

3.2、北汽制造转移

20131226日,坐落于沧州的北汽集团黄骅产业基地项目一期工程宣告竣工,产能20万辆;到2015年二期建设完成后,该基地年生产能力达40万辆。由于受到北京市的土地、资源等条件限制,北汽集团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布局将其产业基地向周边的河北转移。

 

四、未来新厂的产能动态

4.1、神龙第四工厂或落户成都

接近神龙公司的人士向记者透露,神龙公司第四工厂已被提上日程,目前正在选址阶段,新工厂有望落户成都。  “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未来或将有更大的产能需求,因此第四工厂也开始提前谋划。西部市场近年来增长较快,未来在成都建厂的可能性较大。

 

4.2JEEP的新工厂敲定

今年下半年,Jeep品牌的广州工厂将在广汽乘用车厂区内奠基,预计于2016年左右投产。在该工厂建成之前,Jeep或仍将在广汽菲亚特长沙工厂先行投产。广汽集团争取Jeep国产落户广汽乘用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这一项目能够反哺广汽集团传祺品牌的发展。

4.3、广汽本田第三工厂扩充项目启动。

20135月正式动工的第三工厂及发动机工厂,目前按计划顺利推进,将于2015年建成投产,首期产能12万辆。同时,为满足新车型的陆续导入及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第三工厂及发动机工厂已正式启动24万能扩充,将于2016年建成年产24万辆规模的整车生产线及发动机生产线。

 

4.4北京现代第四工厂落户不明

37日,北京现代第四工厂规划图曝先,其地址或将落户武汉。此前北京现代方面表示过会在中西部建设第四工厂,但当时多个城市的地方政府都开出了不错的优惠条件,因此北现高层仍在做最后的博弈。

325日消息,现代汽车将在中国重庆共建在华第四工厂,现代董事长郑梦九将于326日签署早期备忘录。据知情人士透露,现代在华第四工厂投资额大约为1万亿韩元,约合9.2648亿美元,最早2016年上半年开始投产,年产能有望达到300,000辆。

 

4.5.  一汽-大众官方否认武汉建厂。

212日,来自武汉新洲双柳镇的消息称,一汽大众将在武汉建立自己的第五个工厂,占地约5000亩,年产能将达60万辆。

219日消息,日前,一汽-大众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称:“一汽-大众目前没有跟武汉签订过任何建厂方面的协议,目前也没有做出在武汉建厂的决定。”

 

4.6、长城扩建“保定汽车城” 目标产能150万。

根据长城汽车规划,长城汽车将在保定打造一个以汽车产业为特色,整车及零部件产业一体的国际化汽车城。未来汽车城将分为南北两大区块,南区是以研发为主的人才聚集基地。北区以目前的徐水大王店工业区为中心,新建一个以整车及零部件、配套服务一体的基地。

    长城汽车工厂主要位于保定和天津两地,之所以选择保定建设汽车新城,除了保定政府给予的鼓励和支持,还有一个原因是长城位于保定汽车配套产业已初具规模。长城保定工厂(含皮卡、SUV、轿车三大工厂)拥有40万产能。去年年底,长城位于保定的徐水工厂正式投产,一期年产能20万辆,而该工厂的最终产能规划为50万辆,主要生产H8H7等高端车型。除了整车生产基地,长城汽车还将投资400多亿元建设汽车配件园和可容纳10万人的综合服务配套城。

 

4.7、吉利V项目基地或将成为沃尔沃三厂。

该项目是将吉利原本位于台州市路桥区、生产金刚车型的老厂,搬迁至台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滨海新区。吉利内部知情人士透露:台州新基地计划生产一款豪华车平台,而其便是吉利与沃尔沃共享的全新CMA小型车模块化平台。该平台具备生产沃尔沃紧凑级及以下产品的功能,未来沃尔沃推出的XC40等入门级车型均将基于此平台打造。此外,据透露,浙江豪情汽车有限公司整体迁建项目完成签约,年产20万辆整车的沃尔沃汽车项目已正式签约落户集聚区。由此不难看出,新生产基地或将成为全国第三个可生产沃尔沃整车的工厂。。 新工厂将生产基于CMA平台技术所打造的车型,可以看出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生产沃尔沃旗下采用全新平台所开发的车型,也使得台州基地成为了全国第三个可实现沃尔沃整车生产的工厂。

 

总体看,未来狭义乘用车的产能扩张仍是以合资企业为主,这也是合资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偏高,加之SUV等热点市场需要新品投放,产能不足问题也就更为突出。因此合资主流企业普遍开始四工厂的建设,实现目标百万以上的产能配置。而自主品牌的强势企业也是加速产能的扩张,长城和长安等企业都有持续的产能提升规划。

而随着大城市的膨胀过快,乘用车企业的产能扩张已经出现外迁的迹象,北汽的做法是配合国家的京津冀城市群规划实现产能梯度配置。而广州和武汉仍是强化整车厂的投产拉动GDP,围绕这些合资大车企的新工厂的布局,武汉、成都、重庆、广州等地方政府仍在奋力争取,车企也是备受压力和诱惑。


(来源:崔东树)
(责任编辑:黄远萍)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搜狐汽车 | 新车 | 导购 | 试驾 | 行情 | 车型大全 | 产品库 | 经销商 | 二手车 | 车型对比 | 汽车广播 | 手机客户端 | 汽车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