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营销
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调查数据中,有一个提及率不算是最高,却始终无法忽略的关键词——区域营销。对于经销商集团来说,区域营销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词汇,但它却是许多经销商集团的重要营销策略,它也在影响和不断改变着经销商集团的盈利模式。
从外部大环境来分析,随着限牌限购政策的扩展,部分重要的一线城市的购买力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而在内地车市近年来的发展中,许多一二线城市的汽车市场也逐渐达到了一个顶峰,增长速度和扩展空间都进入了平缓上升的状态。相反的二三级城市批量的崛起,却为汽车流通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以中心城市为基点,向周边二三级、甚至是四五级车市的扩张是很多经销商集团采取的首要营销策略。二三级车市购买力的快速增长和消费热情在拉动区域营销的同时,同时也将买方主体和卖方主体之外的第三方——媒体带入了区域化的布局之中。无论是全国性的主流媒体还是地方媒体,都在不断尝试联合经销商的合作营销,这样的组合形式相比于单一的商家售卖模式,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更具备权威性和吸引力。
转型升级
对于每一个经销商集团来说,转型升级也是企业发展发展周期中必经的一个阶段。转型升级同时也是一个复合词,它既包括经营策略的改变、盈利模式的升级,同时也可能意味着服务对象的扩张和服务内容的升级。
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调查数据中,"转型升级"这个关键词可以说是与"改革创新"相伴相生的,也是不断扩张发展中的经销商集团必将面临的选择之一。无论是政策的改变、外部消费环境的扩展、买方需求的提高还是企业自身的扩张,都在不断催促着经销商集团做出改变。
后市场服务
所谓汽车后市场指的就是从车辆销售以后,一直到车辆报废期间,围绕汽车使用过程中涉及的一系列环节。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调查数据中,相对于以上几个关键词,汽车后市场服务是一个更加具象也更加明确的词。对于经销商集团来说,对于汽车后市场服务的关注和投入更多的是体现在一线及二线汽车市场中——正如我们之前所分析的,随着中心城市车市的平缓上升,新车销售所带来的利润逐渐减少,经销商的盈利模式开始向二手车置换、车辆售后维修保养等服务转移,而这也是汽车后市场崛起的重要原因。
随着我国汽车流通行业的逐渐扩张和完善,在汽车产品的生命周期中,市场对于售卖之外的每一个环节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后市场服务需要增强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另一个不可忽略的推动因素则是消费者——随着汽车消费者数量和质量的提高,相比以往消费者们对于后市场服务也有了更高的标准和更明确的需求,这是经销商向后市场方向转移的重要动力。
互联网思维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扩张,互联网思维与传统汽车流通行业的结合也日益受到经销商集团的重视。从营销的角度来讲,商家通过网络来实现口碑宣传和车辆售卖的比例不断增加,经销商集团在互联网方面的投入也逐年递增,基于网络衍生出来的营销手段也层出不穷。
2013年不得不提及的一个词就是"汽车电商"——对于经销商集团来说,"汽车电商"是一个极富吸引力却又充满争议的词。随着几大主流汽车媒体试水汽车电商,汽车网络营销的大幕似乎已经拉开。毫无疑问,互联网之于汽车营销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但受限于汽车商品的特殊性,网络在汽车营销中扮演的角色似乎还停留在"男二号"的阶段——买卖双方和媒体都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口碑宣传和到店转化的目标,但要真正达成交易,还是离不开从线上到线下的过渡。
在汽车流通行业中,互联网除了扮演推波助澜的角色还在通过另一种形式将汽车产业拉进网络本身,车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就是明显的实例。所谓车联网就是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交互标准,从而实现汽车实现网络化、电子化和智能化的一种交互手段。目前包括福特、宝马、福特、日产、上汽、通用在内的各大汽车厂商也都拥有自己的交互体系。
车联网为汽车这一纯粹的交通工具赋予了智能化、科技化的属性,同时也将汽车商品、驾驶者和外部环境紧密的结合起来。虽然车联网目前的发展更多的体现在厂商层面,但无疑它背后所蕴含的商机和巨大发展潜力也将引起经销商集团的重视。
微增长
最后,如果要我们简单评价2013车市发展情况,最常用到的一个词便是"微增长"。在中国汽车流通行业的调查中,不少经销商集团也都用到了诸如"微增长、持续增长、理性增长"等词汇。的确,在国内汽车市场由新兴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中,要一直激进的增长率本身并不实际。
微增长时代的来临在缓解车市盲目扩张的同时,也能够让车商们更好的看清行业形势——换句话说,微增长状态是汽车流通市场的拐点。也正是在此拐点下,经销商集团面临着市场转型、创新改革、限牌限购、转战后市场等一系列的挑战和改变。
文章调查数据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