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评论 > 汽车评论 > 搜狐点评

崔东树:新能源车免除购置税 政策出早了

2014年07月11日09:36
来源:搜狐新闻客户端自媒体 作者:崔东树

  近日看到国家对新能源车免购置税的政策: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底,对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包括进口)的纯电动以及符合条件的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公布车型目录。让更多人选择绿色出行,为可持续发展增添能量。这是很好的事情。

  1、 补贴的意义很大

  此次新能源车免除购置税是很大的利好,国产的电动车一般在20多万元,免除购置税后就能省下2万元左右,这是很大的税收优惠。而新能源的电动大巴有些达到近200万元,购置税的优惠力度也是很大的。而税收是很好的调节消费购买行为的措施,理论上应该是很容易实现刺激消费购买,拉动新技术产业发展的。

  2、政策出早了

  我感觉这是很好的政策,但似乎有点早了。因私人用户对新能源车的政策利益敏感,而单位购车用户对购置税的优惠敏感度不高。目前的新能源车应该是改善基础的准入环境,把前期的政策落实好可能更重要,政策利好应该循序渐进。

  3、京沪是近期新能源车的主要市场

  目前私人用户购买新能源车的还是比较少的,尤其是除了北京上海之外的购买数量是较少的。目前的新能源车爆发点在于北京上海的限购城市的销量最大化,这些城市因为常规能源车的摇号太难了,摇号折合上海的带牌二手车价格也是在10万元左右。北京是摇号特别难逼迫的买电动车。在北京上海新能源车的地方补贴和牌照价格合计在20万元左右,这已经是超级有诱惑力了。2万元的购置税减免仅是锦上添花。

  而其他城市购买符合标准的电动车等仍是较少的,且如果北京上海完善这样的政策,主要资源也会首先满足北京上海的需要,而这个需求的释放的数量是很大的,北京新能源车从最初的每年2万个逐渐增加到每年6万个。上海也会有这样的数量潜力。

  4、购置新能源车仍是受制于配套设施

  北京上海的购买新能源车的数量主要受制于购买的便利性问题,也就是能否有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很多小区就是不给安装充电桩,居民无法购买。这样的难题只是有些政策性的推动措施,尚未真正解决,因此必须要补齐短板,也就是让想买车的客户能大部分实现购买新能源车和使用新能源车的愿望。

  5、补贴要花在关键地方

  北京上海两地的新能源车就能有4万台,是目前新能源小客车产量的近5倍。也就是新能源车的生产要暴增几倍才能满足京沪的需求。这样算起来的京沪的新能源车免税金额就是近10亿元。目前看北京上海这样的主力城市中,这样的免税钱不用花就能实现销量目标,现有的政策优惠达到每台20万元,已经足够了。

  而大客车等城市公共服务用车本身就是政府补贴推动的,多花购置税也不是影响购买的关键影响因素,毕竟换购新能源公交车是地方政府的政绩体现,没有优惠政策也会实现的。

  6、新能源车刺激政策是分层推动的

  新能源车购买是分层启动的。14-15年的新能源车主要是满足限购城市的新能源车的被挤压需求。现有主力车型满足其他城市的需求的能力不足。

  而15年下半年等到京沪等购买相对饱和的情况下,推动省会城市等的购买就是迫切课题,那时需要有效的政策推动,购置税减免政策应该在那时推出。

  总之,我感觉新能源车的政策最好循序推出,现有政策效力充分挖掘后再推出新政策较合理,新能源车的免税政策似乎早了。这样的预测结论很容易观察,看今明两年的新能源车的而销售流向就能看到结论是否合理。

(责任编辑:翟赫)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搜狐汽车 | 新车 | 导购 | 试驾 | 行情 | 车型大全 | 产品库 | 经销商 | 二手车 | 车型对比 | 汽车广播 | 手机客户端 | 汽车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