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反垄断事件都是以经销商为处罚焦点,这不是反垄断政策的跑偏,而是在目前的价格反垄断实际执行中的政策必然特征,反垄断最终影响的是厂家的利益,但经销商的表现最为突出。
目前发改委主要是管价格垄断,而工商总局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商务部是涉及企业并购的反垄断。随着经销商总体的暴利趋于低利润化,价格垄断问题容易突出,而整车厂家滥用强势支配地位的行为是涉及厂家分享经销商的暴利,没有了暴利,现在的厂家滥用强势地位的行为不用管就会减少。因此近期和长期的反垄断都是针对经销商流通领域的反垄断。
1、 反垄断主要是为消费者利益
反垄断主要是涉及侵害消费者的利益,而消费者购车和保养过程中主要是与经销商发生直接的价格交易行为,因此经销商的行为是反垄断的关注焦点。此次的宝马部分净销售被处罚是涉及PDI检查的收费。这块费用一般是厂家支付给经销商,让经销商接到商品车后进行售前检查,确保消费满意度。找消费者收检查费肯定也是不合理的。但厂家也应该考虑是否支付给经销商这笔费用,确保经销山做售前检查不是白忙活。
2、 反垄断涉及利益冲突
此次湖北奥迪经销商的反垄断处罚是涉及地方利益集团的冲突。垄断的地方保险集团强制保险垄断,新车上牌的保险是保险公司与车管所分配,不是消费者自愿选择。
武汉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实行“新车共保”城市,当地保险公司和保险协会比较强势,这一价格标准由保险公司制定。所谓“新车共保”,就是消费者购买新车后,统一到新车保险服务中心办理有关汽车保险手续,新车保险服务中心与车管所上牌办证服务厅设在一起,由共保中心按照自行划分的额度,为消费者分配需要投保的保险公司,消费者选择权有限。
而地方政府保护当地的保险机构,形成政府的执法者保护一方垄断者,对另一方弱势群体进行打压。这样的反垄断远偏离了但垄断的初衷,成为保险机构欺压消费利益,并打击弱势团体的帮凶。
10年的丰田杭州经销商的反不正当竞争也是类似的特征。2008年8月开始,杭州丰田品牌汽车经销商的汽车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优先向丰田金融推荐汽车贷款业务,而丰田金融则向上述三家经销商以“手续费”或“服务费”等名义给付财物,从而获得消费贷款业务。
据处罚的描述当时丰田金融的汽车消费一年期贷款利息高达10%%~13%%,而四大国有银行的同类贷款利息不到7%%。按一辆中档汽车15万元购车款,首付5万、一年期贷款10万元计,消费者向四大国有银行贷款仅需支付7000元左右的利息,而从丰田金融贷款则需支付10000元至13000元利息。利息的4.5%%,丰田金融则作为好处费返还给4S店。因此
现在反过来看这样的反垄断案件感到可笑。现在大家都知道国有银行的7%贷款利息是给中间商的,中间无数人吃回扣,到消费者也是10%以上的利息,这美其名曰金融创新。
而丰田给经销商返利算是仁义的,现在银行不给返利,江浙的贷款也都是超高的,因此形成江浙的小企业倒闭严重。这样的反垄断是片面的反垄断,属于针对弱势群体的处罚,强势的银行等灰色领域谁敢处罚?
3、 反垄断的厂家也是很有压力
反垄断是涉及经销商的利益,而经销商的盈利水平是厂家关注的,保持经销商的合理利益区间是厂家责任。
而当经销商利益过于丰厚时,厂家自然也想分享一些利益。我们的经销商体系在10年内从无到有,资产价值有5-10万亿,净资产也应该有3万亿,这3万亿的净资产在10年内创造,如何能如此快的形成如此多的大经销商集团?其中的暴利是不用质疑的。过去是2年回本建店投资,后来到4-5年,现在可能要6-7年才能回收建店投资。前几年的经销商暴利是明摆着的。否者厂家要求经销商支付很多成本和费用必然引起经销商的反抗,但前期都是经销商蜂拥枪店,总利益太大,因此经销商认头厂家分享部分利益。
但现在的卖车利润低了,经销商和厂家的地位也是逐步平等了。当年的经销商部分损害消费者利益的限制价格、限制区域窜货等垄断联盟行为也是受到法律规范化的冲击。
而厂家面对经销商的盈利压力必然要确保经销商的盈利。否则经销商不干了,厂家必然要让利保护经销商的利益。
而厂家滥用强势支配地位的问题随着经销商不好过了,厂家必然要把更多利益让给经销商。
因此未来的反垄断核心还是价格垄断等损害消费者利益行为。而汽车流通领域的各利益主体的垄断争夺也是导致弱势的经销商较被动的受罚。整车厂家的垄断行为已经随着经销商盈利弱化而大幅减少。反垄断的长期任务还是流通领域的经销商垄断问题。目前的国家反垄断方向是正确的。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