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搜狐汽车 翟赫]冷酷的数字面前,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究竟是生存还是灭亡,这的确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中汽协数据,今年前8个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521.89万辆和1501.73万辆,同比增长8.61%和7.67%,其中乘用车产销1266.18万辆和1245.95万辆,同比增长11.55%和10.7%。但在如此大环境下,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持续下滑的趋势却依然没有任何改观。
数据显示,今年8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54.41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7.13%,比上年同期下降0.99%。其中,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17.79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19.53%,比上年同期下降5.55%。
由此延伸,两组数据值得注意:一、自去年9月份以来,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已经连续12个月出现下滑,其中自主品牌轿车市场份额甚至在7月份创下了近5年的最低值,仅占轿车销售总量的17.65%;二、今年1-8月自主品牌乘用车累计实现销量374.04万辆,同比增长9.6%,但增幅远低于乘用车整体的13.9%。其轿车整体销量更是难及大众汽车一家公司在华的销量总和。
近20家车企,百余款车型,整体销量却难及一家外资车企?残酷的车市现状折射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对于自主品牌车企来说,在市场份额12连降的背后,其所面临的一系列难题或许也将步步逼迫它们滑向深渊,甚至是濒临灭亡的绝境。
自身发展的掣肘、合资车企的打压、消费群体的排斥,这是摆在自主品牌面前最为现实,也是最需要面对的困局。尽管业内人士一再呼吁,发展自主品牌是我国建设汽车强国的核心,并强调汽车产业政策顶层设计的重要性,但当“骨感”的理想照入现实,“精彩”的梦想如同虚幻之时,自主品牌唯有确保生存无虞,方可谈及未来的期盼与希望。
很多人说,自主品牌急不得,必须要耐得住寂寞,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但是,站在不盲目追求扩张、不盲目追求销量的对立面,面对产品价格越来越低、扩张速度越来越快的合资品牌,一心期待实现“弯道超车”的自主品牌还剩“几口气”可以喘,这却是它们不得不去考虑的问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表示:自主品牌想要摆脱如今市场下滑的阴霾,可能要熬到一些自主品牌死掉为止。如果市场上同时存在这么多数量的自主品牌,那么自主品牌不会真正走出困境。只有加强市场竞争,经过痛苦的凤凰浴火,自主品牌才能够完成涅槃重生。
与其观点相近的还包括汽车行业资深专家张志勇。在他看来,这是自主品牌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也是必然结果。政府要放手,让一部分品牌死掉。没有这个过程,自主品牌不可能发展起来。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放慢脚步,修炼内功”,这是自主车企美好的愿望,但并不符合现今中国汽车市场的客观发展规律。要想继续活下去,那么自主车企就必须迅速地提升自身竞争力,并从研发、生产、经营等环节下功夫,继续完善产品质量。而不是一味地向政府要政策,要补贴,以期完成并无实际意义的“战略目标”。
正所谓不破不立,如今的自主品牌是时候需要一场变革了。中国汽车行业也到了该洗牌的时候。作为昔日的汽车行业管理者,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张小虞就理性地表示,如果一个产业的发展只能长期依靠政府的政策扶持,那么这个产业显然是没有生命力的,如今的自主品牌恰恰就面临着这样的困局。
搜狐汽车首席评论员贾新光分析说,自主品牌总结起来无非是内忧外患,但细说起来却又复杂得很。他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自主品牌的发展之路都还会异常艰难,想要在产能出现过剩、行业分化日趋明显的市场环境中杀出一条血路,绝非易事。
此外,汽车行业资深评论员吴迎秋也表示,少数试图守住低端产品“自留地”,没有及时进行战略转型或转型失败的自主品牌企业,实际上在眼下就已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甚至面临被市场淘汰,率先“死掉”的命运。
路是自己走的,搜狐汽车资深评论员钟师评析道,自主品牌生存发展之路只能从市场通道上寻找,少指望“他救”,多靠自救。尽管在自主品牌群体艰难翻越市场“雪山草地”途中,必然会有不少家车企倒地气绝,但相信最后存活走出来的自主品牌却一定能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真正栋梁。
因此,我们应该认同这样的观点,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规律,也是自主品牌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特别是从现在开始,与其我们天天会为那些将被市场淘汰的自主品牌而担忧遗憾,倒还不如去为那些有可能具备世界影响力的少数几家自主车企去鼓舞喝彩,因为“该死”的终究会死,能够活下去的才是真正的强者。
|
E电园纯电皮卡是啥妖孽
E电园试北汽纯电EU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