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购车_买车网 > 评测室 > 远途测试

即将消失的传奇之路 驾着昂科威灵走川藏

2014年10月11日07:00
来源:搜狐汽车 作者:厉楠
第6页 :Day 6、7 波密-墨脱-波密

  Day 6 波密-墨脱 全程120KM,却整整开了7个小时;Day 7 墨脱原路返回波密

  进藏第6天,来到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墨脱。沿途的美丽,只有亲身经历这段路的人才能体会。道路两旁有很多芭蕉树,还种植香蕉,你能想象这是西藏而不是海南吗? 

  在墨脱公路开通之前,出入墨脱,少则4、5天,多则6、7天,一百多公里的路程,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尽是险阻。据当地人介绍,当时出入墨脱只有2条路,"一条是从米林县翻越喜马拉雅山脉,逆雅鲁藏布江北上至墨脱县城,全程约115公里,步行需4天时间,并只在每年的6-10月份可以通行。另一条是从波密 县沿扎墨公路行走,全程141公里。由于嘎隆拉山的阻挡,这条路只能在每年8-10月初待山上冰雪融化后才能通行,然后步行到墨脱县城,正常情况下约需5天时间。"

  嘎隆拉山,平均海拔4800米,冰雪覆盖,险峻崎岖,被当地人称为"神山"。山顶常年冰雪覆盖,冰川横行,险绝无比。道路绕山蜿蜒而行,如同一根银丝带,在悬崖绝壁之间逶迤,在飞瀑流泉之间穿行,驰临其间,有一种豪情尽释的快感。

  2013年11月,墨脱公路正式开通,拉近了世界与墨脱的距离。不过即便如此,去墨脱也仅有23公里的沥青好路面。

  墨脱公路的开通主要针对的就是嘎隆拉隧道的贯通,在嘎隆拉隧道的一头是海拔3700多米,而嘎隆拉隧道另一头是3500多米,嘎隆拉隧道全长3.4公里。隧道内非常潮湿,而且我们车队一行需要带着刹车前行。

  穿过嘎隆拉隧道,车外的景色完全不同。虽然不用爬山,但是还要经过一段连续的盘山下山路。刚刚开始时是云雾伴着雪山,随着海拔下降,亚热带雨林来到我们面前。高耸的杉树、瀑布、鸟声,这一切实在太美。贝克汉姆真的应该来这里继续拍《探寻未知之境》的第二部。这里绝对不比南美的亚马逊雨林差,甚至比那里更有风情。可惜,外国人想来这里非常非常难,只能让他遗憾了。而我们还要继续享受这美的令人窒息的景色。

  墨脱公路全长117公里,先后跨越波斗藏布江、金珠藏布江等多条江河,一路蜿蜒曲折,逶迤盘旋,集沥青路、条石路、砂石路、涉水路于一气,险绝无比,堪称绝美并绝险。从嘎隆拉山一路旋驰而下,如同一次丛林探险,更像一次漫长而绝美的朝圣。而它的尽头就 是"秘境莲花"墨脱。

  墨脱,藏语意为"隐藏着的莲花",又被称为"隐藏在云雾、雪山、密林中的人间绝域"。位于雅鲁藏布江下游、喜马拉雅山一岗日嘎布山脉的南部,平均海拔 1200米,四面环山,空中俯视形似莲花。这里花木漫山、芭蕉摇曳、藤萝为桥、瀑布声动,藏域门巴族和珞巴族文化在此历史性相融,是著名的宗教文化,以及心灵的圣地。与此同时,独特的地理区位,以及气候环境,造就了动植物资源的繁盛,珍惜动植物在这里遍地开花,又被誉为"西藏的西双版纳"。

  墨脱县目前只有1.2万人口,由门巴族和珞巴族组成。人口相对较多的门巴族据悉来源于现在的不丹。门巴族大约在300多年前迁入墨脱,最初只有6户人家。后因土地、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问题,与当时的土著珞巴族发生了很多纠纷。后经多代磨合,包括文化的碰撞,风俗的交融,最终形成了和谐共融的的局面。

  墨脱旁边就是雅鲁藏布江,雅鲁藏布江是藏族人民的"母亲河",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河。在藏语中意为"高山流下的雪水"。依绝壁远眺,雅鲁藏布江如同一条"天河",一路银河倒泻,尽显高、壮、雄、奇、深、险之势。上游曲折分散,湖塘星罗棋布;中游水量丰沛,江河宽广;下游蔚蓝壮观,流骤水急。区域内雪山、丛林、湖泊无垠散落,各种资源繁盛丰沃,流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雅鲁藏布江不仅是西藏文明的摇篮,更是汉藏文化融合的纽带。

  位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上最深,最长,同时也是海拔最高的(河流峡谷)大峡谷。由喜马拉雅山运动和江水的冲刷而成,因其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又被科学家视为"打开地球历史之门的锁孔"。观临大峡谷,无不被眼前的磅礴大气,所打动。

  在门珞历史文化博物馆,也就是莲花阁,可以很好的了解门珞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变迁。同时,莲花阁也是墨脱的最高点,在莲花阁可以鸟瞰墨脱全景,墨脱新建的红顶民宅和雅鲁藏布江尽收眼底。

  来到墨脱就不在会有高反的现象。由于墨脱海拔较低(相同与我们的起点成都)、植被保密、气候湿热。所以体感温度绝对要比昂科威上的车外温度显示的要高。

GoPro视角的灵走川藏

GoPro视角 Day 6 波密-墨脱

GoPro视角 Day 7 墨脱-波密

(责任编辑:厉楠)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搜狐汽车 | 新车 | 导购 | 试驾 | 行情 | 车型大全 | 产品库 | 经销商 | 二手车 | 车型对比 | 汽车广播 | 手机客户端 | 汽车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