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汽车后市场O2O公司,途虎养车网在2014年获得了超高速发展,得到了汽车后市场和资本的广泛关注。日前,搜狐汽车专访了该公司创始人陈敏,针对途虎养车网及目前汽车后市场O2O行业、轮胎电商、保养、洗车等领域的现状、瓶颈及发展趋势等发表了看法。
提问:O2O近来非常热,尤其2014年以后汽车后市场O2O受到了资本、创业公司、媒体的关注,汽车后市场电商中,轮胎电商较受瞩目,下面先请陈总介绍一下途虎养车网?
陈敏:途虎养车网是一家汽车后市场O2O性质的公司,现在的业务主要以轮胎、保养以及汽车美容这些项目为主。
我们做的几件事情,就是提供标准化的产品,包括轮胎、保养、配件以及美容服务所用到的油品、化学品以及标准化的车品,同时我们有标准化的服务流程,管控整个O2O服务标准。我们不做实体店面,不做具体的服务实施。
目前全国有八个分站,分别在北上广、成都、武汉、沈阳、厦门、济南,现在员工有四百多人,接近五百人。
提问:为什么要以
轮胎作切入点,而没有以保养或者洗车、美容和快修作为切入?
陈敏:我们也看了一下,我们觉得整个后市场
轮胎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标准化的产品,这个产品相对而言用户可能认知程度稍微高一点。从保养角度上来说,其实是有很多的配件因素在里面的,并且中国很多车主是三年左右的
新车主,三年左右的车主对保养、配件的认知度其实比较低。
美国孩子十七八岁跟着爸爸开车修车,第一辆车买
二手车。中国普遍大学毕业之后才开始考驾照,开第一辆车的时候二十五六岁,第一辆车是
新车,不可能对配件养护有这么多的认知。
偏偏汽车配件和保养这一块相对来说又是透明度比较低的产品和技术服务,换
轮胎还能站在旁边看,还知道他在换什么东西,如果换个滤清器,换好了都不知道它干什么的,一个不透明的产品让市场接受没有这么容易,相对来说
轮胎用户接受起来更加容易一点,我们就从
轮胎这个点去切入,现在应该说做得还算不错,市场还是很大,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
提问:您认为
轮胎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陈敏:在国外电商是会占一定的份额,电商是趋势这个不见得,本身这个市场到现在,线下还是占有垄断的比例,以后线上的消费模式可能会在市场当中占一定位置,不能说占统治地位,包括汽配类的,线上未来肯定会占一定的位置,占到多大不好说。
提问:您认为
轮胎电商今后是
轮胎行业的补充,并且份额会越来越大?
陈敏:首先我们也不是
轮胎电商,因为本身我们也不叫途虎
轮胎网,我们叫途虎养
车网。现在的业务覆盖了保养、美容、洗车,
轮胎只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做的比较早,这块量稍微大一点,大家可能说到途虎想到
轮胎比较多一点,做电台推广的时候也是说
轮胎说的比较多。
大家看这个市场还是一个大盘子去看,现在叫做汽车后市场,我们做的时候没有汽车后这个概念,现在叫汽车后市场。汽车后市场其实市场规模还是蛮大的,有七千亿、一万亿怎么样的说法都有,这当中其实分很多块,包括保险其实也是很大一块,然后还有保养、车品、钣喷、维修、
改装、电子、美容这些东西。
我们还是希望能够覆盖的全一点,而且我们现在也正在做这些事情,其它业务启动很快。以后这个市场会有很多变化,会越来越多的用户从消费的角度往下去推,我有一辆车,这个车完了要做什么?
中国的文化不是美国那种DIY文化,很多用户车上要搞什么东西你帮我搞,整个中国的后市场大体上来讲,线上的份额还是会逐渐大起来,毕竟线上更方便,而且线上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率是更高的。
轮胎只是当中的一部分,而且说实话可能它不算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它也不是那么大的部分。
提问:途虎养
车网未来三年的发展方向是
轮胎还是保养,或者第一阶段上
轮胎,第二阶段上保养?
陈敏:轮胎现在我们做得比较多,保养现在已经推了,而且保养推的力度比较大,包括洗车、美容也在做,我们洗车美容力度也比较大,有五分钱洗车,少的时候万把个定单,多的时候几万个定单,这个量很大。
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全面的,用户有需要,我们就做。未来几年我们还是一步步把
轮胎做好、保养做好、美容做好…这些项目希望都能够慢慢做好。
提问:如何看待汽车后市场O2O中的洗车、保养?
陈敏:现在那些风险投资有些也投了一些钱在这个市场,短期内盈利大家都不容易,洗车也没办法,说实话洗车本身其实很难成为一个商业模式,因为你就是贴钱,比如我在国贸下面摆一个地摊过来一个人我留个手机号然后送个20块钱,一天送一百万也能送。说不上什么导流项目,确实用户有这个需求我们就做了。
保养这个也是用户比较刚性的需求,一辆车少的话一年保养两三次,多的话三四次,长远来说肯定会赚钱的,不能说赚很多钱但是有合理利润,现在这个市场阶段大家离赚钱比较遥远。
做到成熟稳定的阶段,
轮胎也应该盈利,保养也应该盈利,美容也应该盈利,否则这个钱谁来贴呢?
提问:您认为平台性保养它有什么问题?今后是不是一个发展趋势?
陈敏:我不敢说人家有什么问题,人家做得也不错,我们考虑一个问题,现在配件很多人都不懂,如果不自营搞到最后,连我都不知道这个店里面供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有时候不瞒您说,我们跑到店里面去拿桶机油来看,有的店里面一看就是假的,有的我都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配件也是这样的。连我们专业的从业人员都很难分辨的话,客户更难分辨,如果客户都难以分辨的话,说实话从客户的角度来说他有什么动力只到我们的独立维修店去换,为什么不去
4S店换?本来去
4S店换的原因就是相信他们,不到外面来换就是不相信你们。如果我不保证配件质量,只是把你作为一个引流的话,无非是给补贴或者怎么样,补贴这种东西说句实话不是我去做这个消费决策最最主要的因素。
我们当时也在想,做平台容易,不要物流不要仓储不要配送,什么都不要,也不要负责这个东西真假,出了问题,就往店里面一推,反正有保证金。现在很多人都这么做,但是后来我们
发现这个事情好像不行,这个事情消费者搞到最后他出了问题还是来找你的。我们觉得好像这件事情至少在目前,很多平台做得也不错,觉得这个事情也不是很容易做起来,我们还是选择比较笨的做法,自营配件的做法,我们有自己的库房,有自己的物流。
提问:商家为什么愿意跟您合作?
陈敏:它也收人工费,对于商家是一样的,因为对于商家来说服务行业的本质就是我付出劳动你给我钱,那至于我是不是附带卖东西这是第二位的事情。
买东西其实用户在哪里都买得到,国外有很多配件在超市里面就能买的,买了机油、滤芯器,然后自己开车到别的地方或者自己家里搞定。既然在沿街开了店,一定是商业地产,一定是靠服务赚钱,可能有时候有点区别,以前这个项目能赚很多钱,现在利润分掉一点,我提供点东西,分掉点利润很正常。这个现在绝大部分都能接受的,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提问:现在途虎的增长比较快,您最担心的主要有哪几方面的问题?
陈敏: 很多配件不开放,主机厂不开放配件,我们现在其实后市场做得不是很深,最多做做易损易耗件,维修件不能做,我们也很无奈,买不到这个东西也是一个问题。一些比较大的品牌有时候滥用自己的垄断地位,问题很多,还要一点点去改变这个事情。
提问:汽车后市场O2O发展的瓶颈有可能是哪几个方面?
陈敏:后市场是一个千层饼,说的难听点很恶心,它不是一口咬下去就能够咬到底,它一层一层,因素很多会制约这个市场。
去年国家的政策车辆年检从两年放到六年,已经改变了很多东西,原来两年的汽车年检,
汽车改装完全没法做,现在放到六年,不是一下子逐渐改变起来,这是很小的改变;去年国家说主机厂开放自己的标准指导意见,这个指导意见现在还只是一个指导意见,这当中的博弈方很多,所有的主机厂都是中外合资,都在当地是利税大户,本身市场上又充斥着假货。
这个行业本身瓶颈非常复杂,受很多因素制约,它没有一个我一点击破,整条线一下子就会不一样了的情况,必须各个方面一点点去改变,这个市场才会逐渐规范起来。毕竟汽车在中国发展时间太短太短,我们国家真正的增长是从09年开始的,后面一年一两千万车去卖,到现在也就五年时间。
这个市场实在是发展太快了,国家的法规、政策有很多需要跟着去调整,现在我们其实这些做所谓O2O的只是在这个大市场下很小的一分子,其实对于我们来说这些东西你说对我们有影响吧,不能说没有影响,归根到底还是自己。
提问:现在有一些O2O的企业面临着高管合伙人离职,核心团队离职,还有相互出现恶性竞争的态势,甚至是诋毁,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陈敏:任何行业都会发生这种情况,唇亡齿寒是说在面子上的,我们已经蛮低调了,但是被诋毁、被骂的其实也很多。
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总会碰到这种事情,当然我们希望没有这个现象。其实行业里面包括虚报估值、诋毁竞争对手或者说团队当中互相拆台这种情况很正常,对于一个剧烈发展的行业,一个初级发展的行业来说非常正常。包括之前的阿里和腾讯,包括快的和滴滴,打完之后就合了,这个没有什么,要做生意嘛,这点心理承受能力还是要有的,不能人家骂两句就跳起来了。
提问:如果今后主机厂进来汽车后市场,会不会造成很大的冲击?
陈敏:会,这当中各个领域的人都会对它有冲击,不光是主机厂,如果主机厂把自己的配件开放出来,那些第三方配件怎么办?但是问题是现在主机厂不光盯着
4S店,谁都知道三年之后70%的人都会离开
4S店,主机厂心里也想,我傻子啊,我这70%不要赚他的钱了?
我预期
4S店一定是慢慢萎缩,主机厂把配件真的开放出去的话,至少70%的钱赚得到。一辆车至少开个三四年,甚至有没有可能有一天主机厂说我现在开始来做
轮胎了,我找国内
轮胎厂,不用你米其林的了,不用你固特异的了,我来做
轮胎,让你帮我贴牌,这不是不可能,油品本来就是这样。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面,包括像我们也包括B2B的平台怎么办?我不知道。首先这个情况还没来,第二他们真的来了对你会产生什么冲击,是好事还是坏事,尚不清楚,到时候再看。我个人觉得在这个行业里面影响力最大的还是主机厂,其次实力最强的当然是油企,美孚、壳牌就不谈了,其它的配件公司则都不同层面找自己的位置。
提问:在创业中,您感触最深的事是什么?
陈敏:感受最深的是当你做了这个行业的公司之后,你会觉得你时时刻刻需要不断往前走,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为你从事的行业是一个发展速度非常快的行业,说的好听点是不断有人会学习你、模仿你,说的难听点是不断有人抄你,而且你没有办法阻止,在美国也没办法阻止,Uber出来之后也有别的公司抄它,这是很正常的。
在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里,你享受了这个行业快速发展的红利,那就一定会面临很多人去模仿你这样的风险,而且这是一定的,你必须让自己不断做得更好,那和以前在公司里面做是完全不一样的。以前是公司老板定指标,你做到这个指标就完了。而现在,在这样的公司里你永远看不到头在哪里,因为你很怕你一旦停下来了,可能不出两个月就被人超过去了,或者别人赶上来。如果要说印象最深的,就是你会一直有这种感觉,每天真的是前有猛虎后有追兵,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提问:最后,请您做一个总结性的感言?
陈敏:这个市场是一个长跑,说实话做起来不容易。而且现在这个阶段,中国车主车龄普遍比较短,还没有到那个时候,大家得有这个耐心,现在谈入口、谈平台可能为时尚早。而且这个市场很难用一个很简单的方式整合,但是我们会努力,尽力为用户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