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上海车展的新车数量较多,也有很多新能源车和互联网概念等,感觉对车市的短期促进不大,还是量产新车决定车市的竞争格局。今年自主品牌的份额回升是产品布局和制造水平提升的综合体现,而产品是关键。
1、合资新车弱与自主的SUV系列化
此次车市的合资品牌新车不多,有重量级影响意义的更是较少,难以促进销量提升和竞争劣势的改变。
上海通用的威朗推出应该是有重要意义的产品,威朗使上海通用具备与大众匹敌的A级车产品线体系,加之英朗的大幅降价,这导致南北大众的轿车竞争优势弱化,而通用的SUV还有增量发力的潜力,因此今年的合资主力车企的竞争很激烈,这也有利于车市竞争增量。
合资企业的缺陷是产品单一,不如自主品牌的产品创新能力强,一般的摆个A级SUV,搞好了再摆个A0级和B级的SUV,这也就不简单了,但自主的产品是看准SUV的增量,在每隔0.1米的车长就能摆出一个新车,这样就能有效的分流7-13万元的市场,形成强大的厢型优势,冲击合资品牌的品牌优势。本次的哈佛品牌的产品系列化很强,H7的产品也出现H7L的概念,H6也有coupe的概念,超强的产品组合。传祺GS4、瑞风S2、众泰的大迈X5等,也是很好的增量组合。
合资品牌的日系还是有中国市场概念的,他们退的针对中国市场的SUV设计,应该是值得期待的。
2、国内SUV热与欧洲轿跑跨界热的反差
放眼展台,一些德系展台一览无余,基本都是车高不超过1.6米的,甚至是号称SUV的一些豪华小车,车高才1.5米,不知离地间隙如何能高,中国消费者很难接受这样的不符合中国审美观的车型。欧洲很多号称SUV的车型缺乏中国特色的SUV元素,市场潜力不大。
中国道路不能有速度和激情,跑车和轿跑概念的车型不会有太大市场。欧洲市场是动力强劲,咱们是小马拉大车,实现有面子和省钱,理念不同。欧洲车企如何适应中国车市是大课题。我不信中国车市能被欧洲车市教育了,国际车企也要适应中国市场。
3、国际车企仍把中国当肥肉
本届车展的国际车企的新技术推出的并不充分,尤其是部分咱们期待的领先技术展示的并不多。国际车企在互联网突破上展示的不多,还没有前几届车展的热闹,看到咱们想超车,他们就不展示了,这是上海车展的遗憾。
4、新能源车相对火热
本届的新能源车也是国内车企热闹,很多家都拉出了新能源车的产品,估计也能卖一些。但A级轿车的电动化毕竟存在续航里程短板,消费者不认同购买价格稍贵、实用性差的产品,发展之路应该较漫长。而丰田等国际车企并没有展示其努力推进的氢动力燃料电池车。想卖混动的A级车就主推一下。倒是上汽和现代等展示了氢燃料电池车。展示新技术也不一定能吸引中国消费者眼球,还是炫目的概念车和豪车似乎更能吸引拍照和关注。
欧洲车企在中大型车主推插电混动模式,此次车展也是有个别产品展示,应该也是趋势。比亚迪推出的宋和元两款车也是值得期待的新能源车亮点。
5、自主品牌走高端仍在路上
自主品牌实现高端突破是个中国梦的一部分,需要持续努力。本次车展的自主品牌也是集中推出高端轿车,大集团的高端轿车持续发力,此次的东风一号豪华轿车亮相,广汽集团的高端轿车传祺GA8推出,江淮汽车的瑞风A60推出,众泰汽车的Z700推出,可能还有些现场展示而没看到的,这些产品中庸大气,产品不错,但公务车市场相对缩小,新品面临市场考验。吉利的铂锐也推出,产品较前卫时尚。目前的合资轿车走势压力大,豪华轿车国产化加速,高端下压的风险对自主品牌走高端仍是现实。
6、互联网是不是汽车业下一个弯道超车?
近期的互联网企业借助互联网热潮强力拉近车企共同合作,开发智能汽车。目前车展有乐视与北汽造的车辆模型,感觉距离实用化距离很远,造这辆车的成本也不太低,实用性还不太大。其他车企的互联网概念应该是较原始的概念,功能模块的定义是有,实现不知有多难。
7、车展展位布局不利于观展和车企展示。
由于展馆的占地小,室内展厅最大化,没有室外足够空间,导致此次车展布局不周,没有对卡车等专业观众和普通观众的观展区聚集,较散乱。此次车展的硬件似乎越来越好,但实际的布局有严重问题,导致车展的观展效果较差,尤其是自主品牌的损失较大。我们的车展把媒体和卡车等部分放到一楼,而把整车放到二楼,这是严重的错误,而不是失误。典型的是把零部件分化,部分舍得花钱的强势外资品牌放到一楼,部分放到二楼,典型的差异化对待,。而整车展场部分放到7号和8号的二楼,我估计很多人不会去看,导致观展整车不够全面。反正国际车企在一楼展示了,其他在二楼展示的,普通观众看与不看都一样。我是每次都问问讯处如何上4楼看自主品牌的展台,好在每次他们都会告诉我电梯的方式,好在前两天特空荡,电梯也没太多人座。车展是为公众参观准备的,估计公众很难有热情去某一小角的二楼看关注率偏低的车型和品牌。
总之这届车展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体现了自主自强的优势,今年的车市艰难,车企相对分化更严重,严峻的价格战竞争已经逐步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