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搜狐汽车 > 新闻 > 行业新闻 > 上海车展产业新闻

在「新汽车时代」,那些来自零部件供应商的创新

  原文链接:http://geekcar.net/archives/21248

  

  汽车产业在过去的一百多年来,一直在不断地创新,从设计、车身、发动机底盘、再到内饰、安全等等方面,这些创新的「幕后推手」往往都是我们熟知的汽车品牌背后的供技术应商们。而近些年,汽车这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革:电动车的普及、无人驾驶技术的推广,以及互联网的发展等等,这些变革不但反映在汽车厂商的战略变革,对那些供应商来说,更是一次新的机遇或者挑战。

  前一段时间的上海车展人头攒动,人们谈论的更多的是展台上绚丽的概念车和耀眼的新车,而我们更想在零配件供应商展馆寻找这些创新的「答案」。因为和汽车厂商对于前沿技术的「炫耀」相比,供应商的「低调炫耀」要来的更加务实。

  不同的主题,相同的重点

  如果我们把今年上海车展几大供应商的主题列举出来,或许就能看出一些创新转变的端倪:

  1. 博世:互联化、自动化、电气化

  2. 德尔福:互联、安全、绿色

  3. 电装:安心·安全、环境

  4. 大陆:城市化、安全与健康、环境保护、个人驾乘、信息社会

  各位玩家的用词不同,但笼统来看重点基本都围绕「车联网」、「自动驾驶」、「电动车」三个方面。几大传统供应商也把「战场」从原来的发动机技术零件、汽柴油技术,转变到了这三个方面。博世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部门主席 Rolf Bulander 在上海车展博世发布会中表示,博世专门成立了智能汽车事业部,并且在过去五年中,博世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20%,达到 2014 年的 428 亿人民币;德尔福全球高级副总裁 Chris Preuss 也向 GeekCar 表示德尔福在互联、安全、绿色三个方面每年持续 35%的增长。

  各自为大,争相卡位

  总的来说,这种「创新的转变」可以总结为几部分:

  1. 由新能源引发的电池、电池管理技术,以及电动车驱动系统的创新。

  博世参与电气化解决方案已经有 6-8 年的时间,目前博世在苏州有 70 人团队在做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系统的研发,与两家日本企业合作研发锂离子电池。目前围绕电气化博世总共有三十个左右的项目,另外博世还提供电气化整体解决方案。在上海车展的展台上,博世展示了他们的分离式电机和同轴式电机,同时博世电池系统已经开始了下一代电池技术的研究,将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提高一倍,将电池成本下降一半。

  

  图为博世为宝马 530Le 设计研发的电池组(博世目前全球总共有 4-5 款电动车电池)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电装、大陆、马瑞利、博世等几家大供应商都有自己的整套混动及纯电动车的整套电气化系统解决方案,从电机、到逆变器、主继电器、电流传感器、电池监控单元等等,每个供应商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例如大陆为电动车设计的轴驱电机,是一款高速励磁同步电机,无需消耗宝贵的稀土资源;再如电装在电机控制系统的核心产品行驶用逆变器,采用了抑制驱动单元温度上升的最新冷却技术,是电装从冷凝器生产中生出来的冷却技术以及自产半导体产品与电子技术的应用。

  

  图为大陆电气化系统解决方案

  

  

  图为马瑞利电气化系统解决方案

  同时,在这些供应商领域的主角之外,一些新能源技术细分市场的玩家也令我格外关注。例如均胜电子,一家名副其实的中国汽车电子供应商,对于这个名字你可能比较陌生,但如果提到宝马 i 系列你肯定不陌生,这家供应商是宝马电动车电池管理系统的唯一供应商。均胜普瑞的这款电池管理系统由电池管理单元和电信监控传感单元两部分组成,在普瑞德国总部巴德诺伊施塔特生产。

  另外,还有世界最大的传动轴供应商 GKN,曾经在全中国 80%燃油车上的传动轴都是由 GKN 提供。而电动车的发展方向是轮毂电机或者轮边电机,那时或许传动轴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但是受制于目前电池能量密度不够,无法提供瞬间非常大的启动电流,所以还是要用到变速箱。目前所谓的轮毂电机内还是有变速箱的。GKN 目前就是为保时捷 918 spyder、宝马 i8 提供电机和变速箱

  

  图为 GKN 为保时捷 918 spyder 提供的电机和变速箱

  2. 由自动驾驶引发的驾驶辅助系统创新

  奔驰宝马奥迪沃尔沃等等几乎目前所有的主流汽车厂商,包括谷歌这种互联网公司,都在极力地通过无人驾驶向公众展示他们的前沿科技,的确,他们抢尽了风头。但其实,他们背后的技术支持来自于那些低调的供应商。在这方面做的比较突出的是德尔福、博世、电装和大陆。在上海车展德尔福的「创新屋」中,他们展示了他们最新的雷达和视频集成系统 RACam、侧后边雷达探测系统 RSDSESR 雷达等等。此外,大陆、电装、博世也分别在他们的展台展示了激光雷达、多功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硬件设备。

  

  图为大陆展示的毫米波雷达传感器

  

  图为电装展示的雷达传感器

  如果说汽车厂商的无人驾驶是「玩概念」,那么这些供应商的自动驾驶可是「真刀真枪」。博世集团在今年 2 月份完成对专门从事电动转向技术开发的采埃孚转向系统公司(ZF Lenksysteme)的收购,博世称已掌握了实现完全自动驾驶所需要的各项专业技术,这都是为未来十年内实现该技术奠定了基础。TRW 天合汽车集团发布了新一代摄像头 S-cam 3,图像处理和分析能力比之前增强了 6 倍。

  

  图为德尔福无人驾驶试验车

  此外,今年年初我在拉斯维加斯 CES 上体验的德尔福与 Ottomatica 联合开发在奥迪 SQ5 上实现的全自动驾驶,就曾让我对供应商在无人驾驶方面的努力刮目相看。这次上海车展再次让我相信,供应商在无人驾驶的技术创新层面已经走的很远,并且各自都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特别是在硬件层面。尤其是当我们翻看谷歌无人车的供应商名单时,我们会轻易地发现那些熟悉的名字。但在无人驾驶技术的推进上,供应商还是遵循车厂的规律,从驾驶辅助系统,到半自动驾驶,再到高度自动驾驶,这个节奏和谷歌这种互联网公司不同,毕竟无人驾驶还需要高精度地图以及法律法规的配合。

  3. 由自动驾驶引发的车内内饰,以及 HMI 交互设计的转变

  如果说无人驾驶的普及一方面引发了雷达、传感器的技术创新,那么另一方面,则是引发了汽车内饰以及 HMI 人机交互设计的创新与转变。因为无人驾驶技术的进步,逐步解放了人的双脚、双手,甚至双眼和大脑,汽车越来越像一个移动的 X 空间。说到内饰不得不提传统的汽车内饰专家江森自控,这次他们同样展示了概念展示车 ID15,这款车的内饰和座椅都针对无人驾驶进行了改进,可隐藏的方向盘、18 度侧转的座椅、多变氛围灯等等。我们可以看到出自供应商之手的无人驾驶内饰并不是天马行空胡来一通,而更多的是经过推敲的交互细节以及更精致的材料选择以及工艺。这些创新更接近目前汽车厂商的需求,并可以在下一代产品中进行部分使用。

  

  图为江森自控 ID15 概念内饰展示车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各大传统供应商都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和研发团队,同时,他们了解汽车厂商的产品节奏,汽车厂商了解供应商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双方都比较默契。

  在「新汽车时代」即将到来时,传统的供应商已经很好地完成了「卡位」,在新的细分领域各自为大,当然,也不乏一些「非主流」供应商实现局部突围,但「重新洗牌」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从我的角度来看,供应商并不缺乏创新,但在未来,「创新的方向」或许在某些方面会发生某些细微的转变,供应商会在更多的方面占据技术创新主导地位。

  GeekCar微信号:GeekCar,欢迎关注!

  

auto.sohu.com true GeekCar http://auto.sohu.com/20150430/n412186296.shtml report 9796 原文链接:http://geekcar.net/archives/21248汽车产业在过去的一百多年来,一直在不断地创新,从设计、车身、发动机、底盘、再到内饰、
车图社

车图社

汽车最新实拍图片、官方图片。

娱车有关

娱车有关

与车有关?娱车有关!从汽车科技聊到文化。

汽车咖啡馆

汽车咖啡馆

汽车产业深度报道,权威信息解读。

凹凸榜

凹凸榜

用数据告诉你传播、品牌背后的真相,提供独立、专业的价值标准。

中国交通频道

中国交通频道

广泛的综合性交通多媒体发布平台。

极车制造

极车制造

解读前沿汽车科技,剖析精密造车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