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在美国销售的“中国制造”商品都是轻工业品。今年,吉利沃尔沃要将国产S60 Inion出口到美国,那么问题来了,美国人会买中国造的车吗?
答案是:很有可能。
目前,吉利正在摩拳擦掌。除了国产沃尔沃,吉利也希望将主品牌吉利推广到美国。这里的消费者已经见惯了中国造的小商品,不过,对中国车倒是没有多少概念。
一些美国媒体可能会心存疑虑,担心这款车会重蹈CODA电动汽车(观致墨菲的老东家)的覆辙,但吉利与其却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CODA是一个新品牌,但吉利和沃尔沃都是有岁月积淀的老牌子了,在美国也有不错的声誉。其次,CODA的车型源自哈飞赛豹,吸引力欠奉,这也是其无人问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沃尔沃被吉利收购后,不仅开发速度在加快,每一款新车的设计也都抓人眼球。而且,中国制造的质量近年来有很大的提升。最重要的是,美国消费者和中国消费者不同,他们根本不关心汽车的生产地在哪里——只要它好开、好用就可以。
虽然S60 Inion可能会迎来热销局面,但那是沃尔沃。吉利要想进入美国市场,估计还要再费一番心思。在吉利之前,有现代起亚成功打入美国市场的先例,不过他们打拼了足足20年才成为主流。希望吉利能用更短的时间来达成这一目标。
吉利在美国知名度还很低,因此借力沃尔沃进入美国不失为一个好的机会——S60 Inion能够更好地作为一个窗口,向美国展示中国制造的质量。
相比美国,吉利在英国的发展也值得一说。锰铜公司是英国标志性黑色出租车的生产商,吉利将其招致麾下,首先面临的就是如何扭亏为盈的问题。这类出租车在英国的名气实在太大,借助其品牌影响力生产其他种类的车型,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消除人们对其出租车的印象。未来吉利以锰铜品牌为核心,延伸出其他车型走向家用市场的可能性并不大,这正是吉利面临的巨大风险。
但是,吉利可以利用锰铜出租车的影响力,带动吉利品牌进入英国车市,推动吉利汽车在英国开垦出一片天地,这才是吉利要真正思索的问题。
除了英美,吉利在其他国家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金砖四国的俄罗斯和巴西都是吉利重要的出口市场。帝豪EX7在俄罗斯非常受欢迎,吉利打算加速在俄罗斯本土化制造的速度,以求进一步降低成本,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在巴西的情况也差不多,吉利品牌的表现并不输于欧美车企。
据悉,吉利汽车计划在2016年投产一款小型SUV,2017年年初上市销售。这款在中国先期上市,未来将出口欧洲的SUV除了汽油版之外,还包括插电式混动版和其它替代能源版本。这款高技术车型将改变此前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廉价车的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收购沃尔沃加强了吉利海外合作伙伴的信心,他们相信吉利和沃尔沃有更多技术上的合作,能够帮助吉利去支撑产品技术和品质。在一些沃尔沃涉足过的市场,由于其在当地拥有很成熟的经验,还可以与吉利分享信息。吉利能否借力全球化浪潮,一举完成海外布局,同时提振“中国制造”的名声,让我们拭目以待。(中国青年报 张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