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过最近每周一倒可以通过滴滴快的打到免费的车。22日,滴滴快的召开发布会,CEO程维表示,从5月25日开始,滴滴快车将在全国12个城市推出“全民免费坐快车”服务,而滴滴快的估计要为此活动投入十亿。
当然,滴滴快的这么做,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为了应对国外巨头Uber及国内诸多O2O竞争对手挥出的一记重拳,毕竟Uber进入中国没有多久,根基不稳,而其他用车软件则毫无和滴滴快的打价格战的财力。因此投入的十亿资金会帮助滴滴快的换来更广阔的客户圈。
不过,滴滴快的的意图并不止步于此,正如滴滴快的出租车事业部总经理兼战略部负责人朱景士曾表示过:“全世界没有一家公司是靠补贴生存的,补贴本身也不是长远的。”靠补贴来维持滴滴快的的市场份额毕竟不是上策。
而此次滴滴花十亿造势的“滴滴快车”,则明确的表达了滴滴快的的意图:抢占出租车价格以上,专车价格以下的广阔市场,同时助力滴滴快的向三线以下城市下探,此外还能大量收集用户数据,以供其“机器学习研究院”进行分析,提升其数据挖掘能力,从而有针对性的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要知道,在目前一二线城市,通过软件成功叫车有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程维承认:“在去年补贴大战的时候,高峰期叫车的成功率只有40%多。”因为出租车毕竟运力有限,而专车虽然服务贴心,但是高昂的价格使得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我们希望在高峰期整合更多运力满足大家的需求。”程维说。这种情况下,“滴滴快车”应运而生,不仅极大地缓解了运力短缺的问题,更是满足了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的需求。
市场下探也是“快车”的重要使命,和Uber一样,滴滴快的专车的主要市场还是一二线大城市,这是因为三线以下的城市众多,而那里专车市场并不像出租车业务那样线下服务资源丰富,同时拥有成熟的规则。“快车”有点相当于低配版本的专车,能够更好的帮助滴滴快的在三四线城市站稳脚跟。
脚跟站稳了之后,滴滴快的打算依靠“快车”进行技术升级,因为滴滴快的一直有成为“全球最大一站式出行平台”的愿景。未来的服务可能覆盖地铁、大巴等,为了做到各个产品之间的无缝调度,对大数据着很高的要求,而对滴滴快的的“数据学习研究院”来说,数据量越大,分析就越精确,也就越能够更快的为消费者及时提供便捷的出行方式。
因此,此次十亿补贴不是滴滴快的打响的又一场价格战,它更像是滴滴快的全面升级的前奏,滴滴快的正在用“服务”来取代“补贴”作为统治市场的新手段,低价却避免价格战,是滴滴深耕布局专车市场的又一枚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