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根据乘联会月度数据显示,广汽本田合资自主品牌理念的产量从3月起,已连续两月为零。东风本田思铭的产量也从3月的360辆归零。因为销量持续下跌,本田在华两家合资公司的合资自主品牌,疑似停产。
理念和思铭实际上从今年年初开始销量就急剧衰减。今年1~4月份,理念销量为1333辆,同比下滑52.6%;思铭销量仅有622辆,同比去年暴跌89%。思铭除上市首月3022辆的销量外,其余各月销量均未能突破3000辆,2014年思铭累计销量仅1.1万辆,累计同比下降27%。理念至今仍只有S1一款车型,并和思铭一样,依附在合资品牌渠道下销售,去年理念销量仅为0.45万辆,同比下降68%,均处于负增长态势。
长期不盈利让母品牌不堪重负,目前理念品牌4月份的产量已经归零。如果长期保持零产能的状态,这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合资自主品牌将很快随着在停车场里不断积灰的S1一起,湮灭于历史尘埃之下。
本田旗下另一合资自主品牌思铭似乎也开始进入零产能阶段。本刊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东风本田公关部相关人士,他表示思铭目前尚未接到停产计划。
即便是停产或销量下跌,思铭和理念,至少还能依稀听见来自市场的声音,而另一些合资自主品牌,诸如朗世、华旗、首望、开利、天越、佳跃等已经长期处于“低调蛰伏”状态。
2008年,广汽本田发布“理念”作为广本的合资自主品牌,并在2010年的广州车展上市销售——这是国内合资企业悬挂独立车标的第一款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随后,北京现代、东风本田、长安福特等众多合资企业,都或明或暗表露出即将启动自主品牌的意向。一时间,合资企业纷纷力推自主品牌,按照当时的媒体定调,合资自主的表面身份是合资企业发展的全新思路,而隐藏身份则是合资企业对逐渐崛起的自主品牌所施行的“围剿”谋划。一家合资车企首先用合资品牌来占据中高端市场,打下品牌基础,随后用高品质,低价格的合资自主产品挤占入门级市场,仿佛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按照预想的思路,合资自主品牌有以下合作方式:第一,在合资品牌框架下,双方都希望进一步推进本土化策略,故推出自主品牌,代表为理念;第二,为了扩充产能,让合资品牌淘汰下来的老旧平台焕发第二春,诸如启辰、宝骏、思铭等;第三种是以获得政府补贴为目的的新能源品牌,比如之诺。三类合作方式虽初衷不同,但过后境遇却出人意料的相似,那就是被中国车市的现实大浪狠狠拍下。
实际上,大部分合资自主品牌有都是为母品牌产能扩张而生。“当母品牌的第二第三第四工厂获批成功,产能不再紧缩时,合资自主首要作用即已失效”,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刘晓告诉本刊记者。而第二重作用——通过“换标”的方式成为母品牌的低端产品,在合资品牌价格不断下探,自主品牌价质齐增的市场大背景下,已经很难有所作为。处在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合资自主本就不厚的家底和羸弱的产品力弱点被无限放大。拼产品,会被合资品牌,甚至母品牌绞杀的片甲不留;拼低价,自主品牌早已布下重兵把持多年;拼营销,一年一次,甚至几年一次的活动也无法在创意迭出的汽车圈留下丝毫印迹。
深究下来,理念在合资自主品牌中,销量都还算合格。当然,这种“合格”是相对于那些从品牌宣布至今,一直鲜有消息的朗世、华旗、首望、开利、天越、佳跃们来说的。在4年时间里,合资自主品牌从一个增长到十多个,发展速度爆表,但销量能够统计到的仅理念、宝骏、启辰和思铭四家,除去宝骏外,另外三家都陷入泥沼,合资自主兵败山倒的时代由理念开启,正如合资自主时代由理念开启一样,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而已。
文/杜余鑫
-----------------------------------------------------------------------------------
无原创,不公社。搜索“汽车公社”微信公众号并关注,第一时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