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少华
连续两个月来中国,这对于日理万机的施泰德(奥迪公司管理董事会主席)来说,只能用“真爱”来形容。
而中国市场,也同样不断给他制造惊喜。今年1~4月,奥迪在华新车销量为17.9万辆,同比增长5.2%。5月21日,奥迪迎来了在华产销300万辆的重要时刻,从200万辆到300万辆,奥迪仅仅用了22个月的时间。可以说,在基数如此大的情况下,哪怕是一位数的增长,依然是可观的。
“中国的高档车市场不可能永远维持两位数的增长。”施泰德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GDP的增速也降低至7%,高档车将首当其冲。而且,从去年8月,国内工业企业的利润就没有增长,而高档车市场50%的消费者是这些中小企业家。但没有必要因此而悲观,市场的波动对于奥迪来说反而是好事,以前A6是主销车型,而随着市场的变化,A3、Q3和A4将承担起更大的作用,这也是与世界接轨的。
施泰德的信心,也源于奥迪在新技术方面的领先,以及这种领先将对未来市场格局带来的改变。在本次上海CES上,奥迪带来了R8 e-tron piloted driving(R8纯电动自动驾驶超级跑车)、A7 piloted driving(A7自动驾驶车)和Q7 e-tron等多款智能化汽车。这些智能化技术,均搭载在成熟的量产车型上,不仅可以实现在市区拥堵路况的低速行驶,也能实现在赛道上的风驰电掣。
纵观整个CES上的汽车企业,除了奔驰充满未来感的F015概念车,其他企业基本还停留着自动泊车、车道偏离预警等辅助驾驶功能的阶段。这主要是源于奥迪在很多年前就开始未雨绸缪。“可以说,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声势浩大的数字革命,其影响力要比150年前欧洲工业革命更加迅猛。”施泰德表示,“如果有人问我这个变革阶段会持续多久,我的答案很简单:这种变革不会停止,而是将成为未来的‘新常态’。”
正是源于这样的判断,施泰德表示,在接下来的5年时间里,奥迪将投入240亿欧元,用于新能源车和智能化汽车的研发。“目前奥迪旗下总计有50款车型,计划到2020年增至60款。”
“2017年,我们的豪华轿车奥迪A8将成为奥迪首款量产的自动驾驶汽车。只要你需要,计算机可以在任何时候接管驾驶。”施泰德表示,技术本身并不是终点,但技术能将事情化繁为简,从而改变我们的生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全球每年有12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其中90%的交通事故是由人为失误导致的,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有望大大提升驾驶的安全性。
这,不仅仅是奥迪的畅想,也是我们对于未来汽车社会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