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和雾霾问题还是越来越严重。有行业大佬分析未来三到五年,限购城市会增至30个。(嘘,赶紧买个车占个牌吧)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来自汽车产业决策者们高屋建瓴的专业分析。在今年第六届全球汽车论坛上,东风汽车公司副总经理刘卫东就发出了上述预测。
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也有类似的观点。他在论坛上说,2020年会有五分之一的车企淘汰出局,严重的话,可能会有三分之一的车企出局。
刘卫东列举了六点拐点来临的标志:
一、汽车产业发展新常态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尤其是进入今年以来汽车产业出现新的特点,增速下滑,今年1至5月比去年同期增长8.8%。
二、产能过剩,中国汽车总产量达到4千万辆,产能利用率不到80%。有关报告显示,在抽样调查中,有15家产能利用率低于50%。
三、价格竞争日趋激烈,各车企纷纷下调汽车指导价,行业进入恶性循环。
四、效益下滑,汽车工业重点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一季度工业经济效益、工业总产值增幅出现回落,利润都低于同期。
五、库存增加,库存指数达到57.3%,同比上升8%。
六、限购城市增多,目前有8个城市限购,预计未来采取行政手段限购的城市更多,三到五年甚至会超过30个城市。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增速下降,汽车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时间,汽车发展与能源、交通环境保护综合使用成本上升,矛盾更加凸显。
“千人保有量上升的空间有限,汽车企业规模扩张的老路受到舆论的质疑。我们判断中国汽车产业增速进入拐点期,而且这种状态将很可能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
拐点来了,咋办?凉拌。冷静对待。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先贷款买辆车吧,占个牌再说。
对投资者来说,传统汽车产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但汽车业远未到“远离毒品,远离汽车”的境地。刘卫东认为,拐点给汽车也带来了机遇。
中国汽车产业增长进入拐点期,对汽车行业有深刻挑战也有重大机遇。从挑战来看,产业竞争进入真正的淘汰阶段,但也带来行业的重大机遇,而且机遇大于挑战。这种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树立危机意识,转变发展思维。多年来汽车市场习惯高速增长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养成了盲目扩张,打价格战的思维。进入拐点期有利于汽车行业树立危机意识,抑制规模冲动。
二进入增长拐点期,企业形成强者越强,弱者越者的马太效应将会增强。
三是有利于加快创新驱动,推动转型升级,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顺应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潮流,推动做强做优。资源优化,在拐点期更加注重市场规律,推动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和资本结构的调整,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四是有利于汽车行业建设,更加注重汽车品牌价值,不断提高品牌能力,打造知名一流汽车品牌。
在刘卫东眼里,未来的汽车世界,是属于互联网汽车、新能源汽车,以及高质量汽车的。这一点与多数车企负责人的观点相似。怪不得,那么多互联网企业扎堆来造汽车呢。(中国青年报 马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