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会数据显示,到2015年5月份为止,狭义乘用车累计销量为810.78万辆,同比增长了8.8%,这其中不同的车型出现了冰火两重天:其中MPV车型累计销量88.73万辆,同比增长了20%,SUV车型累计销量224.32万辆,同比增长49.4%,增长状态一片祥和,轿车市场累计销量497.73万辆,同比下降了4.5%。
前段时间,我们分析了MPV、SUV的增长状态,事实上,现在能让车企紧张的则是占比到乘用车整体市场61.4%的轿车市场,这个市场下滑的同时,车企该如何动作?
像长城汽车那样,放下轿车市场,一条腿走路,将自己擅长的SUV市场发扬光大?还是继续在轿车市场搏杀,在细分市场投放更多细化产品,抢占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
轿车市场容量大对车企诱惑力不减
随着我国消费者消费层次的多元化,包括驾乘空间的需求等诸多方面,促使了整个消费市场和产品多元化,对于市场来讲这是个好事情,回归到轿车市场是否需要汽车制造商投放最大的精力,笔者认为,这个市场绝对不可轻言放弃。
即便今年前五月份出现了下滑,轿车市场仍然是我国乘用车市场里面最大的蛋糕,如果回到年初,2014年轿车市场占据整个狭义乘用车市场的67.7%,高于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对于车市来讲,销量所在之处,努力之处是个铁律。
尽管销量增长达到了20%,MPV市场增速放缓也出现了明显的趋势,碍于庞大的用车空间和灵活性,高端MPV市场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而中低端,尽管包括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宝骏等诸多品牌投放了中低端MPV车型来吸引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这部分的消费驱动已出现市场结构性疲软。
SUV市场,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态势,特别是在二胎放开的情况下,这个势头还会持续增长,以中低端SUV为代表的车型,会持续拉动这个市场前行,这个市场的占比已经达到了22%,但随着平均燃油消耗政策、消费结构等变化,车企也会在这部分进行调整,后续也会持续平衡。
如果不出意外,最终的结果,轿车市场仍然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而汽车制造商这方面努力,特别是在细分市场的努力,我们清晰可见。
昨天,上海通用汽车推出一款新车威朗,在朋友圈内讨论热烈,事实上,一周前大家都在讨论这款车的定位,不仅仅是速腾出现什么样的竞争,而是自身如何处理凯越、全新英朗、君威、君越等别克产品线,无论是杂定价上,还是产品配置上,这款位于全新英朗和君威之间的车型,有着自身竞争的端倪在里面,而笔者理解下来,这是竞争加剧后,为了更多的潜在消费者而进行的一场重叠、细分战略,家族化来争取整体的更多份额。
这个现象在另外一家制造商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媒体曝光了东风雪铁龙BZ3车型谍照,朋友圈在讨论这款车与世嘉的关系,而早些时候媒体报道的情况是,BZ3将在2015年11月-12月上市,据消息称,这款车定位更确切一些,也是C4家族下一个细分市场的车型。对于整个C4家族来讲,东风雪铁龙BZ3是包括C4 picasso、C4 aircross、C4 Cactus等产品链组合拳的一部分,这种产品投放模式,更多的还是针对当下的轿车市场,通过细分空间来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众车企在拼刺刀过程中需重视产品属性和服务
前些时候,关于乘用车市场,包括笔者在内的诸多文章都在谈论技术,仔细回顾这些情况,在用车的时候,大家更关注的是产品属性,大家很少关系这款发动机是否采用了直喷发动机技术,他们只关心动力是否足够、百公里油耗几个油,而在变速箱上,他们也很少关注多少个档位,而是关注换挡的时候是否平顺。
所以,在整个乘用车市场中,特别是正在下滑、且市场容量巨大的轿车市场,如何去抓住消费者的心,更应该理解的是如何去换位思考理解消费者的心情,产品属性、以及服务。
产品属性是让我们更多重视产品本身,放弃原本的技术名词,而更关注消费者傻瓜式的用车体验在,这点对于消费者、对于设计师、对于战略定位都极其重要。
服务则是让消费者认同汽车产品的售后,产品不是一次性交易,售后服务会给予消费者带来最直观的感受,这点影响到整个产品品牌的建立,也影响这些车主后续的选择,与其做一锤子买卖,长远的生意和品牌达到更值得去用心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