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搜狐汽车 > 车文化 > 文化人物 > 汽车历史

本田神话缔造者为何被称为“老爹”

  汽车有文化|文  微信号:Autocul

  汽车有文化,每天文化一点点;让汽车与科技、时尚、艺术、娱乐等领域跨界对话。

  

  提起本田,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本田技术研究所是日本乃至世界汽车业的佼佼者,它的发展历程也一度被赞为“本田神话”,而创造了这一神话的正是本田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

  20世纪60年代初,本田宗一郎开始进军汽车行业。1975年研制出能够保证汽油充分燃烧并节省汽油的复合可控旋涡燃烧的汽车装置,使本田汽车成为世界汽车产品的佼佼者。1980年底,本田宗一郎获得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颁发的荷利奖章,成为继亨利·福特后世界上第二个荣获该奖章的汽车工程师。

  作为本田的创始人和第一任总裁,本田宗一朗以其过人的胆识和埋头科研的精神,不仅把本田公司从一个修理摩托车的小作坊发展成为世界头号摩托车跨国公司和大型汽车生产企业,还创造了赋予本田技术和活力的本田文化——独创性、为自己工作、人尽其才、不怕失败、顾客至上,而这不仅是本田的精神内核,更是本田宗一郎一生的写照。

  小试牛刀:从汽车修理厂到 “东海精机”

  1906年11月7日,本田宗一郎出生在日本滨松市磐田郡光明村。父亲是个铁匠,因此很看重时间,讲究“趁热打铁”。在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宗一郎虽然调皮爱玩,但却逐渐养成了严守时间的习惯,“趁热打铁”也成为他日后创业和经营企业的重要原则。同时,在耳濡目染中,他对机车产生了兴趣。小时候,当他第一次看到汽车时,简直入了迷。他在传记中曾提到:我忘了一切地追着那部汽车,我深深地受到震动,虽然我只是个孩子,我想就在那个时候,有一天我要自己制造一部汽车的念头已经启动了……

  这个念头使宗一郎早就下定决心,小学毕业后就要到东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碰巧的是,一天他在父亲订的《自行车世界》杂志上,看到了一则招工广告,便马上写了应聘信。通知书很快就寄来了,宗一郎如愿以偿来到东京,进入了一家技术商会汽车修理厂。在技术商会长达6年的时间里,宗一郎注意学习,很快掌握了汽车的全部修理技术,还懂得了在工作认真负责的同时,必须对待客人热情,才会有生意的来源,也造就了本田让顾客满意的理念

  然而,这时的他,早已不满足当一个雇工。于是他返回故乡,用老板给的200日元作为启动资金,挂起了“技术商会滨松支店”的招牌,虽然只有一名职工,但也算开始了自己独立的创业生涯。开业后,宗一郎凭一手精湛的修车技术很快赢得了顾客好评。生意越做越大,修理工也增加到6个人。

  可出人意料的是,宗一郎却在这时突然向职工提出放弃汽修业务,转行生产汽车零配件。之所以有这个转变,并不是他的突发奇想,而是因为经过仔细的市场调查,宗一郎发现汽修业的竞争愈来愈激烈,但零配件供应却日益紧缺。目光敏锐的他大胆地在这个时刻提出调整方向,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也是他“趁热打铁”经营理念的首次展现。

  1937年,宗一郎成功地制造出了汽车的关键零配件活塞环。宗一郎给自己的公司起名为“东海精密机械公司”,简称“东海精机”。同样于这一年成立的以生产卡车为主的丰田汽车工业公司,则成为东海精机活塞环的主要买主。这时正处“二战”时期,虽然宗一郎对战争一点都不赞同,但在战争经济的刺激下,“东海精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过,由于在资金和原料方面一直受大客户丰田的制约,这使得宗一郎不是很满足,他决定终有一天,他要自立门户。

  屡败屡战:历经挑战缔造“本田神话”

  战后的日本满目疮痍,由于美军的轰炸和关东大地震,军需工厂“东海精机”已不复往日荣光。于是,宗一郎将自己拥有的股份全部卖给了丰田,从零开始,准备搞纺织机器。他盖了座160平方米的房子,并挂起了“本田技研所”的牌子,着手改良织布机。但是,很快就陷入了僵局。

  由于投资太大,卖股份所得的一笔资金已所剩无几,而新织布机还没试制出来。于是他想到了最初的梦想——制造汽车,但汽车比织布机更费资金。这时,他又想到了摩托车。因为当时陆军通信设备上的微型发动机已经不上用场了,都堆在仓库里。宗一郎得知这一消息后,想着可以把它买下来,作为动力安装到自行车上,制成摩托车。就这样,“吧嗒吧嗒”机动自行车诞生了。

  

  由于当时交通混乱,车辆拥挤,城里人渴望有属于自己的便捷交通工具,而农村里的人也想有好的工具把米、菜从农村运到城里贩卖。所以“吧嗒吧嗒”机动自行车一问世就博得好评,第一批产品也被抢购一空。

  为在摩托车领域站稳脚跟,本田宗一郎决定生产真正意义上的摩托车。1948年9月,他正式组建了“本田技术研究工业总公司”,并自任社长,从此揭开了本田大发展的序幕。为了研制新车,在A型车的基础上,宗一郎又以更大功率的发动机为目标,相继研制出性能更好的B型、C型发动机。装有C型发动机的自行车参加了东京日美对抗赛,并获得了胜利。继而,宗一郎又向自己的纪录挑战,研制出D型——一种98cc、2.3匹马力的发动机。他认为挑战和改良相结合,就会产生出不可估量的动力。在一次次的改良下,他终于试制出第一辆新车,并命名“理想号”,意寓“以速度寄托自己的理想”。这是从自行车到摩托车的一次质的飞跃。同年,宗一郎也因此成为日本最年轻(46岁)的“蓝绶带奖章”获得者。

  然而,宗一郎并没有停下挑战自己的脚步。1954年,日本受到严重的经济危机的影响,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步调减缓,本田技研工业总公司也陷入困境。就在这时,本田宗一郎却做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决定——参加TT大赛。TT大赛是当时国际上超一流的顶级摩托车赛事,地位相当于现在的MotoGP赛。能够在TT大赛上获胜,对摩托车生产厂家来说是最高的荣誉。虽然倍受质疑,但宗一郎认定的事情,从不改变,他要放手一搏。TT大赛对于他来说不是荣誉,而是商机,只有参加TT大赛并且取得优异成绩,才有可能从意大利人、德国人手中夺取全球摩托车市场,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追求,这是他最终的目的。

  1958年,凝聚了宗一郎许多心血的第一辆(125毫升,双缸)赛车终于诞生。1959年,首次参加TT大赛,在125毫升级别获得第六名,1961年获得冠军。本田宗一郎终于把理想变成现实。本田在国际摩托车赛事的节节胜利彰显了本田技研工业总公司不断提升的技术水平,为本田摩托车在世界上赢得了声誉。

  在摩托车领域的成功再次激起了宗一郎的斗志,并开始向最终梦想进发。1961年,他开始研制高性能赛车,并准备参加世界汽车业最高水平的F1大赛。不出所料,这次他又受到了质疑,但他仍一如既往的坚持自己的决定。第一次参赛,结果十分糟糕,可宗一郎并不气馁,他鼓励大家说:“九十九次失败后必将在最后一次取得丰硕成果。”果然,本田赛车于1965年在欧洲赛程中终于获得了冠军。这一胜利,意味着日本的汽车制造技术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然而,正在本田的汽车事业不断发展的时候,1970年12月,日本公布了“马斯基”,即限制汽车排放废气法。该法规最早是由美国人马斯基提出的,日本人借鉴实行,但它的废气排量规定值为美国的十分之一,非常严格,对于汽车厂家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要通过“马斯基法”,关键要开发出合格的发动机,汽车生产厂家能否继续生存下去,关键在此一举,同时这也是一种社会责任。这次,宗一郎再次直面挑战,亲临第一线,指挥开发研究工作。他和年轻的技术人员一起收集资料,查阅文献,终于在1972年10月成功地开发出符合法规的CVCC发动机本田技研工业总公司也受到美国环境保护局、全美科学协会的高度评价。

  1973年,本田公司正式采用CVCC发动机生产“西比古”轿车,第二年又推出“阿科德”(雅阁)轿车。自此,本田的汽车王国开始大踏步地走向世界,这既来源于宗一郎“趁热打铁”的胆识和“技术狂人”般的发明,更与其先进的经营理念密不可分。

  自由平等:“接地气”的本田管理模式

  与多数日本企业家不同的是,出身底层的本田宗一郎,有着更为先进的经营理念。在企业员工管理上讲究充分尊重个人、公平合理受权,在产品研发和销售上则坚持顾客满意的原则。

  在宗一郎平等自由的“接地气”管理理念下,本田既无官僚色彩,也不存在系和宗主义。在技术面前更是人人平等,没有上下级的区分,还经常发生被称为“下克上“的事情。在汽车发动机由空冷改为水冷时,由于本田宗一郎是空冷的绝对拥护者,年轻职工竟采取“罢工”方式进行抗议。在看到水冷式的优点后,本田发出了“今后是年轻人的时代了”的感慨,从而决心退役。在开发集成电路过程时,同样发生过对本田宗一郎“造反”的事件。当时已经是顾问的宗一郎不喜欢电子技术,认为电气用眼睛看不到,技术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但是机器人开发小组不顾本田宗一郎的反对,完全独立开发出第一流的焊接机器人和生产线系统,在事实面前本田不得不低头。

  此外,为了保证权力确实能够交给有能力的人,在公司创建之初本田宗一郎就规定,在企业中担任领导人的亲属一律不得进入公司工作。本田变成大企业后这个原则依然保留着,中途录用者占职工人数的一半,实施混血主义,以保持公司的创造力。而进入公司后,无论是高级干部还是一般职工均以“先生”相称,而不是以职务相称。公司董事没有个人单独的办公室,而是采取同用一个大房间的“董事同室办公制度”。本田曾说过“社长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和科长、部长、菜刀、盲肠(菜刀和盲肠在日语里发音的末尾与社长、科长等词语相同)没什么分别。总而言之,无非是一个记号而已”。因此,公司的员工都亲切地称呼本田宗一郎为“老爹”。

  不仅如此,本田的高级干部一般到50岁就会为后来的年轻人让位,以最大限度地尊重年轻职员。在这方面,本田宗一郎这位“老爹”更是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1973年,刚刚66岁的本田宗一郎选择退休,把位置留给后来的年轻人,而这个接班人不是自己的任何亲戚,只是一个普通的技术专家,这件事几乎惊动了整个世界。但宗一郎却认为,企业是社会的,而不是个人所有的。他曾说过:“人生就像是驾驶飞机。技术上也没有什么,只要会掌舵,起飞并不难。要紧的是降落的时候,如果操纵失败,那就血本无归。”“我希望,在人生的最后一段,当要降落的时候,能够平稳地落地。如果能被赞为名驾驶员,那就再好不过了。”

  事实证明,本田宗一郎确实是个“名驾驶员”。多少次困难挫折,他都在紧急时刻平安度过,他和战后的日本,一起走过了经济腾飞和辉煌,缔造了一段“神话”。而他自己却没有“居功自傲”,反而还很低调。他生前曾留下遗嘱,认为汽车制造商死后也不能因为举行豪华的葬礼而导致交通阻塞。事实上,遗属们也尊重他的遗愿,而没有进行排场很大的葬礼。甚至,有人传言本田宗一郎在晚年曾后悔将本人的名字用在公司名称上,因为他一直认为企业是社会的,而不是个人所有的。然而,实际上,这个“神话”缔造者不仅给社会创造了一个企业,更是屡败屡战、自由平等、人尽其才、顾客至上的企业文化。

  

auto.sohu.com true 搜狐媒体平台 http://auto.sohu.com/20150701/n416016010.shtml report 13905 汽车有文化|文微信号:Autocul汽车有文化,每天文化一点点;让汽车与科技、时尚、艺术、娱乐等领域跨界对话。提起本田,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本田技术研究所是
车图社

车图社

汽车最新实拍图片、官方图片。

娱车有关

娱车有关

与车有关?娱车有关!从汽车科技聊到文化。

汽车咖啡馆

汽车咖啡馆

汽车产业深度报道,权威信息解读。

凹凸榜

凹凸榜

用数据告诉你传播、品牌背后的真相,提供独立、专业的价值标准。

中国交通频道

中国交通频道

广泛的综合性交通多媒体发布平台。

极车制造

极车制造

解读前沿汽车科技,剖析精密造车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