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商业评论》记者 张硕
继上海首开平行进口汽车业务后,广东自贸区、天津自贸区也先后加入试点,不少综合型电商平台和汽车垂直电商平台也陆续开始涉足平行进口车业务。但随之而来的市场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据了解,上海自贸区试点平行进口车业务开始后第一个月仅销售了20辆汽车。经过半年的时间,上海自贸区17家企业的平行进口车订单数量不足100辆,而真实的交车数字仅有几十辆。那些挂在网上标注“平行进口”的豪华车也很“冷清”,其月销量纪录非0即1。
除了价格优势不明显,不履行汽车三包是平行进口车市场发展的重大障碍之一。在平行进口汽车领域,能够做到既方便又真正履行“三包”承诺的经销商寥寥无几。
部分进口商和销售商由于售后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原因,未严格履行汽车三包责任,消费者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制约了平行进口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消费者对平行进口汽车的投诉率居高不下,约占总投诉量的33%左右。
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副主任王琰博士在今天下午举办的上半年全国汽车信息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平行进口车质量担保现状主要有三种情况。
现状一,自保或无保。所谓自保就是经销商自建维修网点,但数量有限,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运行成本高,而且质保范围与三包规定不一致。无保就是消费者无任何质量担保,出现问题自费维修,这是平行进口车引发消费者与经销商争议的主要起因。另外,由于不同销售地区配件的标准不同,缺少专业的售后保障,平行进口车还可能遭遇“修也没法修”的尴尬。
现状二,有实力的经营者从营业额中自抽资金作为售后服务储备资金,当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随时抽调使用。但是由于资金容量小,风险承受能力较低。
现状三,保险。目前平行进口车的三包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范围减小:担保的零部件范围少于三包规定;2、没有退换:只有“一包”,排除退换车;3、时间缩短:一部分零部件担保期短于包修期;4、没有网络:无法建立覆盖全国的维修服务网点。潜在问题是索赔难,容易发生争议,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平行进口汽车经营者切实履行汽车三包责任,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6月26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平行进口汽车三包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制定汽车三包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具体负责汽车三包险试点工作的推进落实。
通过开展汽车三包险试点,健全产品质量安全多元救济和产品侵权责任制度,发挥保险公司维修网络、理赔服务等优势,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平行进口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各平行进口汽车进口商、销售商可根据需要采用投保汽车三包险的方式参与试点工作,严格履行汽车三包规定的法定责任义务,努力营造规范、有序、健康的平行进口汽车市场环境。
《汽车商业评论》认为,逃避三包、降低销售价格是“短视”行为。平行进口车经营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式履行三包责任,目前来看,三包责任险是成本较低、行之有效的手段。
(如欲阅读更多内容,请搜索并关注“汽车商业评论”官方微信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