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搜狐汽车 > 新闻 > 行业新闻 > 行业动向

汽车业“路人甲”的逆袭

  《汽车商业评论》记者 杨锋磊

  在乘用车市场中,柴油车因种种原因和限制一直是个“路人甲”,属于跑龙套的角色,未来,它或将有逆袭的机会。

  在不久前工信部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详解版中已明确提出:推动柴油发动机在乘用车上的应用。

  工信部之所以提出发展柴油乘用车,一方面是因为柴油乘用车具有突出的三大优势:经济、清洁、动力强劲;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柴油车的占比较低。

  

  1892年,鲁道夫?迪塞尔发明了柴油引擎。不到十年时间里,柴油引擎凭借其极高的效率,成为了汽油引擎强劲的对手。此后,他即开始着手促进柴油引擎的小型化。1927年,柴油喷射系统批量生产,让柴油卡车进入人们的生活。随后,越来越多的轿车也使用柴油作为动力。

  在小型轿车上,柴油版比汽油版百公里油耗低大约30%,而在一些大型的SUV车型上,这一油耗优势能达到惊人的40%以上。在同等级的车型对比中,柴油车的油耗甚至低于汽油混合动力车型,例如一辆2.2L马自达6 SkyActive-D 与一辆1.8L丰田普锐斯GHybird的百公里油耗均为3.9L。

  随着柴油引擎技术的不断发展,排放水平也显著降低。现代柴油车较之20年前,氮氧化物排放减少了约96%,颗粒物排放减少约98%。满足欧六排放的柴油发动机尾气已经比我们现在呼吸的空气都要清洁。此外,与同类汽油车相比,柴油车的动力扭矩平均约高出40%。

  目前,我国柴油车的比例不足1%,而在欧洲这一比例一直维持在50%以上,法国和西班牙柴油车的比例甚至高达70%以上,在德国有90%以上的出租车和80%以上的SUV都是柴油车,韩国的柴油车比例也达到了35%以上。

  我国柴油车的发展空间巨大是毋庸置疑的。

  不过,在此之前,国人的印象对柴油车还停留在冒黑烟、噪音大、振动大的印象,加上油品质量不合格及担心作为战略物资的柴油供应的不足,柴油乘用车一直被限制使用,例如北京广州等一些国内城市对柴油乘用车不予上牌。

  博世汽车柴油系统有限公司销售总监茅淳渊告诉本刊记者,柴油车除了在部分城市上牌问题还未得到改善外,其他问题基本已经解决。

  首先,公众对于柴油车的认知不断改善,在2002年,中国市场上能买到的柴油车车型只有两种,选择范围非常小。目前,这一数字增长到了86种,柴油车车型的增长反应了国内市场对于柴油车需求的不断增长。

  其次,从油品品质来看,近几年中国的柴油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车用柴油的含硫量在不断降低,今年1月1日起国IV的车用柴油含硫量小于50PPM的柴油在全国已经实施。

  在一些发达地区,比如说北京上海、江苏以及广东部分地区已经提前实施了国V标准。此外,对于东部的11个省市也列出了计划,到2016年1月1日会供应国V的车用柴油,这种柴油的含硫量小于10PPM。

  第三,中国正在经历一个从柴油短缺到柴油过剩的过程,这个趋势非常明显,整个市场对汽油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而对柴油的需求量相对来在降低。一些传统使用柴油领域的地区,对柴油的需求量也在下降,比如铁路电气化、一些用柴油的机械燃油效率的提升、渔业用柴油的减少以及其他措施都使得对柴油的需求在降低。而炼油企业每炼一吨原油就会产生一定比例的柴油和一定比例的汽油,在汽柴比短期内不会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为满足整个乘用车市场对汽油的需求,会相应地生产出越来越多的柴油。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的主要油企在他们的中长期规划中,都把乘用车柴油需求列入重要任务之一,以此来看,柴油短缺已经成为历史,未来只会有越来越多的柴油供乘用车使用。

  而从国家的政策来看,根据即将于2015年实施的第三阶段燃油消耗限值规定,车企的平均油耗需降到6.9L,到2020年,将实施第四阶段燃油消耗限值规定,所有整车企业的平均油耗要达到每百公里5L,这个目标非常具有挑战性,一些企业甚至难以达到。因此,很多汽车企业将目光转移到了柴油车,今年以来已有包括上汽在内的近10家车企将柴油车正式立项,《汽车商业评论》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量产柴油乘用车推出。

  工信部最近公布的《中国制造2025》详解版中,在关于节能汽车方面实际上已经给出了明确的发展路径,节能汽车主要涵盖先进汽柴油汽车、替代燃料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具体包括整车轻量化技术、低滚阻轮胎,车身外形优化设计;柴油机高压共轨、汽油机缸内直喷、均质燃烧和涡轮增压等高效率发动机,提高热动能量转化效率;商用车自动控制机械变速器、高效变速器、节能空调、起停技术和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的研究优化。

  无疑,在这些实现节能的诸多技术中,在汽油发动机提升能耗的空间越来越小的情况下,柴油乘用车的应用已成为当下汽车企业实现第四阶段油耗限值的切实有效的途径。同时,国内车主对SUV车型和MPV车型的偏好也为环保节油的柴油车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尽管从《中国制造2025》的宏观规划上已经提出了鼓励柴油乘用车,但这只是在生产领域所做出的努力和指引,柴油车想要实现逆袭,还需要市场层面尤其是政府监管层面的放行,因为目前实施柴油乘用车限制的城市尚未有对其松绑的政策出台。

  我们认为,随着政府排放标准的不断升级,在柴油乘用车能够满足排放标准的情况下,未来的松绑是迟早的事情。

  例如北京环保局2013年9月发布的《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3-2017年)重点任务分解措施》中提出,力争到2016年实施京VI排放标准,并且可能采用美国版的第六阶段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对轻型汽油车和轻型柴油车的标准同样严格。这将意味着,2016年轻型柴油车或将能在京上牌销售。

  由此看来,从第六阶段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实施开始,柴油车将很可能成功逆袭。

  (如欲阅读更多内容,请搜索并关注“汽车商业评论”官方微信获取更多信息)

auto.sohu.com true 搜狐媒体平台 http://auto.sohu.com/20150730/n417852201.shtml report 6131 《汽车商业评论》记者杨锋磊在乘用车市场中,柴油车因种种原因和限制一直是个“路人甲”,属于跑龙套的角色,未来,它或将有逆袭的机会。在不久前工信部发布的《中国制造2
车图社

车图社

汽车最新实拍图片、官方图片。

娱车有关

娱车有关

与车有关?娱车有关!从汽车科技聊到文化。

汽车咖啡馆

汽车咖啡馆

汽车产业深度报道,权威信息解读。

凹凸榜

凹凸榜

用数据告诉你传播、品牌背后的真相,提供独立、专业的价值标准。

中国交通频道

中国交通频道

广泛的综合性交通多媒体发布平台。

极车制造

极车制造

解读前沿汽车科技,剖析精密造车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