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美国《财富》杂志公布了2015年世界500强排行名单,中国汽车企业共有6家入围,按排名依次为上汽、一汽、东风、北汽、广汽和吉利。其中营业收入连续5年大幅上升的上汽,在今年更以60名的排位跻身世界百强行列。
其余汽车企业的排名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连续3年入围500强的北汽今年排名提升了41位,成为排名上升最快的车企。
从数据上来看,上汽仍旧稳坐龙头位置,较之2014年,不仅排名提升了24位,其营业收入在今年也提升至了102248.6百万美元(约6351亿人民币)。
紧随其后的是同样前进了4名,分别以80194.5百万美元(约4981亿人民币)和78978.6百万美元(约4906亿人民币)的营业收入,位列第107和109位的一汽集团和东风汽车。
北汽集团成了年度黑马,不仅排名上升最快,而且还以50566百万美元(约3140亿人民币)的营业收入实现了业绩与排名的“双提升”。
500强的排名高说明企业的资产规模大,其净资产实力雄厚,然而这却未必意味着企业赚钱多。就国内来说,上汽以102248.6百万美元(约6351亿人民币)的营业收入位列排行榜第60位,可是比起利润率,上汽却以4.44%败给了收入仅80194.5万美元(约4981亿人民币),利润率却达到5.30%的一汽集团。
除了上汽和一汽,剩下四家500强车企的利润率也并不理想,东风利润率为2.03%,北汽和吉利利润率分别为1.62%和1.10%。相比之下,广汽集团数据可以称得上惨淡了,其利润率仅为0.86%。
在跨国车企中,虽然大众仍然是全球营业收入最高的车企,但丰田却成为全球最能赚钱的汽车公司,其利润高达197.67亿美元,超过大众的145.72亿美元。
在营业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利润率却持续走低,这种现象究竟是如何造成的呢?简单来说,是大企业利润增长落后于营业收入和资产增长速度所造成的企业“虚胖”,这一点,在制造业企业体现的尤为明显。
相比之下,丰田尽管排名并不出彩,却能够维持高利润率的事实,在整体处于“虚胖”状态的国际汽车市场中就显得尤为可贵了。那么,丰田究竟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呢?这就要归功于“丰田精益生产方式”了。
所谓“精益生产”,是对由人、设备材料和信息等要素组成的工作系统进行整合、设计和改进、优化,其理念是杜绝浪费任何一点材料、人力、时间、空间、能量和运输等资源,也是丰田生产方式最基本的概念。
降低成本,最大化地利用一切资源是日本工业的显著特点,也是丰田汽车的一贯原则。一方面,丰田用不断削减的成本计划保证企业盈利;而另一方面,在出口这一问题上,丰田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营销策略。
有别于其他国家汽车品牌一味地将其自主品牌推出国门,相对被动地等待消费者接受的做法,丰田在全球各大汽车市场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进行严格的客户需求分析,量身打造能够满足当地需求的汽车,使得其在海外市场获得了极大成功。
尽管从数据来看,中国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整体走势令人振奋,但提高利润率仍是保证企业在今后长足发展的关键所在。如何在世界排名提升的同时,稳步提升企业利润率,中国汽车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张露 汽车圈_中国青年报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