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商业评论》记者 张嫣
“特斯拉用硅谷思路而非底特律方式,颠覆了汽车业”。
仅仅从这句话本身的含义来讲,《汽车商业评论》并不同意,特斯拉远没有颠覆汽车业,硅谷思路也是语焉不详,在此或许更多指互联网思维,但本质上特斯拉并非什么互联网汽车。
但是为什么在8月1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中国信息化百人会联合举办的大变革下的创新与融合——“互联网+汽车+交通”高峰论坛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中国信息化百人会顾问陈清泰会这样说?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中国信息化百人会顾问陈清泰
他的矛头实际上是直指中国汽车行业的准入管制。他认为,面对互联网+的浪潮,全行业应该进行反思,因为“中国如此庞大的汽车产业,我们已经输不起了”,“汽车是一个充分竞争的产业,在‘互联网+’时代应该欢迎新的进入者,准入管理应该较大幅度的放宽”,应该允许汽车企业实现那种苹果式的或者是小米化的生产,即使苹果与小米没有工厂,但却可以生产出全球著名的产品。
确实,在此意义上,特斯拉造车对于中国汽车业的管理者们是有警钟意义的,但我们的理解不能停留在这里。
《汽车商业评论》在7月12日的官方微信文章《取经中国的日本低速电动车是如何被市场摒弃的?》和6月18日的官方微信文章《全民造烂车的时代即将到来!》中提到当下对新能源汽车准入条件设置的一些疑虑,毕竟,生产一款手机的技术壁垒,与生产一部轿车并不能相提并论。
我们认为可以对新能源汽车准入条件放开,不必要求那些传统汽车的四大工艺齐全,不必要求所谓的“双100”,在当前条件下,只要求在安全碰撞成绩上进行严格限定,就能够解决上述诸多问题。陈清泰的放宽准入的呼吁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陈清泰之所以对传统汽车公司的态度似乎苛刻,实际上这里面有着恨铁不成钢的因素。他承认,汽车产品有较高的技术门槛,汽车生产有非常复杂的流程和技术体系,互联网公司的进入会遇到很大的壁垒。汽车企业理应走在前面,“但是根据我们的观察,汽车企业在这方面的反应和行动差距很大”。
他表示,有一些企业,“虽然规模很大,但是缺乏技术创新的基因,缺乏技术的积累,缺乏技术主导的勇气,缺乏利用信息化机遇实现弯道超车的意愿”。如今,“汽车行业的重新洗牌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谁能够成为胜出者”。
这不仅仅表现在新能源汽车上,此次会议上,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全国政协常委欧阳明高在演讲中表示中国智能汽车发展水平也是堪忧。
他说,国际上智能汽车发展迅猛,主要的汽车厂商在2020年前后均会将自动驾驶技术就绪,“与之相比中国的差距比较大,无论在技术水平、基础设施的规划、整个的政策和测试规范等等方面都有很大差距”。
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欧阳明高透露,“十三五”期间,国家将通过跨行业、跨领域的协同开发,尽快实现中国自主的智能驾驶汽车平台技术,以应对国际上汽车技术的新一轮竞争。
▍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全国政协常委欧阳明高
其次,将建立起完善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研发体系和标准法规体系,促进智能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
此外,则将以纯电动汽车为平台,在专项中进行电池、纯电动汽车、智能化的联合研发。
2020年目标是让新能源车拥有与燃油车竞争的能力——纯电动汽车百公里电耗降低20%,A级车达到12度每百公里,“产业化后续驶里程达到200—250公里的小型纯电动汽车,取消补贴也可以跟燃油车竞争,这是我们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
自动化技术的目标则是,在2020年,开发出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的平台技术,电动汽车智能化水平达到SAE三级,就是在高速公路可以无人驾驶,要实现百辆级电动自动驾驶汽车、千辆级智能驾驶辅助电动汽车示范运行。
《汽车商业评论》当然乐见其成,但是考虑到中国的各种现实限制,我们认为前路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