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汽车新闻 > 国际企业

大众汽车携经典车 亮相"雁栖岛优雅车展"

2015年09月17日11:04
来源:搜狐汽车
第2页 :吕柯(Dominic Lyncker)专访
    Dominic专访

  1. 您对中国目前的经典车文化的发展有何看法?

  在这次雁栖湖优雅车展上大家可以看到中国其实有很多的经典车,而且中国公众对经典车的兴趣程度也与日俱增。当然,经典车是汽车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能够让我们目睹这些车型所带来的文化传承。所以,人们十分有必要了解现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历史,技术的发展过程以及汽车的质量好坏。这些车虽然已经有50年的历史了,但仍然可以在公路上驰骋,比如说我背后的这辆兰博基尼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2.相比德国这样汽车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中国的汽车文化刚刚开始,请问您对中国的汽车文化发展有什么建议?

  中国的汽车文化开始于30年前,作为车主直接接触到汽车的这部分人群相比德国来说年轻很多,所以相较于拥有100-110年汽车历史的德国来说,中国汽车文化的发展是十分有趣的。对于大众汽车集团来说,我们在三十年前进入中国市场,现在也非常开心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对汽车的-历史、发展以及过去的先进技术产生兴趣。我们希望能够参与更多类似的经典车展,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经典车型,此次活动之后也会参与到汽车博览举办的中国国际名城经典汽车巡礼当中。在接下来的两周里,我们希望能将所有的这些经典车带给公众,让公众尽可能地与这些车亲密接触,使大家跟我们一起享受驾驶这些汽车的快感。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希望能够促进中国汽车文化的长足发展。

  3.您在中国对于经典车的推广有何计划?比如在德国有专门的大众汽车博物馆以及大众经典车杂志,请问您在中国是否有类似的建设计划?

  在过去的3 —- 4年中,我们一直在寻找各种机会将我们的经典车引入中国市场,并在各种经典车拉力赛上展示它们。目前我们已与不同的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将来我们也会继续寻找合作伙伴;同时我们也十分高兴能看到各种发展中的平台参与其中。当然,在中国法规允许的情况下,我也有兴趣将一些车永久地留在中国。

  4.在德国和欧洲,有关经典车的车展和赛事历史比较久,也有很多人参与。但中国在这一方面却刚起步不久。对于在中国如果想进一步推动经典车展的发展,您有什么建议呢?

  很明显,与汽车历史较短的中国相比,德国和欧洲的经典车活动是相对成熟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经典车活动也在大量崛起并不断发展;世界各地的汽车生产商也将各种经典车型带入中国,让消费者和车迷们近距离接触这些车。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希望能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与雁栖岛优雅车展以及其他车展都有合作关系。希望在未来能够在中国见到更多的经典车。我们也会努力将这些车带给消费者和车迷们,使他们能亲眼见到,亲身体验到这些经典车的魅力。未来我们会参与更多的经典车展,期待能将经典车的珍贵历史文化带入中国。

  5.今年是大众集团首次参加雁栖岛优雅车展,您个人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这次的确是我们第一次参加雁栖岛优雅车展,我们为此从欧洲带来了两款经典车型。左边的这一款是奥迪quattro A2跑车,这是一款真正的四轮驱动汽车,虽然不是第一批生产的,但也成为了奥迪系列的标志产品。而这辆1965年生产的兰博基尼350 GT已经有50年的历史了,是一款双座高性能跑车。这部车的线条十分优美,它的组成、造型以及制作工艺无一不让人眼前一亮。今天,我们很高兴把这些车型带到这里,与其他优雅的车型同台竞技。同样,我们的甲壳虫汽车也拥有悠久的历史,直到现在还在生产。所以我们希望在中国,能够参加更多类似的车展,在这样美好的天气里给更多的消费者和车迷们提供交流信息、分享经验的平台。

  6.在大众汽车集团的众多品牌中,您认为哪个品牌应该专门推广经典车文化?

  这一点其实是很难说的,大众汽车集团有很多品牌,而每个品牌都有属于它自己独有的品牌属性。比如说我背后的甲壳虫车型,最初它是一款价格合理的大众车型,可以用于整个家庭成员的出行,但后来它成为了一个传奇,成千上万的甲壳虫被生产出来并投入使用,全世界都知道这款车的存在。我们也有豪华品牌比如说兰博基尼,这类品牌的客户群体相对来说数量更小,更集中一些。而奥迪品牌运用的科技在行业内也是首屈一指的。我们还有赛车迷心目中的偶像品牌---保时捷跑车,运动型多功能车以及高级轿车,这些车型都深受消费者们的喜爱。所以说要具体列出哪些品牌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希望的是,我们生产的不同车型能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而这些车也能丰富他们的生活。

文本导航

  • 第2页:吕柯(Dominic Lyncker)专访
(责任编辑:张军)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搜狐汽车 | 新车 | 导购 | 试驾 | 行情 | 车型大全 | 产品库 | 经销商 | 二手车 | 车型对比 | 汽车广播 | 手机客户端 | 汽车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