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为中(Zi)国(Ji)经(Gu)济(Piao)忧心如焚的时候,你是否知道有一个行业的订单已排到2016年,甚至2017年?
当你在问A股为何一潭死水的时候,你是否知道有一个行业的兼并重组正如火如荼?
当你还在发愁自己的股何时解套的时候,你是否又知道有的板块已经在默默的向“翻倍”发起冲击?
上述板块正是巴菲特于6年前,李嘉诚于5年前,王思聪于2015年前后共同布局的新能源板块,堪称“首富概念股”。
2009年9月29日,沃伦?巴菲特(前全球首富)宣布以每股港币8元的价格共花费18亿港元认购2.25亿股比亚迪公司的股份,约占比亚迪总股本的10%。比亚迪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龙头企业,即使在今年港股的暴跌中,巴菲特也从未减持过一股比亚迪股份。
2015年8月14日,李嘉诚(现华人首富)斥资约3.4亿元增持港股五龙电动车7.43亿股,占已发行股本约4.06%。根据港交所资料显示,李嘉诚从2010年开始投资五龙电动车,目前共持有五龙电动车约15.93亿股。五龙电动车虽然在香港上市,但其生产基地和市场却主要布局在中国内地。
作为锂电设备领域第一股的先导股份(300450.SZ)于2015年5月18日在创业版上市。上市前夕,王思聪(前华人首富之子)购买先导股份172.89万股,在发行前占比3.39%。按照目前先导股份的股价,王思聪收益超过2.2亿元。
锂电池、充电桩概念股一览(不完全统计)
2015年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元年。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2 .45万辆,同比增长近4倍。2015年1-8月,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12 .35万辆,同比增长3倍。销量超过美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市场,并有望在2015年后长久保持这一地位。
有人也许要问了,既然新能源汽车这么好,为什么不直接买比亚迪、江淮汽车、隆鑫通用之类的股票呢?一个尴尬的事实是,除比亚迪外,绝大多数新能源概念车企该类业务贡献的业绩很小,总体处于开拓阶段。而比亚迪本身已是市值接近1500亿的庞然大物,故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电动车销量在不断增长,产量也在跟风,因此对于上游的锂电池和充电桩来说,近两年的市场需求是确定的。据A股君调查得知,锂电池已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锂电池厂的销售人员只用坐在厂里接电话谈业务即可,都没必要出门推销,很多工厂的订单已排到2016年,甚至2017年。而制作锂电池的原料碳酸锂的价格也一路水涨船高,推动了碳酸锂龙头天齐锂业最近股价的暴力反弹。
而充电桩对于新能源乘用车行业来说,属于“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中的“粮草”,是该行业产业链中优先级最高的一环。9月23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把城市规划布局和建设停车场结合,加快配建充电桩、城市充换电站等设施。新建住宅停车位预留安装充电设施的比例应达到100%,公共建筑及公共停车场不低于10%。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
股价催化剂
(1)国务院有关充电设施的利好政策近期密集发布,新能源企业也不断签下大单,政策和业绩双双护航。
(2)环保将成为未来的主流,随着北京冬奥的申办成功,低碳经济将再次被强调。而近日大众汽车的排放门事件也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性再次强调。
(3)作为低碳经济的代表,新能源行业同时为“中国制造2025”重点规划的十个行业之一,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代表。
最后,可能有人要问,A股君你吹的这么天花乱坠,但如果现在是熊市,还不是然并卵^……
“非也”,研究过7年熊市年度涨幅榜的A股君可以严肃负责地告诉你:在熊市中,并购重组概念依然可以占据年度涨幅榜的一半,是最耀眼的明星。(具体请参照分众传媒借壳概念股七喜控股的逆天走势。)
而锂电池和充电桩概念正是未来一段时期内如假包换的并购重组集中营。原因简单说两点:
一、锂电池和充电桩概念的上市公司规模大多属屌丝级,成长空间巨大。充电桩概念龙头奥特迅目前市值60亿左右;即使占据了国内市场半壁江山的碳酸锂龙头天齐锂业,其市值也没超过200亿,为166亿;有国企改革概念加身的上海普天和西藏城投,其市值分别是113亿和143亿。
二、规模小,带来扩张和抢占市场需要;业绩好,所以不缺钱去收购。事实上,锂电池和充电桩板块近期动作频频。今年4月,充电桩概念次新股易事特收购润湖光伏100%股权;今年5月,多氟利多1.5亿并购红星汽车,打造新能源乘用车完整产业链;同月内,天齐锂业通过全资子公司成都天齐锂业以现金方式收购银河锂业国际,夯实锂电池龙头地位。
目前新能源汽车,比亚迪是当之无愧的龙头。但谈及产业上游,并未有锂电池及充电池的巨头出现。未来,随着新能源乘用车领域蛋糕的做大,上游行业合纵连横将成为必然,也必将会诞生如比亚迪之类规模的行业。让我们共同期待与见证,下一批牛股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