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谷歌公布“谷歌自动驾驶汽车项目”新任CEO John Krafcik,这是该项目自2011年成立以来的首位CEO。据了解,John Krafcik之前是在线汽车销售平台TrueCar的高管,曾任现代汽车北美地区CEO,还曾在福特任职长达十年。这样一位资深汽车人加盟自动驾驶汽车项目,无疑又再度增强了外界对自动驾驶汽车快速投入应用的信心。
热衷无人驾驶技术的不仅是IT企业,2015年10月1日,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在通用汽车投资者会议上谈到“凭借在汽车互联领域几十年的领先优势,我们能够实现突破,重新定义个人出行方式的未来”,并提出“车辆共享”、“概念自行车”、“自动驾驶”等诸多出行新方式,从系统级别去定义未来车辆。
1 车辆共享:多元合作拓展领域
通用汽车宣布了两个车辆共享项目,并且启动了在纽约运营的车辆共享(Let’s Drive NYC)项目,即针对居住在丽思中心(The Ritz Plaza),符合条件的住客们可以使用通用汽车开发的一款手机应用程序预定、使用车辆,住客们每月将获得3个小时租用的电子信用,超出时间,用户只要支付每小时不超过10美元或者24小时75美元再次进行预订。
这个项目有两个看得见的利好:其一、解决大城市停车难、样车贵的问题,诸如纽约这样的城市无论是停车位的价格或者停车费的价格都非常昂贵。其二、解决出行的问题,一小时十美元远远低于出租车、汽车租赁的价格,即便不拥有汽车,能够保证出行刚性。当然,该项目如果顺利实施,其它额外的利润和潜在提升品牌力的利好也是显而易见的。
当然,这种多元化的解决方案,也需要巨头企业之间的合作、交互,2014年,通用汽车最早的城市交通合作项目之一便是与谷歌合作,利用雪佛兰斯帕可Spark电动车作为交通工具测试推行其通勤搭乘共享服务,驾驶员和乘客可以通过在移动应用程序上预设行程与时间实现自动匹配。
车辆共享项目在中国也有案例,2015年5月,通用汽车中国就携手上海交通大学启动了以雪佛兰EN-V2.0电动概念车为开端,为期两年的车辆共享试点项目。而2015年9月中旬,通用汽车中国为普及此车型在年轻消费者中的认知,更是直接把EN-V 2.0作为了大学开学的爱心接驳车辆,向上海交通大学的入学新生展现了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前景。
EN-V 是Electric Networked-Vehicle的简称,EN-V 2.0是EN-V的第二代产品,它是通用汽车融合电动汽车、物联网概念打造的双座电动概念汽车。与其他电动汽车不同的是,EN-V系列电动概念车的研发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环境问题,而是提供从环境保护到交通问题、停车问题、公共交通等领域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EN-V 2.0的主要用途是解决人们出行 “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需求,即着眼对接公共交通,提供从住址到公共交通枢纽的第一公里,以及从公共交通枢纽到住址的最后一公里的交通方案。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解决超级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停车位紧张等问题。
与此同时,通用汽车也在通过不断发展和创新来推动智能和互联驾驶技术的进步,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驾驶体验,最终实现交通零事故。
3 汽车智能化技术正在逐步应用
无论是通用汽车或者谷歌,汽车智能化的终极目标是给我们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同时尽可能多的解放我们的双手。而要实现“交通零事故”,一个重要的基础便是实现车与车之间的互联(Vehicle-to-Vehicle,V2V)。
V2V技术对保障交通安全的应用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V2V为行车判定提供依据,避免人为判定出现的失误。驾驶员有疲劳的时候、路怒的时候,但是V2V车联网技术,可让车辆之间的信息及时、精准的交换,辅助驾驶员控制车辆,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做出的安全车辆控制动作。二是依据信息进行更多的安全控制。特别是变道、制动等方面,通过车辆自身的主动控制,避免事故的发生。
未来,随着物联网技术进一步发展,或许会围绕智能汽车打造一个交互、安全的生态系统,V2X技术会逐步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交互,在交互的过程中,数字化现实的交通系统,甚至数字化我们的生活,畅想一下,当你驾驶智能汽车行驶在一个陌生城市时,通过V2X邂逅新朋旧友,这将会是非常棒的社交体验,甚至有望取代当下微信等成为主流社交工具,科技的终极目标是成就生活之美,汽车智能技术将会表现的淋漓尽致。
智能化的技术也并非只存在纸面上,随着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越来越多的产品逐步应用,2005年,通用汽车开发并定义了全球第一个车辆互联沟通技术。这项技术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及无线技术的全方位物体定位传感器,为车辆提供自动安全功能,如更换车道预警、盲点探测、急停、正面碰撞警告(自动刹车)和路口碰撞预警。
同时,通用汽车承诺将V2V技术投放市场,在将在2017款产品上首次应用该项技术。而EN-V 2.0自动驾驶版目前已经应用了相应的自动驾驶技术,设定目的地后,它可以自动启动、自动跟车前车、制动、以及速度控制,在路上遇到行人时主动停车避让,为驾驶者带来全新的驾驶感受,虽然这项技术还不能算是成熟的无人驾驶技术,但它已经具备了无人驾驶技术的雏形。
4 汽车智能化技术需要更大范围支持和拓展
更进一步来讲,汽车智能化只是整个智能交通的一环,更大范围内的体系建设需要从国家层面的推广,我们也看到多个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2014年,美国交通运输部高速公路安全局(NATSA),申请将V2V列为美国小型车辆的标准配备,这是继安全气囊、安全带、儿童安全座椅后第四项行车安全标配零件。
2000年,中国“智能交通系统(ITS)协调指导小组及办公室”成立,从国家层面开始重点推进这项工作,此后,国家科技部在“十五”科技重大专项中设立“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开发和示范工程”项目,以中心城市和高速公路应用项目为核心开展科技攻关和应用示范,它包括8大发展领域,分别为交通管理与规划、电子收费、出行者信息、车辆安全和辅助驾驶、紧急事件和安全、运营管理、综合运输、自动公路。
从这个层面来讲,汽车智能化是整个智能交通中的一个环节,更深度的智能交通还需要包括政府、汽车制造商、其它企事业单位在更大范围内协调工作,我们也期待在十三五计划中能够看到更多内容。
汽车智能化在解决安全、交通问题的同时,也更新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汽车企业将在汽车智能化领域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让我们拭目以待。
最懂技术、最懂新能源汽车的自媒体矩阵!
关于vechiclenews
汽车新闻是一群技术人、媒体人的自留地,欢迎老朋友分享,新朋友扫描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