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起来,半个北京城冒黑烟,交警直冲喊:“孙长老,收了神功吧。”
当我们天真的以为郭德纲的“三蹦子”仅仅只是个令人捧腹的段子的时候,滴滴正在把搞笑的段子变成“残忍”的现实。
滴滴将筹建三蹦子俱乐部的传言甚嚣尘上,让人不得不信以为真。面对10月10日交通部出台的专车新政,滴滴试图通过“够屌丝者得天下”的模式,来冲破交通部的紧箍咒,手法也太不那什么高端大气上档次了。
虽然利益博弈之下,专车运营实现了合法化,但滴滴等网约出租车平台却面临紧箍咒。
虽然垄断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利益划分早已固化,但滴滴快的、Uber等网约出租车平台所表现出来的旺盛的市场需求和强大的生命力,使得交通部只能以出台规范化专车运营的专车新政,来予以引导发展。但对滴滴等网约出租车平台而言,专车新政虽然使其实现了运营的合法化,但其实也是紧箍咒。
按照专车新政的要求,滴滴等网约出租车平台要在各个城市实现合法运营,就必须在这些城市设立分支机构或者子公司,并向当地道路运输主管部门递交申请,而运营车辆要获得《道路运输证》,驾驶员要获得《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专车新政还明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不得巡游揽客。
此举无疑将使主要以私家车作为专车运营主体的网约出租车平台模式遭受冲击,拼车和顺风车也将走入历史。此外,即使滴滴等网约出租车平台遵守专车新政,单就取得各地的专业运营证就得耗时费大量时间,也无疑将减缓滴滴等网约出租车平台此前向各大城市出租车市场的渗透速度。
瞄准“三蹦子”,难道滴滴为破专车新政紧箍咒,挖空心思使出了“孙长老的神通?”
但令业界大感意外的是,近日还传出滴滴开始重视“够屌丝者得天下”战略,并已于10月13日成立“三蹦子”事业部,瞄准低端市场的消息。客观的讲,滴滴目前的业务主体在一二线城市,要想下沉到三四线及以下级别城市和地区,确实也需要另谋出路。
众所周知,“三蹦子”在小城市的数量可谓泛滥,粗略估算全国也有超过百万载客三轮车,其体量和中国出租车总量相当。因此,虽然滴滴不惜告别高端大气上档次,宁愿身上带上浓厚的“屌丝”味,也要通过“三蹦子”加快向下渗透。
一个颇有趣味的讯息是,也许正是为了应对专车新政这一紧箍咒,9月9日,在滴滴打车成立三周年之际,滴滴正式公布了全新品牌升级和标识,“滴滴打车”更名为“滴滴出行”,并启用新Logo,滴滴正式从垂直“打车”工具扩张到一站式移动出行平台。
有句话叫“存在即合理”,“三蹦子”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不能病急乱投医。政策魔咒固然令滴滴压力山大,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不能罔顾行业一般规律。
实事求是的讲,滴滴等网约出租车平台过去的快速发展其实正是凭借专车市场的旺盛需求,尤其是针对一二线城市的专车市场,滴滴确实颇有建树。尽管,“三蹦子”在三四线城市颇为流行,但确实也是城市交通混乱拥堵和脏乱差的代表,如果滴滴只侧重于通过“三蹦子”进行渗透,恐怕对于规模和品牌形象会顾此失彼。
实际上,使用滴滴等网约出租车平台的主要群体是一二线城市的20-40岁的年轻消费者,他们对于专车的体验度要求相对较高,甚至于除了要满足基本的出行功能外,还要满足消费者的一些情感诉求。因此,专车高端消费市场实际同样是有巨大的市场需求的,同时也能提升滴滴等网约出租车平台的品牌形象。
通过“三蹦子”来破除专车新政的紧箍咒,滴滴这招真可谓是脑洞大开,有人说,三蹦子是越南人的,也是中国人的,但最后是印度人的。试想一下,三蹦子这样的出行神器,将会在何方耀武扬威?
是农村市场?是城乡结合部?还是遭遇堵车,惊慌失措的打个三蹦子去上学,面试,上班?
也许,堵车堵到天荒地老,你暮然回首,发现自己的大boss正坐在三蹦子上向你发出会心一笑。
我们实在看不清滴滴的三蹦子的目标用户是谁?农村市场,城乡结合部有电动自行车,自行车,甚至还有庞麦郎的滑板鞋,显然,农村市场、城乡结合部并不是滴滴的目标市场。
这样看来,滴滴三蹦子战略要么服务越南或者印度市场,要么成为中心城市堵车的交通辅助——问题又来了,也许越南或者印度市场还有些空间,中心城市因为政策原因则几乎是天方夜谭。
当喧嚣沉寂,当浮华散尽,我们方知,滴滴方知,到底谁在裸泳。
(版权归车业杂谈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