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2015年还剩下将近一个月的样子,但对中国车市来说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中国11月制造业PMI为49.6,创2012年8月以来最低,前值49.8。国家统计局制造业PMI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均出现下滑。从一个侧面看,作为制造业龙头的汽车产业要想继续维持往年那种高增量已不现实,来年车市或许更加艰难。
对车企来说,这种感觉应该也是印象深刻的。在广州车展期间,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公关总监李鹏程就谈到,很多人以为小品牌会最先挺不住,但实际上最先难受的是大品牌。“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是世界第一了,基数已经很大了,在这么大的基数之上,想去实现过去的百分之十几或者百分之几十的增长已经不现实了,极快速的增长已经成为过去。”
从一汽大众的数据来看,一汽大众上半年实现804098辆销量,较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11.3%。从下半年开始,一汽大众销量稳步回升,呈先抑后扬的曲线特征。尽管如此,一汽大众在销量方面的增长速度仍然难追往年。
为此,一汽大众做了许多改变,或许对整个车市都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和示范效应。
攘外先安内重振经销商团队至关重要
这段时间,北京摇号政策或将改变。一个是摇号数量控制更加严格。另外一个,传统能源汽车名额会大大降低。对经销商来说,可谓釜底抽薪。在南边,重庆一4S店资金断裂,百辆已售新车因为经销商将合格证被抵押给银行而无法上牌。
在车市生态变得恶劣以至于卖车不如卖小龙虾的情况下,4S店倒闭早已不是个案。作为合作双方,车企于经销商之间的关系日渐微妙,这对销售士气是负面作用。一汽大众为此提出了“外补内强”的策略这其中就包含对经销商的扶助政策。具体而言,不再用简单粗暴的利润数字来衡量经销商的盈利能力。针对经销商的实际处境,一汽大众通过激励销量、支持经销商大区等方式来改善他们的市场处境。除此之外,一汽大众也在寻求通过产品结构的改变、新车型和营销手段创新提升终端销量。
历时一年有余,持续发酵的一汽大众“速腾事件”随着国家质检总局调查结果的发布,算是尘埃落定。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后,一汽大众不仅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诚心给消费者道歉的同时,还表态“积极、主动配合质检总局工作”。
从车企变化看风格转变,一汽大众未曾如此痛下决心。不求速腾车主原谅但求一丝谅解,并推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一汽大众已经听懂了消费者上的这堂课。
营销发力意图展现年轻活力新形象
“一汽大众今年下半年销量之所以好转,主要是由于以下三个原因:一是一汽大众推出捷达、宝来等质惠版车型。二是小排量车购置税减半政策。三是赞助CBA等体育营销。”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大众品牌公关总监李鹏程表示。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一汽大众紧跟85后、90后这样的市场主力,一方面利用互联网技术做大数据营销工作,提升数字化平台的普及率和转化率。另一方面,积极利用车展、体验营销和体育营销等方式,传递大众品牌年轻、活力的形象。如一直在大力推广的CRC中国汽车拉力赛,通过专业赛事彰显出大众品牌的运动色彩。
如此来看,一汽大众“外补内强”其实质是因为他们认识到中国车市容量总归是有限的。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政策固然能起到战术性促进作用,但总归是有限的。如果这一天终究会到来,何不事先筹谋,就像高尔基笔下的那只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本文为原创,非授权媒体请勿转载,更多内容请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myauto,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