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车的安全性高,这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有人黑也有人赞,但传说一直存在,今天教授就想和大家分析一下这样的传说到底是怎么来的。德系车安全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教授总结了一些大家对德系安全的口碑。
大家说皮够厚,壳够硬
人坐车,车是一个金属壳儿,人是血肉之躯。大家自然会觉得,这个“壳”越硬,保护性就越高,这个理论上是没有问题的。
教授的分析
德国人自己做了这样一个试验:他们将一只鸡蛋固定在一个小木头车上,以一定速度撞向另一块固定的木桩。木头车直接碰到木桩后停住,车没有任何损坏,但车上的鸡蛋却碎了。第二次试验,鸡蛋固定方式和撞向木桩的速度都不变,但在木头车的前端贴上几个空的火柴盒,结果碰撞时火柴盒被压瘪,但鸡蛋却保持完好。
不难理解,这个试验模拟的是人处在高速运动的汽车内的情况,鸡蛋好比人,硬木头车好比坚硬的车壳。如果车壳是一个刚性物体,撞击的冲力就全部由人承担,人能承受的冲力比鸡蛋大,但也是有限的,只要速度快到一定程度,碰撞时瞬间减少的速度超过人体的承受能力,人就会受伤。也就是说,车壳越硬,撞击的瞬间越短,转移到人身上的冲击力就越大,人伤得也就越重。
然而德系厂商和其他厂商对车身钢板的厚薄指标相差并不大,这一点大家如果参观过汽车生产工厂或者在4S店维修车间关注一下,都不难下此定论。有的人用手去按车的发动机盖、车门、翼子板等部位,说“一按一个坑”,这多少有些夸张,不过按得动或者能感觉到钢板有弹性的情形确实是存在的,实际上这是跟车身钢板的固定点多少和部位有关。其实,往往是德系车在钢板和车身骨架之间多加几个固定螺钉,“车皮”就没那么容易被按动了
大家说车身重量十足
同级车里,德系车的车重确实相对较重,这就是人们常说重的车说明用料厚道、钢板扎实,安全性肯定好。
教授的分析
汽车并不都是由钢板构成的,发动机、传动系统、底盘、悬挂、内饰、科技配置、电子元器件乃至玻璃等都有很大的重量,车身重量往往只占整车重量的40%~50%。单看一款车的总重,根本不能判断该车车架构造部分用料如何。即便给你一个车架构造的重量,你也不能判断它的刚性如何。因为好的材质可以做到又轻又刚性又好,比如碳纤维。
但为什么德系车在很多事故中能保持毁坏程度比较低呢?假设A车和B车迎头相撞,A车比B车重一倍。那么轻一倍的B车在碰撞中产生的冲击加速度是重一倍的A车的2倍(牛顿第二定律)。也就是说,轻车B确实承受比重车A高一倍的冲击加速度,它里面的乘员肯定更危险。所以从两车对撞角度说,重的一方受伤几率更低。
但需要说明的是,越重的车,对吸能缓冲构造设计的要求越高,越要用到复杂的结构和材料。如果在同一个NCAP的碰撞测试中,相对重的德系车和其他车拿到了相同的成绩,那更重的德系车撞上轻一些的其他车确实会占便宜。
大家说必带防撞梁
准确的说是指车架前后两端、树脂保险杠之内的横置金属梁。这个装置对于发挥车架的安全性能,包括让前后端的撞击缓冲区发挥最佳效果确实是有帮助的。因为外挂式的防撞梁往往也是撞击缓冲机构的一部分,起到让能量更有效传递和转移的作用。
教授分析
从设计理论上,也不能说防撞梁一定非有不可,具体还是要看车体构造是怎么设计的。有的车在前后端虽然看不见装上去的防撞梁,但车架的前围、后围进行了构造强化,同样可起到防撞梁的作用。
防撞梁的另一个效用是作为低速碰撞时的缓冲件,防撞梁与车架固定点之间通常会是一个易折叠构造(吸能盒),一旦发生低速下的碰撞 (例如5千米/时以下),防撞梁可以保护外保险杠不出现大的形变,防撞梁本身也不会变形,变形就由防撞梁与车体大梁之间的小吸能盒吸收了,用户仅需要更换新的小吸能盒,它的成本往往不贵。这就是防撞梁能降低低速碰撞维修成本的原理。从这一点说,有防撞梁比没有确实要好。
总结
教授只是想相对客观的去讨论德系车安全性这个问题,不是说德系车就是比其他车要安全,但德系车确实也是可以给你提供足够安全的使用体验,不黑也不赞。客观的去评价,给大家一个可靠的买车参考,买车时不要盲目相信坊间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