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共和国汽车工业的名片,红旗车有着令人骄傲的过去,却不能实现比较好的销量。由于它在十月份和十一月份只有销量数字而无产量数字,媒体质疑,红旗H7是否已经停产?
从销量数字来看,红旗H7似乎并无停产的必要。今年前十一个月,红旗H7累计销售了4500辆,同比增长91%。就算在只有销量数字没有产量数字的十月份和十一月份,红旗H7也分别卖出了462辆和451辆,这比之前九个月平均数字可是优秀多了。
只是中国车市太大,红旗的销量很容易被其他声音淹没掉。而且了,就算跟任意一款畅销车相比,这点儿数字也就顶多算个零头而已。在不具备市场优势的情况下,红旗H7贸然停产或者传达已经停产的结论,都会影响客户对其产品价值和保值率方面的判断。这种负面情绪和严峻的销量形势,会让经销商们更加艰难。
为着市场化销量目标,红旗品牌不是没有思考和行动。从政府采购版和民用版的车型上可以看出,面向市场销售的红旗H7有意淡化官家色彩。它在方向盘和车钥匙方面刻意回避了像三面红旗这样的特殊符号,这会让一些私人用户产生兴趣。
据一汽轿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大勇上在七月份的数据分享,“红旗在私人市场的比例已经从最初的26%提升到目前的69%,成功实现了市场结构的转型。”如是,这样的转型对红旗品牌来说确实意义重大。相比别的豪华品牌来说,红旗一开始就不是市场化的产物。
它的初衷只是为了满足国家脸面和领导喜好而已。而后,红旗肯降低身份,也只是为着公务车市场的蓬勃需求,即便它决心进入民用车市场,在很多时候它也不像别的品牌那样可以有钱随便买。
所以红旗的纠结在于,它既看不上像奥迪100、红旗名仕这样的廉价货。又不能独立自主创造出一款中国豪华车应有的技术和格调。这样一来,他们只能用合作伙伴的资源来打造挂着红旗品牌的产品,比如用丰田majesta拉皮而来的HQ3。这款有着豪华车价格的车型在难以解决的技术、成本、销量问题重压之下,为着市场目标,自降身价,更名为红旗盛世就在情理之中了。然后,就像大家知道的一样,红旗盛世就没有然后了。
真正的英雄善于在逆境中前行,红旗品牌愈败愈战,愈战愈败,笔者揣测他们总结出来的经验应该是强化技术。所以到红旗H7出场的时候,就是一款“完全按照正向研发打造的首款车型,从立项、设计定型、原型车试制、原型车的测试、工厂试生产到正式投产,每一步都遵循国际主流汽车厂商的开发程序”的车型了。这时候,我们要自动忽略大日本丰田第12代皇冠的车身及底盘对该车型有如何贡献,也或许应该这么去理解其实大德意志的奥迪车钥匙绝对是抄咱红旗H7民用版的。
毕竟么,超过105亿元的研发费用,稍微加点儿就相当于吉利收购沃尔沃的签约价了。为着正向研发的目标,红旗投入那么多的钱,这红旗H7绝对可算超顶级品牌下的超顶级豪车了。但事实上呢,按每辆车纯赚20万计算(红旗1.8T 技术型官方指导价25万元不到),红旗H7每年最多能够产生9亿元利润。按目前销量下去的话,红旗H7需要十几年才能收回成本,这显然是不符合市场原则的。
对红旗而言,H7只不过是一道小小的开胃菜而已。在未来五年内,红旗打算投入五款新车以完成对SUV、B、C、D、E级市场的产品线布局。
这样以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其事业部独立之后,红旗为实现品牌向“年轻化、私人化”方面转变还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来展现更加亲民的姿态。但只要无法扭转“投入?亏损?更大投入?更多亏损”这样的局面,红旗的市场化行动一定会比李白《蜀道难》中的蜀道还要难。
本文为原创,非授权媒体请勿转载,更多内容请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myauto,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