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长安汽车合肥基地CS15下线仪式后的媒体交流上,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原本并未安排出席,而最终意外现身,并开诚布公地向现场媒体就近日长安汽车部分车辆涉及排放超标事件之后首次做出回应并借此机会向大家通报处理情况并向社会公众诚恳道歉。
就近日,北京市环保局宣布对长安汽车旗下两款车型SC6469B5(CS75 1.8T)和SC7186A5(长安睿骋)排放超标事件的处罚决定之后。长安方面迅速回应,表示排放超标原因在于该批次被检测车辆电喷匹配标定方案覆盖性不足,可能会导致车辆在特殊情况下排放不达标,并提出两项改进措施。
朱华荣总裁在媒体交流会上表示“已经积极主动与北京市环境保护局进行了多次了解与沟通。同时组织技术专家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论证,并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此次涉及的2186辆汽车中,目前已有90%的完成了召回升级工作。”
无论是官方回应的态度还是召回处理的效率,长安汽车针对此次事件的处理无疑是诚恳而积极的。
节能减排要动真格
近年来,全社会环保压力的加大,排放已经是一个公众较为熟悉的话题,先有中国的柴油车国四排放造假,后有大众汽车的“尾气门”事件,虽然长安汽车此次尾气排放超标事件的性质和原因与前者完全不同。柴油车国四排放造假很大程度源于配套体系的不支撑,被迫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而大众汽车的尾气排放超标则属于明知故犯,使用软件作弊造假,影响非常恶劣。不过好在长安涉及批次车辆并不多,影响区域和范围都较为有限,而北京市环保局所采取的罚款方式也是罚没该批次车辆销售收入。但无论是对于行业“潜规则”的柴油车假国四问题处理还是对于此次长安尾气排放超标事件的处理,都让公众看到,以往的“中国式”执法已经不见踪影了,特别是涉及到环保民生的问题,新一届政府都是言必行行必果,企业特别要强化自我监督和约束,更别抱有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特别应看到,在前不久的巴黎联合国气候大会上,习主席代表中国政府对于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无论是自主还是合资乃至进口车,只要触碰到环保问题的红线,都当一视同仁。事实上,长安并非是北京环保局因排放问题处罚的第一家企业。2014年9月11日,现代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进口的全新胜达3.0L版本就因为排放超标,被没收违法所得1351万元,罚款违法所得的10%即135万元。
自主发展过程中的必经挫折
或许对于长安来说,这一次不幸中枪,还真是有点儿“背”,不过长安汽车并未迁罪于人,还是就自身问题深刻反省,面对此次突发事件,快速化、透明化、合理化的处理方式值得点赞,不仅反映了长安汽车对于旗下产品的自信而且内部快速响应、协调和处理问题,其近年来强化内功着重锻造的体系能力也得到了具体体现。
业内人士皆知,刚刚过去的2015年,长安汽车以远超行业平均增幅的发展速度成为了第一家年销量突破百万辆的中国车企。而支撑起快速发展的正是其强大的自主研发体系,无论是对其重视程度(包括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是其自主研发的研究深度以及所取得的成效在目前的国内大型汽车集团中都是有目共睹的。这次事件恰恰反应了造车经验和大数据积累的重要性,处于国内第一阵营的长安汽车尚且出现这种问题,那么可想象其背后出现类似情况的车企应该不在少数,庆幸自身的同时当立即启动自查自纠工作。
这次排放超标的主要原因还是在该批次抽检车辆电喷匹配标定方案的覆盖性不足,未能有效覆盖到一些特殊、极端情况,可能会导致车辆在特殊情况下排放不达标。中国南北东西地域广阔、使用工况和油品差异都极大,因而要涵盖各种极端的使用条件和环境真的很难,但这并不应该成为理由或者说辞。我们并无意去讨论这次单单长安中枪是否“阴谋论”的说法,其调查方式是否公开透明,而更应正视自主品牌发展过程中经验和大数据积累不足的问题。
近年来车企要面对不断提高的尾气排放标准的同时还遭遇不断锁紧的油耗水平,譬如十三五期间,按照乘用车燃料消耗量第四阶段标准的要求,2020年乘用车平均油耗标准要达到5.0升/100公里的水平。“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这些有形的压力,深耕研发是唯一出路,同时我们也相信长安汽车作为领军车企能够汲取此事件的教训,只有不断提升自主研发水平和完善数据积累,才能努力去克服和规避类似风险!【文/风之谷】
车经社——有趣、有料,用不同姿势看车,绝对让你脑洞大开的汽车自媒体和玩车社团,微信号“Auto_E_Agency”!